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整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49439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整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1. 服务外包:指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的业务外包出去,运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办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2. 发展中国家第三章 :1. 绝对优势理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上分别具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互相互换,双方均能从贸易中获益。2. 比较优势: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在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

2、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互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3. 贫民劳动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本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并且会损害其她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4. 生产也许性边界: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足运用的状况下,社会或单个产商把所有资源充足地和有效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多种组合的曲线。5. 派生需求:因某种需求的初始增长而引起的其她需求的增长。6. 一般均衡分析:研究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有关市场上的供应和需求同步达到均衡的状态的分析措施。重要使用的是生产也许性曲线与消费者的无差别曲线进行

3、分析。7.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其她条件不变下,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措施和理论。8. 李嘉图模型: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和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和非绝对优势。9. 机会成本:因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最佳机会的价值。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派1. 生产也许性边界的偏向性扩张:生产也许性曲线边界在一种方向上扩张不小于另一方向扩张的幅度。2. 要素比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价格存在差别,而价格差别的因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丰裕限度不同。因此,各国应生产并出口可以充足运用其丰裕的

4、生产要素的商品,同步进口那些需要较密集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3. 要素价格均等化: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将因国际贸易而趋于相等。4. 要素富余: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5. 里昂惕夫悖论:资本富余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多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6. 要素密集:生产某种商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7. 预算约束:一种公司的支出要受到其货币存量和收入的制约。8. 特定要素:只能用于特定部门的生产而不能在其她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第五章 :原则贸易模型1. 偏向性增长:生产也许性偏向+经济

5、增长2. 等价值线:描述市场产出价值的曲线,同一条等价值线的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3. 边际支出倾向:增长的消费在增长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4. 梅茨勒悖论:在极端条件下,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导致贸易条件的强烈变化,反而使进口品国内价格下降的现象。5. 福利恶化型增长:指一国整体福利水平恶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偏向性增长在严格假定下也许浮现的一种极端情形。6. 原则贸易模型:通过对世界相对需求和相对供应的研究来拟定世界贸易均衡点,并将多种老式贸易模型视为其特例的一般化贸易模型。7. 贸易条件:一种国家在一定期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8. 无差别曲线:给消费者带来相似

6、效用水平的所有消费品的不同组合所描述出来的曲线。 5个特点:1.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一种效用级别 2.离原点越远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 3.任意两条无差别曲线都不会相交 4.无差别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无差别曲线凸向原点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1. 知识外溢:因知识的产生、积累和传播而形成外部经济的现象。2. 倾销: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销售产品的行为。3. 劳动力市场共享:厂商的集中能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发明一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厂商会较少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步工人也较少面临失业。4. 动态收益递增:又称动态外部规

7、模经济,是指由于行业的合计产量增长,通过“干中学”和知识外溢的作用导致行业中每个单独公司的平均成本减少的情形。5. 学习曲线:是表白公司生产成本与公司人员学习过程有关关系的曲线。(:单位成本 :合计产量。递减)6. 经济地理:经济学家对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市崛起及经济间的空间影响等现象建立模型进行研究,此法背称为经济地理。7. 边际成本:新增长一种单位产量而引起的成本增长量8. 外部规模经济:整个行业规模扩大而使单个公司平均成本下降获收益增长的经济现象。9. 向下倾斜的供应曲线:存在外部经济而产生此线10. 垄断竞争: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构造。4个特性:1一行业许多公司 2.

8、差别产品 .公司所具有的市场势力的大小,取决于其产品与否具有很强的差别性4.公司自由进出11. 寡头垄断:少数公司垄断一种行业。特性:.只有少数几种公司 2.产品可以同质也可以差别 3.存在市场势力,公司互相作用带有博弈性质 4.公司进入有障碍12. 幼稚工业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观点,觉得新兴工业在发展初期需要国家提供贸易保护以免在国外强大的竞争下夭折,并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而逐渐取消贸易保护,为自由贸易的实行发明条件。运用时:选好保护对象 限定保护期限 3.注意保护手段,补贴优于关税 4考虑能否达到适度规模 5.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来发展比较优势。13. 价格歧视:

9、一家公司在销售同样的商品(或服务)时,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价格的做法。14. 行业间贸易: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同行业间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互换,反映交易的比较优势。15.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相反的、完全排斥竞争的一种市场构造。特性:.难找到替代品 2可以控制价格产量 3.公司不能自由进入16. 内部规模经济:单个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由其自身内部引起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收益不断增长的经济现象。17. 区际贸易模式:一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模式。18. 专业化供应商:在某一特定领域,向公司提供零部件产品或者有关服务的公司。19. 行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同国家之间就同一产业的产品所进

