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494434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朝阳小学 丁淑琴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P44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4)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卡纸、磁铁、小棒。教学过程:一、实践操作,引导探究1认识几个几师:今天老师要看看咱班的小朋友谁的眼睛亮又亮,谁的嘴巴巧又巧,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P45页小朋友围坐在课桌边摆图形的主题图)。师:仔细观察,这些小朋友在干

2、什么?生:摆图形。师:谁能说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生:五角星、 小伞、三角形、房子。师:那他们摆了多少个呢?(师指点鼠标让学生按顺时针的顺序一一说出,课件按此顺序一一出示云朵框,完整课本主题图)。师:你们想摆吗?在卡纸上摆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开始。(师巡视,生摆。在巡视的过程中要求:边摆边说你摆了一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汇报交流,并提起卡纸供学生欣赏。师:刚才小朋友摆的图形都很漂亮,也很有创意,愿意继续摆吗?好,听清要求,在卡纸上接着摆和刚才一样的图形,老师喊停的时候,把没摆完整图形的小棒拿掉,看谁摆的又多又快(学生操作,教师选有代表性的作品)。师:这摆的是什么图形,一个图形用了几

3、根小棒、?摆这些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怎样用算式表示?生: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答师板书,并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师:你真聪明!请坐!别的小朋友呢,谁还愿意说一说?生:(生答师板书)师:大家开动脑筋不仅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些算式!(3333315 、 777728 、 666624 、4444420)师:刚才这几幅作品都表示的是几个几,那你摆的是几个几呢?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把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算式写在卡纸上(学生交流写算式)2充分感知,认识乘法师:仔细观察,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都是连加算式,而且加数一

4、样。师:我们把加数一样在数学上叫相同加数,这些算式都是相同加数连加(把相同加数和连加板书在算数的上面)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大家想写吗?用练习本听写(指叫两名上黑板,限定一定的位置)(1)2加2加2(2)7个4相加(3)16个5相加(学生试写。在写到16个5相加时,有的学生因为位置太小写不下,有的学生写的不耐烦)师:采访一下,在写16个5相加时,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写不下,胳膊都酸了,师:那有什么好办法没有?生:用乘法。 师:你真聪明!你们知道吗?几百年前,数学家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和小朋友一样想出了许多的方法来表示这么长的算式,后来决定用乘法表示,中间

5、这个小叉就是乘法的运算符号乘号。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乘法。(完善课题:认识乘法)师:指向5个3相加,3333315 ,谁能把它写成乘法?生:3X5.师:这个“X”是什么?生:乘号。师:乘号像什么?生:X号像叉叉,X号像汉语拼音的西。师:伸出食指,跟老师书空两遍。师:3表示什么?生:相同加数。师:4是哪里来的呢?生:4是有4个3相加。师:噢,也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弄明白了它们各部分的意义,那怎样读这个乘法算式呢?(指教两名学生读)师写:3X4读作3乘4,全班响亮的读两遍。用同样的方法改写另外三道连加算式,并说出几个几相加,都可以用乘法表示。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像这样几个几相加,我们都可以用乘法表

6、示,用相同加数乘个数,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乘法来表示几个几,就是交换乘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对着黑板上的板书,梳理本节课的新知:几个几相加,我们可以写成连加算式,还可以写成乘法算式,下面请同学们把你卡纸上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生改写算式,同桌互说)三、巩固拓展1.考考你,写出乘法算式。(1)7+7+7+7+7=35(2)4+4=8(3)5个3相加(4)4+4+4+32用课件出示第46页“做做”。师: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生:荡秋千。师:他们是怎么坐的,有几组?你能看着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荡秋千?师: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生解决后集体在

7、课件上打出来验证)3.出示:热闹的游乐园。师:游乐园里真热闹,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有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生: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数的、算的。22222212。(生答师板书算式)师:你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还算出了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请坐!别的小朋友呢?你们还知道什么?生: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今天回去后在家里面找出列出乘法算式的情景,讲给爸爸妈妈听。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能说说吗?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

8、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堂课我主要是把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作数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反思以上的教例,我有以下四点体会:1. 初步感知:通过学生动手摆学具,创设了一个动手操作的情境,由于学生的喜好不同,摆出的图形个数都不相同,由此引出“相同加数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存在着“相同加数的和”的数学问题,为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做好铺垫。2. 引导探究: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

9、知识的“再创造”,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3. 切身体会:设计数学时让学生真正体验乘法的优越简便,学生表面说加法不方便,是否真正体会了乘法的简便呢?其实不然,可以设计两个环节让学生体验:(1) 编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学生一口气说算式很累,甚至说不清,书写时,师如果巧设障碍,忘了该写几个几;(2) 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4.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我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来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时由我自己教给学生,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得出,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如果课堂上能让一位好学生来介绍乘法算式,教师进行鼓励,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虽然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问题,但这些更深、更全面的思考将会改进未来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