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外分解工艺管理制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484643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窑外分解工艺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窑外分解工艺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窑外分解工艺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窑外分解工艺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窑外分解工艺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窑外分解工艺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窑外分解工艺管理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窑外分解工艺管理制度第一条 预分解系统(一)预分解系统的工艺管理原则是:稳定入窑生料的分解率,优化系统热工制度,做到定时检查清理,防止结皮和堵塞,搞好系统的密闭堵漏。(二)保持窑喂料系统各设备正常运转及风机的风压、风量稳定,保证卸料及喂料的稳定,充分发挥生料库的均化作用。(三)现场巡检人员定时检查各旋风筒翻版阀的动作情况,定时检查和清理各级旋风筒锥部及下料管、上升烟道及分解炉等处,防止结皮过多引起堵塞。加强和完善空气炮的维护和使用。(四)及时调节分解炉喂煤量和入炉三次风量,使煤粉在分解炉内充分燃烧,温度分布均匀。入窑物料分解率控制在90%-95%,分解炉出口气体温度控制在89010,五级筒出口

2、气体温度控制在87010之间,一级筒出口气体温度在310-330之间,不得大于350。(五)合理调节窑尾高温风机的转速和阀门开度,三次风门开度,稳定系统各处压力和温度,一级筒出口气体氧气含量控制在3%-5%,一氧化碳含量控制在0.1%以下。(六)定时检查各级旋风筒、分解炉及联接管道、窑尾上升烟道、窑头喷煤管等处的耐火衬料情况,如有损坏及时修补或更换。(七)定时检查各级旋风筒、分解炉及联接管道,以及上升烟道等处的观察门、清扫孔、翻板阀等,加强密闭,防止漏风。(八)系统堵料后及时组织人员清理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九)确保喂料、喂煤系统的稳定,出现波动及时处理。第二条 回转窑系统(一)回转窑系统工艺

3、管理原则是:根据生料入窑前预热分解的特点,合理确定回转窑系统的风、煤、料、窑速和系统各部温度、压力等技术参数,处理好窑与分解炉、预热器、篦冷机的相互关系,稳定全系统的热工制度,保护好窑皮,提高快转率。延长安全运转周期,加强密闭堵漏,提高热效率和收尘率,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安全文明生产。(二)提高回转窑中控操作技术水平,坚持前后兼顾,预打小慢车,克服大变动的操作方法。保持火焰顺畅有力,防止顶火逼烧,提高快转率,(基准窑速下的运转时间占全部运转时间的百分率)回转窑基准速度3.5r/min,做到薄料快烧。合理确定并稳定窑内物料填充率,生料喂料量应控制在目标值1%以内,并与窑速相适应。高度重视结圈、

4、结大蛋、堆雪人的预防控制,及时控制处理产生的趋势,从而避免窑况的恶化,影响正常运行。(三)全系统设备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排风、喂料、喂煤各设备计量准确、调节灵活、运行稳定,系统密闭装置要完好、可靠。(四)窑内煤粉要充分燃烧,窑尾温度一般控制在105050之间,氧气含量控制在1%-2%,一氧化碳含量控制在0.1%以下。(五)根据生料成分、喂料量及煤粉质量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持燃料完全燃烧,提高熟料质量,减少黄心料,做到结粒细小均齐,提高熟料易磨性能。熟料游离氧化钙是决定熟料质量及反映熟料烧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必须严格控制,含量控制在1.5%以下,立升重是反映熟料烧结程度的重要指标,

5、熟料的立升重控制在130075克/升范围内,28天熟料强度大于56.0MPa。(六)调节好火焰形状和喷煤管位置,喷煤管操作参数控制位置:点火时应与窑口平,正常操作可内移300mm。稳定热工制度,延长回转窑耐火衬料的使用寿命。胴体表面正常温度380,超过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发现窑皮蚀薄或脱落及时补救,做到掉砖红窑停(有砖红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故停窑或计划检修时,对窑衬料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衬料蚀薄、松动、炸裂、脱落均及时修补或更换,确保下一个周期的安全运转。(七)提高回转窑的运转率,改善设备配(备)件的材质和质量,加强设备的计划检修和日常维护,建立健全设备巡检制度。回转窑年运转率达到85%以上

6、。努力延长回转窑安全运转周期,窑的安全运转周期要达到100天以上,安全运转周期计算方法规定如下:1.红窑必停计算中断。使用镁质窑衬时,及时采取措施。2.实施补挂窑皮,不算中断。3.因窑内掉砖、换砖引起的停窑,要计算中断。4.窑系统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引起停窑,要计算中断。5.设备、计划检修或事先发现缺陷、停窑处理(有检修计划、检修报告或处理结圈),不算中断。6.因外界影响(缺电、燃、原料引起的停窑),不算中断。7.停车时间,均不算入运转周期内。注:回转窑系统,是指从燃料喷射、喂料设备到熟料进库、废气经窑尾大袋收尘器或排风机排出的所有设备和装置(不包括余热锅炉系统及高温风机进口膨胀节)。(八)严格