10、行的贸易。第七章 :国际要素流动1. 外国直接投资:又称“海外直接投资”,是一种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对另一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以控制或参与经营管理为特性的跨国投资行为,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2. 跨国公司的分布及内部化动机:公司内部建立市场,以公司的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全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互换正常进行的问题的行为过程。3. 跨时生产也许性边界:描述某个社会在商品的当期生产和将来生产之间进行选择的所有组合的曲线。4. 技术转移:一国向另一国就产品制造、生产方式、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所进行的转让。5. 跨时贸易:用目前的商品换取将来的商品的交易方式。6. 垂直一体化:一

11、种公司控制了一种以上的生产或销售环节的现象。7. 跨国公司:在一种以上国家所有或部分拥有、控制和管理能产生收益的资产的公司第八章 :1. 从价关税:按课税对象,以一定的价格实现的收入为计量单位征收的税。2. 进口配额:一国政府对某些商品在一定期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予以的直接的限制。3. 消费者剩余:对于一件商品商品消费者所乐意做出的最大支付与她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4. 国产化限度规定:一国在生产的最后产品中必须有一种明确规定的比例是本国生产的。5. 消费扭曲损失:一国因征收关税导致消费下降而导致的损失。6. 非关税壁垒: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7. 有效保护率:整个关税制度对某类产品在其

12、生产过程中予以净重增值的影响,也就是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比例8. 生产者剩余: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每单位产量上的边际生产成本之间差额的综合。9. 效率损失:一国征收关税后,扭曲了消费而生产鼓励动因而导致的损失。10. 生产扭曲损失:一国因征收关税导致国内生产者过多地生产某种产品而导致的损失。11. 配额租金:在采用进口配额以限制产品进口的状况下,配额许可证的拥有者因可以在国内高价销售该产品而获得的超额利润。12. 出口补贴:国家为了减少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在其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出口商品予以的钞票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13. 从量关税:

13、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等计量单位为原则计征的关税。14. 贸易条件改善所得:一国因征收关税,导致外国商品出口价格下降,本国贸易条件改善而给本国带来的好处。第九章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1. 集体行动:有关经济活动中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2. 特惠贸易协定:各签约方之间互相减让关税或实行其她贸易优惠措施,但不将其予以非签约方的贸易优惠协定3. 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同盟的国家划为一种关税区域,在区域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对区域以外采用统一关税及其她贸易限制制度。4. 国内市场失灵:国内市场没有发挥应有功能,导致生产者剩余没有对的衡量成本和收益。5. 寻租:为了达

14、到某种垄断势力或获取超额利润而支付的租金或成本6. 贸易条件改善论(出简答)7. 自由贸易区:一国在其本土内划定的置于海关辖区之外、以贸易为重要内容的特殊区域,或指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构成的贸易区8. 次优理论:如果一般均衡体系中存在着某些状况,使得帕累托最优的某个条件遭到破坏,那么虽然其她所有的帕累托最优条件都得到满足,成果也未必是令人满意的9. 贸易发明:是关税同盟的静态福利效果之一,是指构成关税同盟后,一种成员国原先的国内生产被同盟内另一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所替代而导致的贸易量的扩大。10. 贸易转移:似乎关税同盟的静态福利效果之一,指本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被同盟内

15、成员国相对更高成本的进口所替代。11. 边际社会收益:单个公司(或消费者)新增长一种单位的生产(或消费),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12. 最优关税:一国可以实现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关税。13. 世界贸易组织:995年月1日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上成立的世界性贸易组织14. 贸易战:世界范畴内贸易壁垒的增长所引起一系列的贸易报复与反报复。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1. 免费占用:是指新产业产生的社会福利被其她产业免费运用却没有得到补偿2. 不完全资我市场:作为一种保护幼稚产业的根据,是指如果一种发展中国家没有一整套金融机构可以使得老式部门的储蓄用于新成长的投资,那么新工业部门的增长将会收到这些工业目前赚钱能力的限制。3. 发展中国家:对现阶段尚处在贫穷落后或不发达状态、力图加快经济发展的国家的总称。4. 进口替代工业:一国采用多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增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发明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5. AEs: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简答)第十一章 :贸易政策中的争议:1. 以邻为壑的政策: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提高本国福利的政策,即当一种国家采用某种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