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48710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业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金融业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业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业的基础知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 证券业和租赁业。金融业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 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金融业包括哪些行业? 主要包括三大类:银行类,投资类,保险类.具体则很多:银行、证券、保险、财 务公司、租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金融业始创于革命根据地。最早的金融机构是第一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 广东、湖南、江西、湖北等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 及1926年12月在湖南衡山柴山洲特区由农民协会创办的柴山洲特区第一 农民银行。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各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起农村信用合作 社和银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

2、银行在河北石家庄市成立。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立后,革命根据地和 解放区的银行逐步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政 府没收了国民党的官僚资本银行,并对私营金融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同时,政府在广大农村 地区,发动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大批集体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使它们 发挥了国家银行在农村基层机构的作用。高度集中的“ 大一统”国家银行 体系与众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相结合是 5070年代中国金融业的最显著特 点。从1979年起,中国开始对金融业进行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摆脱 了具体的工商信贷业务,开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国家专业银行逐一成 立;保险公司重新成立并大力发展

3、国内外业务;股份制综合性银行和地区 性银行开始建立;信托投资机构大量发展;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城市信啦作社、合作银行、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资信评估公司、中外合资 银行、外资银行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形成一个以专业银行为主体, 中央银行为核心,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业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 业和租赁业。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 性的特点。在中国,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 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政 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金融 机构;另一方面是指具体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 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 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 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 应”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高 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