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49162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著 重点难点笔记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著 重点难点笔记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图腾P5 彩陶P9 黑陶P25-28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性?(结语)第二章 商代的工艺美术 青铜器的装饰青铜器图案中动物纹样并说明其艺术特点?P48-P54 商代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三章 周代的工艺美术 (基本无重点 了解)第四章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宴乐水路攻战铜壶 P87 彩绘陶 P99 瓦当P101 战国刺绣(龙凤虎纹秀衣)P104 战国漆器的装饰风格?特点,种类?P105-107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五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 画像砖P136 弋射收获画像砖 采莲画像

2、砖P137 瓦当P138 画像石P156 秦汉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六章 六朝的工艺美术 青瓷P166 六朝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七章 隋唐的工艺美术 彩瓷P193 唐三彩P193-194 隋唐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八章 宋代的工艺美术 宋瓷P230 影青P235 宋瓷的艺术特点?P238 宋代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九章 元代的工艺美术 青花P262-263 元代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十章 明代的工艺美术 顾绣P293 景泰蓝P295-296 明代家具工艺P298-300 明代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十一章 清代的工艺美术 珐良彩P310 画珐良P322 铁花P323 吉

3、祥图案P330-331 清代的工艺美术特点?(结语)第十二章 近代的工艺美术 (了解)第十三章 新中国的工艺美术 (了解)此重点基本涵盖所有命题范围,答题时参考课本总结属于自己的固定答案,所以要以“重点结合课本,以书本为主”,重点的答案自己总结后熟记背熟,考试时题量很少,但是一定要多写多答,在重点的基础上发挥。 名词解释饕餮纹:也可成为兽面纹,是某种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特点是:鼻梁为中线,左右对称排列,两个圆睁的眼睛永远是最具威慑力的,被着重表现,它张着大嘴,露出尖利的牙齿,头上两只有力的大角向上或向下卷曲着。鎏金长信宫灯:这是一种通体鎏金的宫女跪坐形象的灯,她头部微微垂下,神情恭谨,双臂捧养

4、灯盏,在为尊贵的主人服务。画像石和画像砖:他们都是墓葬建筑的构件,用在建筑的门阙,祠堂,墓室,棺材的装饰上。在两汉时期非常盛行。画像石是在平面的石材上凿刻的一种浅浮雕,在装饰面上,背景部分被浅浅地铲去一层,留出略微高起的阴文画面。然后简练地刻画出图形的轮廓线和结构线。画像砖是运用模具压印的,即在砖胚还没有干的时候,在上面印上纹样烧制成的。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铀的彩釉陶器,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样等各种彩色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所谓三彩是一个泛指,就是多彩的意思。准确的说,它是一种彩色的釉陶,胎为陶质,这种多彩釉陶,绿,蓝,黄,白,褐等多种釉色施于一件器物上,

5、互相浸润,流淌,班驳陆离,华丽,迷幻而洒脱,唐三彩是陪冥器顾绣:顾绣针法丰富,并且具有一般刺绣家所缺少的较高艺术素养,因此能以最恰当的针法来表现物象的肌理,将原画笔墨的松润,笔锋的藏露,色彩的微妙变化充足表现出来。最常用和针滚针,施毛针,网针等。刺绣花卉,人物,翎毛,山水,顾绣线极细,甚至用分劈成三四支的头发来绣线条,有时则画,绣结合,稍稍用笔敷彩。景泰蓝:正式名叫铜胎掐丝珐琅,明代著名金属工艺,这种元代由西亚传入中国的工艺。通过明代匠师融入传统的金属镶嵌技法,发展成为一种完全中国风格的民族工艺品种。它在明代,除万历以外的各时期都有生产,尤以景泰年间更加繁荣,在器物造型,图案装饰,工艺技术等方

