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历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按知识点整编.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49504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历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按知识点整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南历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按知识点整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南历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按知识点整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海南历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按知识点整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海南历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按知识点整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历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按知识点整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历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按知识点整编.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历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按知识点整编加来高级中学政治组 郑庆勇整理时保留原试卷题号一、哲学的含义与意义(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流派(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三、哲学对社会的影响及伟大变革(一)选择题1.(11年)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C)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

2、哲学的使命A B C D(二)非选择题四、唯物论(一)选择题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2006年9月23 El,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回答1718题。1.(07年)17.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这表明 (C)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A B C D

3、2.(08年)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D)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3.(09年)19.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

4、诸实现,表明 (C)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A B. C. D. 4.(09年)20.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A)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

5、用A B. C. D. 5.(11年)17“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B)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 B C D6.(11年)2l. 邓小平说:“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

6、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C)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和建设中的强大精神支柱 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先进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A B C D(二)非选择题1.(08年)23(10分)辨析题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参考答案:这一命题强调敢想、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

7、有助于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4分)。但要取得成功需要许多条件,如果只是敢想,并不具备相应条件,也不会取得成功。(2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只凭主观愿望蛮干,不仅不能成功,还会招致更大的失败。(3分)对这一命题要结合条件作具体分析,防止陷入夸大或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误区。(1分)解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改造世界。但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并不一定“只要敢想你就行”。这是一道有关哲学知

8、识的辨析题。题中用书名只要敢想你就行做命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分析要全面,既看到有合理的一面,但也不能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本题难度不大。2.(11年)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

9、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6分)(2)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8分)(3)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就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建议。(4分)答案要点:(2)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从而取得成功。(4分)脱离实际,靠虚构历史文化名人

10、等来搞文化旅游,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取得成功。(4分)五、认识论(一)选择题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回答1820题。1.(08年)19“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C)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正确的实践目的是

11、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A B C D2.(08年)15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A)A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B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C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3.(09年)18.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

12、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D)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 B. C. D. 4.(09年)22.“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B)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 B. C. D. 5.(10年)19齐白石有一句名言:“作画妙在似

13、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画虾腿,最初如实地画十对,后来改为八对、六对,最后变为五对时方觉得更为传神。这一过程,从科学实证的角度看,是越来越不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则越来越像。齐白石画虾表明(C)A科学比艺术更加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B艺术比科学更加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C艺术追求美,但与科学一样都包含真理性认识D艺术反映事物的外在联系,不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6.(10年)21使用杀虫剂本来是为了农作物增产,结果却事与愿违。这说明(D)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B认识具有反复性,是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运动过程C片面认识指导的实践,缺乏直接现实性D离开正确认识的指导,实

14、践的目的将无法实现7.(12年)21. 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A. B. C. D.(二)非选择题1.(09年)23.(10分)辨析题随着文明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塑造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辨析: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答案要点: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础。(4分)阅读的过程是能动地吸收、借鉴间接经验的过程,间接经验归根结底来源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实践。(2分)阅读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形式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