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494436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名词解释.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异球胞:藻殖段:藻类植物具有繁殖能力的丝状体的一段。载色体:又叫色素体,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质体。也有仅指藻类植物细胞中含叶绿素的大型和复杂的结构。蛋白核又叫造粉核或淀粉核:某些藻类植物载色体上的一种特殊结构。有一蛋白质的核心部分,外围以若干淀粉小块,这是藻类植物蛋白质和淀粉的一种贮藏形态。接合生殖:接合生殖某些丝状绿藻的两条或同一条丝状体上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接合管或在两个细胞之间的开一孔道,两个配子融合的过程。孢子体:在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的和具二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孢子体:在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的和具二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果胞:果孢子体:亦称囊果,它是雌配子体上的果胞经受精后所产生的一种二

2、倍体的植物体,自身不能独立生活,寄生于雌配子体上。它是真红藻纲藻类生活史的一个阶段,其内产生果孢子。四分孢子体:为真红藻纲中由果孢子萌发产生的二倍体的孢子体,是其生活史的一个阶段。四分孢子体上产生四分孢子囊,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单倍体核相交替:在植物整个生活史中,具单倍体核相和二倍体核相的交替现象的四分孢子。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或有性世代) 有规则地互相交替的现象。同型世代交替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孢子体与配子体互相交替的现象。异型世代交替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形态结构基本明显不相同的两种植物体孢子体与配子体互相交

3、替的现象。拟茎叶体:颈卵器: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产生卵细胞的多细胞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颈部的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的外壁由多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有1个腹沟细胞和1个大形的卵细胞。蕨类植物和绝大部分裸子植物也具有颈卵器的构造。中轴:在苔藓植物中,由位于茎中的厚壁细胞群构成,主要起机械作用中肋:在苔藓植物中,由一群狭长的厚壁细胞组成,多位于叶片中部,相当于中脉的位置,起支持作用,而无辅助作用。原叶体:孢子叶穗:大型叶:有叶柄,有或无叶隙,叶脉多分枝。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仅具一条不分枝的叶脉。同型孢子:异型孢子:

4、厚囊性发育:薄囊性发育:孢子囊群:囊群盖:环带:唇细胞:孢子果:真花学说与毛莨学派被子植物的花是1个简单的孢子叶球,它是由裸子植物中早已绝灭的本内铁树目,特别是拟铁树具两性孢子叶的球穗花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本内铁树的两性球花,可以演化成被子植物的两性整齐花。这种理论称为真花学说。按照真花学说,现代被子植物中的多心皮类,尤其是木兰目植物是现代被子植物的较原始的类群。坚持真说学说的学者形成一个学术派别,被称为毛莨学派。假花学说和恩格勒学派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球穗花完全一致。每1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1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来自于裸子植物的麻黄类中的弯柄麻黄。由于裸子植物,尤

5、其是麻黄类和买麻藤等都是以单性花为主,所以原始的被子植物,也必须是单性花。这种理论称为假花学说。假花说是由恩格勒学派的韦特斯坦为解释恩格勒分类系统而建立的。赞成假花说和恩格勒系统的学者所形成的学派称为恩格勒学派。苞鳞玉珠鳞:大孢子叶的下面较小的薄片称为苞鳞,上面较大而肥厚的部分称为珠鳞。苞鳞是失去升值能力的大孢子叶,珠鳞是有生殖能力的大孢子叶。松柏纲珠领:大孢子叶球柄端的两个环形孢子叶。银杏纲隐头花序:若花轴中间向下凹陷呈囊状,小花在囊状体内壁上,只有囊的顶端有一小孔与外界相通。如桑科的无花果柔荑花序:葇荑花序为无限花序的一种,由多数无柄或短柄的单性花着生于花轴上,花被有或无,花序下垂或直立,