6、面都高度成熟,所以人们就将这种掐丝珐琅制品称为景泰珐琅。由于它的色彩以蓝色为主,所以后来俗称“景泰蓝”金银错:在刻线处用细金银丝进行镶饰,一般构成斜线和涡线相结合的几何纹样,产生金和银的金属光泽的对比,曲线和直线的对比,虚与实的交替对比,具有韵律的美。 鎏金:是以金液和水银溶和在铜器上,经摩擦加工使水银挥发,而使金镀在器物上,金光闪烁失蜡法:是制造铜器的一种先进方法,也是镂空装饰的一种最佳方法,它以蜡刻成成器形和装饰,内外赋泥注入铜液,它可以产生透雕复杂的形体和装饰,具有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胚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

7、为暗纹,又称砑花陶虹管灯如河北满城出土的著名的长信宫灯,塑造出一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解决的十分自然夹贮:始于战国漆器的一种制胎方法,是用漆灰和麻布制成,先用漆灰作成器胎,再用麻布裱糊在胎上。夹注可以使器型增长变化,比木片卷粘获得更多的造型。这种作法就是现今所称的脱胎!透光镜在汉代铜镜中,尚有一种奇特的铜镜,即所谓的透光镜。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铜镜外形和普通透镜同样,并不是真正透光多子盒,即多件盒,往往有九子、十一子之多。在一个大的圆盒中,容纳多种不同形态的小盒,即节省位置,又美观协调。唬季子白盘根据盘内铭文的内容,我们可知这个盘是周代的一件大器,它是虎季子白奉

8、命征伐有功时被封赏的纪念性物品,取名为虎季子白盘。它长约82厘米,宽约82.7厘米,高约41.3厘米。周身是环带纹,是周代典型的青铜装饰花纹,这也是目前所见最久的铜盘,有铭文刻字,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顾秀明嘉靖时,有进士顾名世,居住在上海露香园。顾氏一家,几代都善于刺绣,因称为“顾绣”。其住地为露香园,所以又称为“露香园绣”。这种画绣并非如实模拟原作,而是结合刺绣的特点,富有装饰效果。顾绣花卉、人物、翎毛、山水,“劈丝细过于发,针如毫。”因而名噪一时,为人所重。此种作品以制作欣赏品为主,加以文人雅士的评赏和赞美,故当时影响很大,几成刺绣工艺的代表。秘色器以青瓷为主。它的烧造地点在浙江余姚上林湖

9、一带。由于是贡物,瓷器制作,极尽装饰之能事。一般均用刻花、划花印花的方法,装饰题材十分广泛。线条洗练,图案活泼,反映出五代陶瓷装饰艺术的较高水平。白陶(1)归奴隶主所有(2)造型与装饰与青铜器相仿(3)用高岭土制成釉陶用高岭土制胎,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亦较硬,呈灰白,学术界把这种釉陶,又称为原始瓷器缂丝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品,织纬线时,留下要补织图画的地方,然后用各种颜色线补上,织出后好象是刻出的图画,也叫刻丝!忍冬纹称卷草。六朝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有人认为它是忍冬花(即金银花)的枝叶变化,也有人认为是莲叶的演变。六朝的忍冬纹比较清瘦和程式化,一般分为三个叶片和一个叶片相对排列。但变化也是多

10、种多样,有单叶、双叶;有两叶顺向、两叶相背。这种纹样有人认为出自近代,其实我国汉代铜镜边饰称为卷云纹的,就是这种卷草纹的前身。到唐代则演变为繁复的卷草,近代也称为香草。金缕玉衣又称“玉押”或玉匣“,是为汉代高级贵族死后特制的葬服。玉衣的形制头部为一套,脸盖上刻画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的前胸、后背、两袖都是分开的,裤的两腿分开,手呈五指形,脚作鞋靴状。窦绾的金缕玉衣是女式玉前衣,与刘胜所穿的略有不同。刘胜的玉衣所有使用金丝编缀。窦绾玉衣的前胸和后背玉片比较大,并且是用丝带连结而成的。其他比粉才有金丝编缀。釉里红:以红铜料在胎上画花一次烧成,它和青花同样同属釉下彩。只是红、蓝色调不同钠石失也许是

