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0高强砼施工方案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48473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60高强砼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C60高强砼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C60高强砼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C60高强砼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C60高强砼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60高强砼施工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60高强砼施工方案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C60高强砼:1、梁、柱、墙标号不一致时浇筑方法:、不同强度等级的砼现浇相连时,接缝应设置在低强度等级构建中并离开高强 度等级构件一定距离。当接缝两侧同强度等级不同且分先后施工时, 可在接缝位 置设置固定的筛网(孔径5伽X 5伽),先浇筑高强度等级砼,后浇筑低强度等 级砼。、为保证梁、柱、墙核心区砼质量,施工时利用高强砼的低流动性,先浇核心 区,深入梁板40 cm后再浇筑梁、板C40砼,不同强度等级砼交接处可利用临时 侧板支档,柱子、梁板砼要循环浇,以使不同强度等级砼之间不留施工缝。梁、板柱头施工缝加强养护、 并进行凿毛处理临时支档侧模、先 浇60,后浇梁板砼 紧贴砼表面,初凝后掀开塑料薄

2、膜,用木抹子搓平表面,至少搓两遍。搓完后继 续覆盖,待终凝后立即浇水养护。、对楼板等水平构件,可采用覆盖草帘或麻袋湿养护,也可蓄水养护;对墙、 柱等竖向构件,可在砼硬化后在表面固定草帘、麻袋,并在外表包裹薄膜,保持 薄膜内包裹物潮湿。、养护日期不少于7d,重要构建养护14d。二、基础承台大体积砼控制措施:基础砼承台断面和厚度尺寸较大,最厚处达 2.00m,为C40大体积砼。由于大体 积砼内聚集的水泥水化热升温很高,容易因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 响基础承载的整体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对裂缝的控制是承台出大体积砼 施工控制的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要求与商

3、混厂协商,建议: 采用中低发热量的PO32.5硅酸盐水泥中等粒度; 使用大掺量I级粉煤灰,取代量约占水泥量20%。 采用微膨胀减水缓凝EA-2型复合外加剂,掺加水泥量810%; 坍落度:160180mm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8h2、混凝土浇筑与抹面:、在承台处采用“薄层浇筑,循序推进,逐层到顶”的方法进行浇捣。每层混凝土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配备ZH-50型高频振动插入式振捣棒,功率1.1kW, 振幅1.8mm振动频率200Hz。保证混凝土密实。承台混凝土浇筑/ - , - -* - */ OL/:VI込乩:济 :尹尹 y 二二二:丄:rVI、重复振捣:浇筑时,每隔半小时,在砼初凝时间内,对

4、已浇筑砼进行一次重 复振捣,以排除砼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砼与钢 筋之间的握裹力,增强密实度,提高抗裂性。、抹面:浇筑成型后的砼表面水泥砂浆较厚, 按设计标高用刮尺括平,在初凝 前用木抹子抹平,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在初凝后终凝前,应再用木抹子搓一 遍,以解决初凝后出现的细微裂缝。3、砼养护:砼养护方法要通过计算温度、应力后设计和确定,根据本工程承台大体积砼施工 期的实际气候状况,养护方法可采用:浇筑完后3小时内,在砼上面先盖一层塑 料薄膜,再盖草袋一层,或在表面盖草袋二层淋水,侧面盖一层草袋,进行保湿 保温养护。根据测温情况,必要时加盖草垫护盖养护,基础施工完毕后,

5、应抓紧基坑侧面的回填土,以防止长期暴露。4、温度检测:、测温布设:对砼内温度情况进行监测,控制砼表面与内部的温度差不超过 25C,方法是在承台角部、中部对称布置测点组,每一测温点组分别在承台底部、 中部、上部部长三个测温点。测量时,用热电阻传感器或用砼温度测定记录仪进 行施工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测,以便随时采取措施,保证工程质量。、测温要求: 、指定专人负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测温工作,发现控制温差值超过 指标,及时反馈到项目技术部,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和温降的梯度,降 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混凝土温度差,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环境温度差。 、混凝土终凝后即开始测温,前7天每2小时一

6、次,之后按每4小时测温一次。 14天后改为8小时一次。养护期15天,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降至25C左右,表 面温度降至20C以下,大气温度8C18C时,拆除养护措施。三、厚大墙体模板的加固措施:1、地下室墙体采用G 70中型组合钢模,其加固措施如下图示:L亠kLT1 jk4Ad 1n 4母ij, r h4A 11占41呻F1f rH41却700JL m JL700*L一 73C模板采用600mn宽系列与100伽宽打眼模板配合使用,次龙骨采用 48X 3.5 但钢管水平布置,间距500mm主龙骨采用 48 X 3.5双钢管,竖向设置,间距700mm采用 14对拉螺栓,间距 500mrK 700mm

