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自然环境.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485778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自然环境.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第1课 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地势特点:、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2、各级阶梯的界限:、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同特 时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沟通了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方便了沿海与内地联系。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宜建大型水电站。但在阶点 梯交界处也 给东西交通带来不便。第2课 地形分布1、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

2、、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小兴安岭,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在第一级阶梯上、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在第二级梯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山间小盆地(或称坝子)是当地主要农耕区)。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第3课 气温和降水1、气温

3、分布: 冬季分布特点:总体上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1月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2、降水分布: 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降水年际变化大。 干湿地区: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四类: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800mm、400mm、200mm。第4课 气候的基本特征1、气候特点:

4、、季风气候显著:两类季风:冬、夏季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季风区降水多,非风季风区降水少。、大陆性气候显著: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气候复杂多样:东部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第5课 长江1、概况 : 、发源地-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流经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上中下游划分地点-宜昌和湖口。 、注入海洋-东海、长度-6300千米。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2、 水能宝库:水能集中在上游河段,著名水电站有葛洲坝、三峡、二滩。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为首要目标,兼有发电、航行、灌溉等多种功能。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裁弯取直。第6课 黄河概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大地形区。注入渤海。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

6、主要支流:汾河、渭河、泾河。知道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位置。况 我国第二长河(流量先天不足)。中游:(河口旧孟津)忧患:表现:大量泥沙入河,含沙量大增。成因:水土流失严重。黄 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河 下游:(旧孟津入海口)忧患:表现:地上河,洪水泛难,断流。成因:大量泥沙沉治 积,河床抬高;河流流量减少。治理措施:加固大堤,修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理 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是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

7、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P4中的图5.4)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80

8、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代表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代表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河流水量较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水量大、汛期长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北

9、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农业耕地类型旱地水田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二熟至三熟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经济作物棉花棉花、蚕丝主要水果苹果柑橘生活主食面食、小米(黄土高原)大米住宅特点土坯垒墙,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注意防寒保暖。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注意通风散热。传统交通工具马拉大车船舶体育活动溜冰、滑雪龙舟竞赛、游泳三、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1、“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区域特征干旱高寒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河湖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内流湖,

10、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中华水塔,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植被温带草原,自东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高寒草地牧场特色温带草原牧场(内蒙古)、山地牧场(新疆)高寒牧场(青海和西藏)畜种特色三河牛、三河马(内蒙古)细毛羊(新疆)滩羊(宁夏)牦牛、藏绵羊(青海和西藏)农业类型灌溉农业绿洲农业2、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3、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的原因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西藏首府拉萨,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被称为“日光城”。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一、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区域全貌地理位

11、置经纬度位置40N,116E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东面面向渤海。温度带暖温带。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邻省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自然环境地形平原为主。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主要城市职能我国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历史古城“五朝帝都”,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名胜古迹故宫、长城、颐和园、周口店、天坛、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2、现代都市建设中,北京所做的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

12、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P28中的图6.13)1、区域全貌香 港澳 门位置(中国大陆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市。组成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面积和人口666.5万人,1098km243.8万人,25.4km2人口密度地狭人稠。解决办法:“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历史回顾英国侵占160多年葡萄牙侵占400多年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经济特征国际经济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

13、心。博彩旅游业发达。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香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3、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香港背陆面海,海陆兼顾,具有双向优势,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也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同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又位于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大平洋沿岸美洲各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使得香港成为许多国家商品的中转站,转口贸易发达。灵活的经济政策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许多进出口商品免征关税,进出口手续也极为简便,从而吸引国际船只和货物过境,这也促进了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祖国的大力支持香港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祖国内地在提供食品、燃料、原材料等资源以及劳动力和广阔市场等方面对香港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同时,祖国内地又把香港作为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通过香港、祖国内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这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三、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1、美丽富饶的宝岛(P33中的图6.22)位置: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位于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太平洋之间。范围: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小岛组成。居民:2300万,汉族占97,多是明清以来广东和福建两省移民的后代,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台湾是祖国领土的证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