6、开花后一般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科、壳斗科、胡桃科、荨麻科植物的雄花序。这类具柔荑花序的植物称柔荑花序类植物。花序轴不分枝,花无柄,着生多数无柄花序。如杨柳科肉穗花序:多数单性或两性无柄小花着生于肥厚而肉质化的花轴上,称肉穗花序。如天南星的花序。合蕊柱(1)萝艹摩科植物花中花丝分离,花药与柱头粘合成合蕊柱(2)兰科植物花中1或2枚雄蕊和花柱(包括柱头)完全愈合而成一柱体,称合蕊柱。合蕊柱通常半圆柱形,基部有时延伸为蕊柱脚,顶端常有药床。合蕊柱是兰科植物最突出的特征。单体雄蕊:雄蕊多数,花药分离,花丝彼此连合成一束或管状,这样的雄蕊群称单体雄蕊。单体雄蕊是锦葵科的主要特征之一。二强雄蕊:一花具

7、四枚离生雄蕊,其花丝两长两短,这样的雄蕊,称为二强雄蕊。如唇形科、玄参科植物的雄蕊多为二强雄蕊,这是对虫媒传粉的一种适应。四强雄蕊:植物的花有雄蕊6枚,其中4枚花丝(位于内轮) 较长,另2枚花丝( 位于外轮)较短。以十字花科植物为代表。杠杆雄蕊:聚药雄蕊:为雄蕊连合的方式之一。雄蕊的花丝分离而花药连合,称为聚药雄蕊。聚药雄蕊是菊科的一大进化特征,是菊科植物对虫媒传粉的一种适应。二体雄蕊:多体雄蕊:上位花盘:花盘就是指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所排列的整体结构。上位花盘即子房上位花盘。大戟花序:又名杯状聚伞花序:由包着一朵雌花和几朵雄花的修饰叶的杯状花簇组成的花,如在一品红中。聚伞花序的一种变型。是

8、大戟科(Euphorbiaceae)所特有的一种花序,是由一个雌蕊或雄蕊构成的有柄雌花或雄花被包于杯状花托内的花序花序枝腋外生:花柱顶生:花柱基生:壳斗:壳斗科植物的总苞由多数坚硬苞片覆瓦状排列组成,呈杯状或囊状,半包或全包坚果,此总苞特称壳斗。壳斗外有鳞片或刺,成熟时不裂、瓣裂或不规则撕裂。壳斗是壳斗科特有连萼瘦果:由二合生心皮组成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来的瘦果。其果实为合生的萼筒所包围,所以也称连萼瘦果。连萼瘦果是菊科的一大特征,故又特称菊果托叶鞘:颖果:颖果的果皮薄,革质,只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紧密愈合不易分离。果实小,一般易误认为是种子。颖果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特有果实类型。双

9、悬果:双悬果由二心皮二室有棱或有翅的子房发育而来,成熟时沿两个心皮合生面分离成两个分果片,顶部悬挂于细长丝状的心皮柄上,称为双悬果,也称双瘦果。双悬果是伞形科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伞形科特有。分果:即果实成熟时按心皮数目裂成若干个分离的果实,与果轴或花托分离。锦葵科的锦葵属、蜀葵属、苘麻属的果实即为分果蔷薇果:蔷薇属植物的果由多数分离的小瘦果聚生于壶状的肉质花筒内所形成的聚合果,称为蔷薇果。如金樱子的果。无花果(榕果):桑葚果:瓠果:瓠果是浆果的一种,为葫芦科植物特有。瓠果由具侧膜胎座合生心皮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来。花托与外果皮愈合一起,形成较为坚硬的假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化;胎座也肉质化,并且

10、特别发达,有时把子房的空间填满。如南瓜、黄瓜和冬瓜等的果实。角果:角果是由2心皮组成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子房内因具假隔膜而成假2室。果实成熟后沿腹缝线裂开,成2片脱落,只留假隔膜,种子附于假隔膜上。角果分长角果和短角果两种。角果是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之一。侧膜胎座:一室的复子房,胚珠沿着相邻二心皮的腹缝线排列成若干纵行,称侧膜胎座。五桠果亚纲的堇菜目、杨柳目和白花菜目均具侧膜胎座,属侧膜胎座类。中轴胎座:中轴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互相连合,在子房中形成中轴和隔膜,子房室数与心皮数相同,胚珠着生在中轴上,如棉、柑桔等的胎座式。特立中央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子房1室,心皮基部和花托上部贴