7、2、模板加固:墙模采用G 70中型组合钢模,加固的重点在于:、主、次龙骨、对拉螺栓的设置要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对拉螺栓为主、次龙骨的受力约束点,必须保证按设计值保证其截面尺寸和 设置间距。、保证主、次龙骨的设置间距不超过设计标准值。、模板拼接接缝处的“ U形卡(或楔形销)要满布,不可间断卡接。3、加固细部处理:模板亦可采用相同或不同宽度系列,不设打眼模板,其对拉 加固如下图示:连接角钢(a)阴角模穿 墙 扁 拉 杆角模用法(a)90 转角处(b) 丁字转角处4、模板设计计算:4.1、墙模板基本参数 墙模面板采用G- 70组合钢模 内楞采用圆钢管48 X 3.5,每道1根钢管,间距700mm 外

8、楞采用圆钢管48 X 3.5,每道2根钢管,间距500mm穿墙螺栓水平距离700mm穿墙螺栓竖向距离500mm 直径 14mm4.2、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为下两式中的较小值F =0.22 ct r :2 V F = ch其中.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由于高强砼初凝时间较短取 3.000h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顶面总高度,取5.600m;f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f 2混凝土坍落

9、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1.150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 1=34.56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 1=34.56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00kN/m2。4.3、墙模板内外楞的计算、.内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采用 48X 3.5圆钢管,按照均布荷载 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其截面惯性矩I和抵抗矩W分别为:W = 5.08cm3; I = 12.19cm 4;32.95kN/m500.500.500.内楞计算简图、内楞抗弯强度计算f = M/W f其中f 内楞抗弯强度计算值(N/mn); M 内楞的最大弯距(N.mm); W

10、 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f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n2)。M = ql2 / 10其中 q = (1.2 X 34.56+1.4 X 4.00) X 0.70=32.95kN/m ;l 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1 = 500mm ;内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 205.000N/mm;经计算得到,内楞的抗弯强度计算值162.158N/mm ;内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f,满足要求!、内楞的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v = 1/400其中E 内楞的弹性模量,E = 210000.00N/mm2;内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 = 1.250mm ;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v = 0.

11、400mm ; 内楞的挠度验算v v, 满足要求!其截面、外楞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惯性矩I和抗矩W分别为:W = 5.08cm 3; I = 12.19cm4;16.48kN16.48kN16.48kNA - 、S700|700|700|外楞计算简图、外楞抗弯强度计算f = M/W fM = 0.175P1其中 P = (1.2 X 34.56+1.4 X 4.00) X 0.70 X 0.50=16.48kN ;l 外楞计算跨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 = 700mm ;外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 205.000N/mm 2;经计算得到,外楞的抗弯强度计算值 1

12、98.643N/mm; 外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f,满足要求!、外楞的挠度计算v = 1.146P13 / 100EI v = 1/400其中E 外楞的弹性模量,E = 210000.00N/mm2;外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 = 1.750mm ;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v = 0.929mm ; 外楞的挠度验算v v, 满足要求!4.4、穿墙螺栓的计算计算公式:N N = fA其中N 穿墙螺栓所受的拉力;A穿墙螺栓有效面积(mm2);f 穿墙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金 穿墙螺栓的直径:14 mm 有效直径:12 mm有效面积:A = 105.000 mm ;最大容许拉力值:N = 1

13、7.850 kN 穿墙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 = 12.096 kN 。强度验算满足要求四、后浇带施工:1 、本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构造措施。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顶板、 壁板均设有后浇带。 由于底板、 墙板与顶扳均为 双层双向钢筋,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密集,且须设止水钢板(或止水带) ,因此对 后浇带的处理比较复杂。地下室底板采用厚度分别为60cm 40cm的C40 P8抗渗混凝土,壁板为厚 度不等、最厚60cm的C60 P8抗渗的混凝土,地下室顶板为15cm 25cm不同厚 的C40 P8抗渗的混凝土。平面形状为“” ,纵向长约73m沿纵向设置了两 条曲折贯通的后浇带;横向宽约 57m,沿横向设置了一

14、条曲折贯通的后浇带。后 浇带宽均为 800mm。2、后浇带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克服因温度、 收缩而可能产 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 经一定时效后再进行后浇封闭, 将结构连成整体。 由于结构由后浇带连成整体, 因此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与结构质量休戚相关。 后浇 带处往往断面大,钢筋密集,模板支设难度大,特别是杂物垃圾容易落入,清理 十分困难, 若清理不彻底将会影响结构质量。 后浇带要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 求进行施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 施工中应高度重视。、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图施工,施工时应用堵头板,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 板上装凸条。 不能留成自然斜坡槎, 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 造成混凝土不 密实,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地下室底板还易产生渗水现象。、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 杆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 保证钢筋不被踩踏。 坚决避免后浇带不设围 护,踩弯钢筋、钢筋杂乱、建筑垃圾较多,不易清理的现象。、后浇带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