11、波斯语派译而来,指的是一种加金的丝织物,以金线纹织成的金锦简答题,论述题论述商周两代青铜器有何异同点?1、商代:重要采用饕餮纹和兽面纹,尚有回纹、象纹、鱼纹、鸟纹、蝉纹、蚕纹等。一般运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即以兽面纹为主题,回纹为陪衬,形成主次效果。图案组织多采用单独纹样,并用对称式显示出威严的艺术气氛。此种格式也与合格的制作技法相适应。周代:的装饰饕餮纹已居于次要地位, 多用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等组成的二方连续形式,地纹减少,无地纹,具有质朴和韵律美。特点:商代青铜器多用于祭祀或酒具,而周代则多用作礼器或纪念的用品,故多余现长篇铭文, 比如歌颂周王美德或贵族功绩赏赐或互换、婚嫁、诉

12、讼等记事祭祀类。商周青铜器艺术特点:1,形象设计幻想色彩浓厚。(商周青铜器夸张大胆变形,奇异,表现出对鬼神的敬畏)2,善于运用轴对称的方法,(体现秩序和规律性,均齐严整,庄重稳定的效果,最典型的运用是饕餮纹或单首双身龙纹等)3,一般以横向花纹带展开纹饰,(表现在它设计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纹样在等分的界面中填充纹样,使内部多种对比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4,.为打破横向设计的呆板常用方法有三种(一,加设立体附件,将器物的盖、把手、足、流塑导致动物形象;二,以纵向的扉楞间隔;三,用倒三角形或立三角形纹缀在主体纹带上下,导致开扩或收拢的效果;)5,对器物上大面积纹样的解决,在统一中求变化,(商周器善

13、用突出的浮雕主纹和细密的地纹的层次感,导致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的效果)陶器与瓷器显著的差别1,使用瓷土制胎,而不3陶器那样用普通黏土。2表面罩一层玻璃质的透明釉,而初期陶器是无釉的。3,陶器的烧造温度较低,瓷器烧造的温度高,因此瓷器的质地比陶器密实的多,胎体烧结后成灰白色或褐色,302023前的商代出现了瓷器。秦代瓷器有哪些奉献?秦代生产的陶器可概括为三大类:生活用品,建筑陶和陶制佣像,1.秦代陶器一灰色为主,少量的红陶和黑陶多做随葬冥器,陶器生活用品典型的有关中地区秦故地出土的茧形壶等(举例)2.秦代的建筑陶在制陶业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发现了众多印着花纹的空心画像砖。3.陶

14、佣的烧造表现在兵马俑,任务形象写实,人体比例准确。也有大批彩绘佣。六朝画像砖和汉代画像砖的区别?1、汉代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而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题性的大型砖印壁画, 一个题材往往用几十块砖或几百块砖组成.这种大型画像砖, 不 仅在整体设计上,并且在生产上都有着相称大的难度,没有高度的工艺水平,是制作不出的题材内容的发展.六朝画像砖除了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等题材外, 还表现了圣贤高士, 更具有现实生活气息。除动物纹外, 莲花卷草、山石树木、都有较重要的地位。六朝画像砖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各种形象,并多为浅浮雕效果。它不同 于汉代的古拙质朴,而是具有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汉代工

15、艺美术特点:汉代的工艺美术空前繁荣,达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高峰,具有如下特点:(1) 装饰题材重要围绕:一,祈求长生、幻想升仙的内容。最常见的是以充满神话色彩的动物、云气山峦构成纹样,仙人盗药、天马行空、龙、虎、辟邪、麒麟、仙鹿的形象构思,或,直接采用铭文如“万事如意”、“长乐明光”等吉祥语进行装饰二,对现实世界的津律玩味和充足肯定的内容如出行、宴饮、歌舞百戏、庖厨等。(2)设计意匠注重实用与美感的统一。由于工艺制作的重要功用从商周敬鬼祀神转向为人们的世俗生活服务,如何提高器物的使用功能又同时令人赏心悦目,就成为汉代工匠们竭力追求的目的。汉代发明了名目繁多的生活用品,体现出极为巧妙的设计意匠:如漆器中的多子套盒,充足考虑便于存放携带、节省空间将各种造型的盒子合理组合;汉代流行装有烟管的灯具,既能调节灯光的照度和照射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