7、控制原燃材料中有害成分含量,入窑生料一般控制在如下范围:K2O+Na2O1.0%、C10.015%克分子比(硫碱比)=(MOL SO3)/(MOL K2O+MOL Na2O)0.8-1.2当所用原燃材料中有害成分超出上述范围,采取搭配或禁止进厂等措施加以解决。(九)确定合理的配料方案。稳定熟料率值,缩小波动,石灰石饱和系数(KH)控制范围为k0.02,合格率不得低于85%,硅率和铝率控制范围为k0.10,合格率不得低于85%。入窑生料和煤粉的质量指标要严格控制,生料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16%,生料氧化钙滴定值为目标值0.30%,合格率不得低于85%。入窑煤粉的灰粉和挥发份相邻两次检测的

8、波动范围控制在2.0%以内,煤粉细度为0.080毫米方孔筛筛余量小于12%,水分不大于1.5%。(十)生料消耗应1.65kg/kg-ck,火砖消耗0.6kg/kgck,熟料热耗应低于720Kcal/kg-ck。窑与分解炉煤粉比例: 窑: 炉=35-40:65-60。(十一)降低窑灰溢出量。收尘器及其附属设备加强管理,处于完好的状态,其年运转率应为主机运转率的95%以上,降低收尘器的过滤风速,防止旁路和偏流,提高收尘器的效率。排放浓度要达到国家标准。收下的窑灰均匀稳定、连续喂入窑内,不允许时开时停。(十二)突然停电时,迅速开启保安电源,启动窑辅助电机慢转窑,启动高温风机的辅助电机,把窑头喷煤管从

9、窑内拉出窑外。(十三)所有热工仪表和测试仪表及计算机设备保证其完整、灵敏、准确。回转窑操作记录必须完整,及时、逐项、如实记录。记录项目应包括:窑速、排风、喂煤、台时产量、立升重、游离氧化钙、入窑生料成分、废气温度、CO含量、窑头、窑尾负压等。回转窑操作记录妥善保管,每月五号由中控室收集交生产安全处统一保管,定期分析指导生产。第三条 篦冷机系统(一)篦冷机系统的管理原则是:合理控制风量和风压、篦速,加速熟料冷却,提高二、三次风温,减小热损失;冷却机的熟料温度低于65十环境温度。(二)及时调节篦床速度,做到布料均匀,在篦床各项参数许可下,尽可能保持厚料层操作,提高二次风温,减少风室漏风。(三)突然

10、停电时,迅速利用保安电源开启窑头罩冷却风机和一次风机。避免篦板及喷煤管烧坏。(四)控制入窑头电收尘气体温度小于250,温度大于250时,采取掺冷风等措施以保护电收尘器、提高电收尘器效率。(五)停机时检查篦冷机内篦板和浇注料的完好情况,如有剥落破裂等及时修补或更换。(六)加强设备管理,掌握设备的篦板磨损情况,定时加油。隔板、风室要完整。观察孔、检修门、活动联接处要密闭完好,防止漏风。各部位管道阀门灵活可调,防止螺丝松动或篦板脱落,定期检修或更换篦板。(七)加强熟料破碎机、排灰阀及输送设备的管理,使之安全运转,定期检查和更换锤头,保证出破碎机的熟料粒度小于25mm。(八)及时清理窑头电收尘器内的积

11、灰,维护好振打装置,定期检查极板磨损和变形情况,防止气流短路现象。(九)系统温度、压力等仪表定期校正,确保显示准确。(十)做好各项原始记录,采取科学方法定期分析原始记录,指导生产。(十一)根据生产需要及时对回转窑进行单项测定,一般1-2年进行一次全面热工标定及热平衡计算。(十二)全系统的耐火材料要合理配套,制订合理的库存储备定额和领用制度,需要更换品种时,分厂与生产安全处进行讨论研究,书面提请公司领导批准后,由供应部采购。(十三)耐火砖的砌筑及不定型耐火材料浇注的施工服从技术人员的指导,并严格按水泥回砖窑用耐火材料使用规程第四章窑衬的施工进行操作。(十四)更换衬料严格执行烘烤制度,根据衬料材质

12、、更换数量、气候条件等确定烘烤方案,窑衬烘烤时不准发生温度骤降和局部衬里过热,烘烤时间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十五)砌砖人员要经过培训,保证砌转质量。(十六)耐火材料均应入库房中,严禁露天存放,防止雨淋,同时注意通风。(十七)吸湿性较强的耐火砖存放在耐火材料库内,尤其是碱性镁铬砖注意防水防潮。(十八)不同品种、规格的耐火材料(含火泥)必须分别堆放,并有明显表记,表明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进出库日期,便于维修使用时查找识别。(十九)在重叠堆放的情况下,应根据形状、材质来堆放,容量小、硬度小及易脆的物品堆放在上面。(二十)耐火材料在装卸和搬运的过程中须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损坏。(二十一)有时效的耐火材料存放时间不能太长,已受潮变质的材料不能用。(二十二)供应部收货后会同烧成分厂和生产安全处窑工艺管理工程师,及时对耐火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检。发现质量问题必须通知耐火材料厂家到现场处理。(二十三)烧成工段建立耐火材料使用情况台帐,并上报生产安全处。(二十四)耐火材料库每月出具库存报表,报送生产安全处,会同烧成分厂提出需求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供应部负责购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