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粘连的临床观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478762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粘连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粘连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粘连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粘连的临床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粘连的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粘连的临床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粘连的临床观察刘汪平【摘要】目的 肠粘连诊断较困难,治疗更是困难.为拓展医学临床疗效,探索保守治 疗-以中药灌肠治疗肠粘连的方法,临床疗效是否可靠.方法 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每日 一次,5 次为一疗程.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芍药汤加味保留灌肠 治疗肠粘连疗效可靠.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3(028)003【总页数】2页(P518-519) 【关键词】 肠粘连;灌肠疗法;芍药汤加味【作 者】 刘汪平【作者单位】 山西省柳林县人民医院,柳林,033300【正文语种】 中 文肠粘连在临床中是多见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肠梗阻。医学上也有诊断标准,但 其金标

2、准需有创检查,不能被患者接受,所以诊断也就没有准确依据。其治疗以保 守治疗为主。因为手术治疗不能消除粘连,更因为术后必然还要形成新的粘连,所 以一般运用非手术治疗。依据肠粘连的病理生理特征,口服及静脉给药疗效较差, 灌肠给药,药物作用快,疗效较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灌肠组31例,年龄2565岁, 平均年龄42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5.5年。对照组27例,年龄28 56 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5个月至9年,平均5年。两组在年龄、病程及病情轻 重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腰痛,大便量

3、少或大便不通,不能进食甚至呕吐。X线透视提示小肠胀气,小肠内多个小液平。B超检查:肝胆胰脾双肾未见 异常,盆腔内有积液。1.3治疗方法治疗组。芍药汤加味,药物组成:白芍30g,槟榔10g,黄连4g , 白头翁10g,当归15g,肉桂6g,车前子18g,莪术20g,厚朴15g,木香 12g,冬瓜仁18g。随症加减:湿热甚者加苦参、黄柏;血瘀者加丹参、虻虫;气虚者 加党参、黄芪。上方水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浓缩至400ml。取100ml分2次 口服。另外300ml灌肠,灌肠液温度以35 38工为宜。行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操作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将药液倒入灌肠器内,用无菌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缓缓插入直

4、肠15cm左右。采用滴管缓慢注入,以减轻对肠道黏膜的刺激,操作完 毕。嘱患者静卧保留1小时,每日1次,连续5次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 疗程间隔3天。对照组。抗生素常规剂量静脉给药、静脉营养、质子泵抑制剂 等常规治疗。2 结果2.1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B超盆腔无积液。有效:临床症状、 体征基本消失,B超盆腔仍有积液。无效:治疗2个疗程以上,症状、体征无变化。2.2治疗结果治疗组31例,痊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93.54%;对照组27例,痊愈5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效率51.85%。两组 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V0.01)。2.3典型病例

5、王某,男,62岁,2007年4月22日初诊。患者间断腹痛、腹胀2 年,加重一周。2年前因饮食不洁导致腹痛、泄泻,曾用抗生素等治疗,因用药时 间短,之后每于饮食不慎即出现腹痛,大便稀溏,腰部也疼痛,服药即缓解,反复 发作。一周前又出现腹痛,腹胀,腹痛较剧烈,不能进食,大便量少。腹部X线 透视:小肠胀气,肠内多个小液平。B超提示: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盆腔内可见 少量积液。初步诊断:不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抗生素、静脉营养、 质子泵抑制剂等常规治疗5天,效果不显著。患者坚决要求出院。出院后门诊治 疗,患者腹痛、腹胀,不能进食,腰背酸痛,舌红、苔白腻,脉弦;诊断为不完全 性肠梗阻、肠粘连。

6、辨证,湿热内蕴,腑气不通给予芍药汤加味。处方:白芍 30g, 槟榔10g,黄连4g,白头翁10g,当归15g,肉桂6g,车前子18g,莪术20g, 厚朴15g,木香12g,冬瓜仁18g。每日一剂,水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浓缩 至400ml。取100ml分两次口服。另外300ml灌肠,1疗程后腹痛、腹胀缓解, 能进食。继续用药1个疗程后,来院检查诸症消失。随访一年,再没有腹痛、腹 胀发作。3 讨论 肠粘连(包括腹腔内粘连)常由于腹腔内手术、肠道炎症引起,炎症所导致更为多见, 只因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引起肠梗阻。无手术史出现的腹痛、腹胀因无梗阻而常不被 诊断为肠粘连。炎症在严重且反复发作时,可以累及肠

7、道浆膜层,浆膜受伤,即可 以形成粘连;肠粘连就影响到肠的蠕动功能,蠕动时就会出现牵扯性疼痛。由于浆 膜层的损伤,腹腔、盆腔会有少量组织液渗出,临床上腹痛发作一定有饮食不洁史。 湿热邪毒侵犯,积聚于肠腑,以至于腑气不通,气机不利 ;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腹腔内炎性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小肠系膜变硬、挛缩,腹后壁结缔组织变硬。因 此其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内蕴、腑气不通,肠粘连在中医文献中没有专门的论述, 散见于腹痛,癥瘕,肠覃、积聚等范畴;其多为混合感染,且常为需氧菌及厌氧菌 的混合感染,抗生素不易发挥作用,而中药治疗,疗效较明显。芍药汤源自保命集,主治湿热痢疾,具有清热燥湿,调和气血的功效。芍药

8、配 甘草,组成芍药甘草汤,医学心悟说它“治腹痛如神”,可通治一切腹痛。现 代研究,白芍有缓解痉挛的作用。黄连功专清热燥湿、泄火解毒,实验研究黄连含 有小檗碱,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杀灭作用。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 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有抗菌和抗病原虫的作用。槟榔配合木香、厚朴能行气导滞, 可以促进肠蠕动,车前子、冬瓜仁有利水的功效,减少组织液渗出,与当归、莪术 等调和营血的功能配合可促进浆膜、黏膜损伤的愈合;肉桂既防苦寒药伤阳,保证 肠蠕动功能趋于正常,又配合和血药加强行血之功。通过诸药的协同作用,在消炎, 促进肠蠕动,修复浆膜、黏膜层的前提下,解除肠粘连及腹腔内粘连。因为肠粘连治疗的长期性,药物的不易吸收性,用灌肠的方法治疗肠粘连,具有以 下几个优点:一,灌肠使药物在肠道的下段直接作用,保证了药物的足够浓度,以 保证疗效。二,起局部热敷、理疗作用,使血管扩张,既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又 增加了药物的吸收,从而加速炎症吸收,提高治愈率。三,避免了长期用抗生素治 疗而产生的抗药性。中药灌肠治疗肠粘连操作方法简便,经济实用,见效快,远期 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