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考案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高中物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496751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1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考案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高中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考案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高中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考案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高中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考案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高中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考案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高中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考案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高中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考案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高中物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专题三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考案一、选择题1. 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中,某人从车窗相对于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对汽车进行闪光照相,照相机闪了两次光,得到清晰的两张照片 第一次闪光时,小球恰好释放,第二次闪光时小球刚好落地,若想确定在照相机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初速度大小,需通过照片获得哪些信息?(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相片中像的放大率为k,不计空气阻力)( )A照相机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移动的竖直距离B照相机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内汽车前进的距离C照相机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移动的水平距离D照相机距离地面的高度

2、2. 现在许多高档汽车都应用了自动档无级变速装置,可不用离合就能连续变换速度,下图为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锥轮之问有一个滚轮,主动轮、滚动轮、从动轮之间靠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动轮从左向右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滚动轮从右向左移动时,从动轮转速增加现在滚动轮处于主动轮直经D1,从动轮直经D2的位置,则主动轮转速n1与从动轮转速n2的关系是:( )C3.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球心为O,其上方有一个光滑曲面轨道AB,高度为R/2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球顶端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滑下小球在水平面上的落点为C,则( )A小球将沿半球表面做一段圆周运动后抛

3、至C点B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点COC之间的距离为 DOC之间的距离为R第4题图4.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不满足条件的是(sin370=06,cos370=08,g=10 m/s2)( )Av116 m/s,v215 m/s,t3sBv116 m/s,v216 m/s,t2sCv120 m/s,v220 m/s,t3sDv120m/s,v216 m/s,5土星的卫星众多,其中土卫五和土卫六的半

4、径之比为,质量之比为,围绕土星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土卫五和土卫六的公转周期之比为 B土星对土卫五和土卫六的万有引力之比为C土卫五和土卫六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D土卫五和土卫六的公转速度之比为ABChR地球6. 如图所示,从地面上A点发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在引力作用下,沿ACB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面目标B,C为轨道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设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卫星运动周期为T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导弹在C点的速度大于B导弹在C点的加速度等于C地球球心为导弹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D导弹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一定小于T07.

5、 如图所示,一网球运动员将球在边界处正上方水平向右击出,球刚好过网落在图中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相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击球点高度h1与球网高度h2之间的关系为h1 =1.8h2 B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的初速度只要不大于,一定落在对方界内C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大于),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D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8.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顺利完成出舱活动任务,他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全新时代的到来“神舟七号”绕地球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若另有一颗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

6、径为2r,则可以确定( ) A卫星与“神舟七号”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 B卫星与“神舟七号”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 C翟志刚出舱后不再受地球引力 D翟志刚出舱任务之一是取回外挂的实验样品,假如不 小心实验样品脱手,则它做自由落体运动9. 已知引力常量G,地球的半径R,地球和月球球心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T1,地球自转的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根据以上条件,下面是四个同学提出的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由得: B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得: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得:D在地球表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7、由得: 10. 如图所示,一架在500 m高空以200 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用两枚炸弹分别炸山脚和山顶的目标A和B。已知山高 180 m,山脚与山顶的水平距离为600 m, 若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2,则投弹的时间间隔应为( )A6 S B5 S C3 S D2 S11. m为在w ww.ks 5u.co m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A为终端皮带轮,如图所示,已知皮带轮半径为r,传送带与皮带轮间不会打滑。当m可被水平抛出时,A轮每秒的转数最少是 ( )A B C D12.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 2009年被定为以“探索我的宇宙”

8、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年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完成了既定任务,于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成功撞月如图为“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的模拟图,卫星在控制点1开始进入撞月轨道假设卫星绕月球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根据题中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控制点撞月轨道撞击点A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B可以求出月球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引力C“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点1处应减速D“嫦娥一号”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 13.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 )

9、A.r、v都将略为减小 B.r、v都将保持不变C.r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 D. 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二、计算题14. 如图,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储藏有石油,假定区域周围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石油密度远小于,可将上述球形区域视为空腔。如果没有这一空腔,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存在空腔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高。重力加速度在原坚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为了探寻石油区域的位置和石油储量,常利用P点附近重力加速度反常现象。已知引力常数为G。(1)设球形空腔体积为V,

10、球心深度为d(远小于地球半径),=x,求空腔所引起的Q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反常(2)若在水平地面上半径L的范围内发现: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在与(k1)之间变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现在半为L的范围的中心,如果这种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试求此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15. 2008年12月,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的数据确认了银河系中央的黑洞“人马座A*”的质量与太阳质量的倍数关系。研究发现,有一星体S2绕人马座A*做椭圆运动,其轨道半长轴为9.50102天文单位(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为一个天文单位),人马座A*就处在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观测得到S2星的运行周期为15.2年。(1)

11、 若将S2星的运行轨道视为半径r=9.50102天文单位的圆轨道,试估算人马座A*的质量MA是太阳质量Ms的多少倍(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 黑洞的第二宇宙速度极大,处于黑洞表面的粒子即使以光速运动,其具有的动能也不足以克服黑洞对它的引力束缚。由于引力的作用,黑洞表面处质量为m的粒子具有势能为Ep=-G(设粒子在离黑洞无限远处的势能为零),式中M、R分别表示黑洞的质量和半径。已知引力常量G=6.710-11Nm2/kg2,光速c=3.0108m/s,太阳质量Ms=2.01030kg,太阳半径Rs=7.0108m,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利用上问结果,在经典力学范围内求人马座A*的半径RA与太阳

12、半径之比应小于多少(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整数)。16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下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B、C、D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C、D间距相等,半径、。一个质量为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重力加速度取,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试求 (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圆形轨道,B、C间距应是多少; (3)在满足(2)

13、的条件下,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半径应满足的条件;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的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ACCBCABDADBCDADABBCDBBACC二、计算题14. 解:(1)如果将近地表的球形空腔填满密度为的岩石,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便回到正常值.因此,重力加速度反常可通过填充后的球形区域产生的附加引力来计算,式中的m是Q点处某质点的质量,M是填充后球形区域的质量,而r是球形空腔中心O至Q点的距离在数值上等于由于存在球形空腔所引起的Q点处重力加速度改变的大小.Q点处重力加速度改变的方向沿OQ方向,重力加速度反常是这一改变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联立以上式子得,(2)由式得,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由提设有、联立以上式子得,地下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分别为, 15. 解:(1)S2星绕人马座A*做圆周运动的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