11、生,向子房内伸突,成为特立于子房中央的中轴,但不达子房的顶部,胚珠着生在中轴上;有的因子房内隔或中轴上部消失而形成,交前者如樱草,后者如石竹等的胎座式。聚合蓇葖果:在一朵花内,多数离生心皮聚生于一花托上,每一心皮发育成一蓇葖果,一朵花则发育成一聚合蓇葖果。蓇葖果是由单个心皮发育而来的干果,沿背缝或腹缝开裂。木兰科植物多具聚合蓇葖果。胞果:柑果:柑果又称橙果,是浆果的一种,由多心皮具中轴胎座的子房发育而成。它的外果皮坚韧革质,有很多油囊分布。中果皮疏松髓质,有维管束分布其间,内果皮膜质,分成若干室,室内充满含汁的长形丝状细胞,这是这类果实的食用部分。如柑、柚的果。蝶形花冠和假蝶形花冠蝶形花冠:为

12、不整齐离瓣花冠的一种。其花瓣5片,形状、大小不一,且呈下降覆瓦状排列,即最上方1片最大,为旗瓣,位于最外方;最下方两枚最小,为龙骨瓣,位于最内方,二龙骨瓣常上部合生,包着雄蕊和雌蕊;左右两侧的两瓣较小,称翼瓣。蝶形花冠即为由旗瓣、翼瓣和龙骨瓣按下降覆瓦状排列的两侧以称的离瓣花冠,是蝶形花科的主要特征之一。假蝶形花冠与蝶形花冠相似,但二者各瓣的位置和大小相反,即最上方1片最小,位于最内方,最下面两片离生而最大,位于最外方,花瓣呈上升覆瓦状排列。假蝶形花是苏木科的主要特征之一。唇形花冠:花葶:无茎植物从地表(通常自基生莲座)抽出的无叶花序梗。无限花序的一种。其特点是花轴极度缩短、膨大成扁形;花轴基

13、部的苞叶密集成总苞,如向日葵、蒲公英等。开花顺序由外向内赤胫散舌状花:舌状花是菊科头状花序中一种花冠成舌状、两侧对称的小花。狭义的舌状花是指5个花冠裂片结成一个舌片的两性花。菊科舌状花亚科植物的头状花序全由舌状花组成。广义的舌状花还包括舌片仅具3齿的雌花或中性花,这类花又称假舌状花,是管状花亚科部分植物头状花序的边缘花。如向日葵的边缘花即为中性、舌片具3齿、两侧对称的假舌状花。筒状花:小穗:小穗是一个穗状花序,含1至多数小花,花生于颖状苞片内。小花花被退化为鳞片状、刚毛状、鳞被状或缺如。小穗再排成穗状、指状、总状或圆锥状花序。具有小穗是莎草目(莎草科和禾本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分属的主要依据

14、之一。唇瓣(1)兰科植物花近轴面(即上面)的一枚花瓣最大,称为唇瓣。常因子房扭转,唇瓣居于远轴面(即下面)。唇瓣常有艳丽的色彩,具有各种奇特的形状和复杂的结构,往往有距和囊,内含蜜腺。唇瓣的色彩、形状利于诱导昆虫传粉;昆虫进入花内采蜜时,唇瓣是其落脚处。(2)姜科植物花中2枚内轮雄蕊联合成为花瓣状的唇瓣。花粉块:指花粉形成四分体后仍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如毛毡苔,宽叶香蒲(保持为四分体的原态,合欢树为 16个,兰科和萝科则更多地联结在一起。兰科重视蜡质(脊兰)或非蜡质绒叶斑叶兰的区别。另外也有形成几个小块的小花蜻蜓兰。轮伞花序:在植物茎上端具对生叶片的各个叶腋处,分别着生有两个细小的聚伞花序、故各茎节处有四个小花序着生呈轮状,如此各节层层向上排列、即构成了此种轮伞花序。轮伞花序严格说来,不是一种独立的花序类型,而只是聚伞花序的一种特殊排列着生形式(如茺蔚)。球果:球果由大孢子叶球发育而来的球状结构,球果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组成,是裸子植物松柏纲(球果纲)特有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