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48916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 教育信息化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而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就是教师信息化。将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高效性,有利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语文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从20实际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Informat

2、ion Technology,简称IT)的广泛运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基本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许多国家将信息教育化作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推进教育改革的催化剂。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这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的信息化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当前,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改革。信息化是否在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呢?英特尔公司前总裁瑞格贝瑞特博士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他这样说过:“如果教师

3、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相关的级数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法师。” 将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高效性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在

4、教学中如果运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为学生创设主动、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围,往往能够唤起学生的丰富想象和精神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四年级下册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我以美丽的双龙洞风光为背景,将各种图片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溪水”、“洞口”、“孔隙”“石笋、石钟乳”等美景逼真地再现于学生的眼前,再配以舒缓流畅的音乐,学生如临其境,尽情徜徉在优美、生动的意境中,对课文中所写的景物有了较直观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再积极进行诱导:“谁来做做小导游,带我们去看看金华的双龙洞?”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小导游做得有声有色。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突出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

5、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如爬山虎的脚中有一段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向上爬时候形态发生的变化,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爬山虎爬行的过程,脚发生

6、了哪些变化,最后与蛟龙的爪子进行对比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爬行过程进行复述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小学生阅读书刊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培养起来。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合作学习,提高探究能力随着计算机普及进入到千家万户,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仅停留在制作教学课件,而学生也不仅仅是课堂中课件的“看”客,他们有能力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信息技术的“掌门人”。在去年听过的一节三年级香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课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能力让学生

7、围绕课上学习的内容,自由地在搜集关于香港历史、地理、美食、旅游等其它相关资料,在课堂中汇报,并请曾经去香港旅游过的同学,将自己在香港的的照片和家长一起制作出简单的幻灯片,在课堂上供同学们欣赏,为同学们讲述香港的所见所闻,拓展课堂所学知识。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争相恐后地发言汇报自己搜集的材料,讲书中的香港拉近到生活中。在我自己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我讲望洞庭和忆江南两首诗词进行整合给出利用计算机列出表格,让学生在理解两首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小组谈论共同完成表格文体形式时间地点景物特点诗人心情望洞庭忆江南设计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

8、内容的理解填上自己体会到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现成的话,也可以是自己理解后的话,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有所得。总之,运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色彩,生动活泼的动态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等,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从而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乐学。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们的角色由原来求知、求学、求道的学生转变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面对的的不仅是自身角色的变

9、化,也要面对如何将自己具备低下内息技术能力融合到教育技术能力中,科学、有效地为教学服务。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转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丽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信息技术素养、学习习惯、能力以及本课堂内容的特点,使教学设计适应学生的

10、发展水平和差异需求。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挥在那,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都应服务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尤其是有利于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届内容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技能 作为教师队伍新生后备力量,我们又为了使用角色并迎接挑战的热情与雄心,但同时也在日常教学中发现了自己在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教学能力与一名合格教师间的差距。在课上,利用PowerPonit演示文稿上显示的文字秘密麻麻地排列若干行,坐在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于是有的学生容易走神,或者

11、学生在歧义句的理解上出现困难时,教师并没有经过交流、提示,而是波不及待地将答案通过大屏幕和盘托出,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在注意到这些后,教师应不断反思,现代信息技术是为课堂服务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的梯子,而不应成为他们理解问题的绊脚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吃透教材,充分预判出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需求。再投入到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是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让课堂活起来。 我们不能否认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优化了语文教学过程,同时也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通过实际考察,我们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整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看似热闹,学生却一无所获;运用多媒体课件过于单一,形式过于呆板;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偏离教学目标,将学生引入歧途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语文课中的运用,我们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实施过程中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在语文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尚无充分的经验,但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优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为语文课老师应及时汲取新知识,日渐积累,日益丰富自己的头脑,以更好地适应语文课教学手段改革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