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476949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篇) 书目 第1篇中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 第2篇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1200字 中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日,“环保”已成为一个全球的热点。为了美妙的将来,我们必需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环境教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环境教化把重点放在环境科学学问的灌输和传授上,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看法,价值观和行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过去以传授和灌输为主的教化现状引起的。环境科学学问的传授其实只是环境教化的一小部分。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为广袤的领域内发生日新月异、突飞

2、猛进的改变,中学生是将来社会的主体,他们对环境的相识将确定将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所以,培育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是环境教化的首要任务。因而学校的环境教化也应从传统的环境教化向新时期的环境教化转变,同时把培育学生的人格、实力、行为提上环境教化的日程,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加作为教化的主要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和阅历也证明,环境教化在肯定程度上确定着青少年由受环境教化影响产生的行为认知和价值取向。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环境教化在中学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依据有关环境教化的要求对荆门市掇刀中学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环境学问(学生对有关环境问题以及人类

3、在环境中的重大责任和作用的了解) 2、学生的环境意识(学生对整个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相识) 3、学生对环境的看法(学生相识环境的社会价值,关切环境状况,以及爱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动机) 4、学生在环境活动中的参加(帮助学生对环境问题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迫切感,以便保证实行适当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调查内容 环境教化呈现的是一种新的文化思潮,这种新的文化思潮就是可持续发展教化思想,在这次设计问卷内容时,我们从不同角度对环境进行分析和理解,调查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1)环境爱护基础学问驾驭状况; (2)环保意识水平; (3)对现行环境教化课程的看法; (4)学生普遍关切的环境问题。在出题形式方面,

4、问卷中除设计有较全面反映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选择题外,还留有空栏让学生填写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及对象 1、方法: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采纳不记名调查的方法,由学生独立回答一份内容丰富的环境意识调查问卷。 2、参与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探讨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2份,收回答卷332份,收回率为100%,95%的学生对问卷进行了仔细填写。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和归纳,反映出以下现状: 1、环境爱护基础学问驾驭状况: 每星期都观看“空气质量周报”的学生占7%,间或看的占21%,不看的占62%,想看但不知道哪里能够看到的占10%; 在回答“环境爱护的目的是

5、什么”这一问题时,94%的学生选择的是“疼惜每一个生命”、“爱护生物多样性”、“与动植物和谐相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6%的学生选择“满意人类发展的须要”; 86%的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了解环境爱护学问,其次是通过报纸、广播、社会宣扬活动,认为通过课堂教化了解环境学问的却只占29%; 2、环保意识水平; 97%的学生已相识到环境爱护是一件很紧迫的事,并表示必需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人做起;还有3%的学生则认为“应先把生活水平提高到肯定程度,再谈环境爱护”,而没有学生选择另外两个答案,即“其实我们的环境还没到非要刻意去爱护的地步”、“的确很紧迫,但那是国家的事”; 当看到大街上有人乱丢

6、冰棍纸、空易拉罐、废纸时,选择各种做法的学生的比例为:虽然觉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来劝阻 83% 认为“只要自己不乱丢就行了” 11% 当场站出来劝阻 3% 因为自己也常这样做,所以觉得很正常 3%; 对于“是否留意四周的生活环境中,四季交替带来的动植物和景观的改变”,调查结果显示各种选项的比例为:只是间或留意一下 54% 很留意视察自然界的改变,并从中体会到无穷乐趣 19% 反正就是那些东西,没什么可看的 11% 觉得“学习任务重,而没时间关切16%; 55%的学生认为自己父母的环保意识还可以,但做得并不多,31%的学生认为家长的环保意识很强,并事事以身作则,认为父母环保意识不强的占14%

7、; 对于再生纸的运用,57%的学生认为用不用都行,26%的学生表示价格高也肯定用,另有17%的学生认为再生纸质地粗糙而不想用; 在“为解决垃圾问题应提倡哪些做法”题目中,89%的学生能够将正确的做法全部选择出来,如“进行垃圾减量化处理”、“垃圾分类回收”、“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等,另外11%的学生没有将正确答案全部选择出来,对“少到不给塑料袋的商店购物”、“过度包装”相识不足; 因为完成调查问卷前,观看了录像片“多样化的资源”,因此在选择削减污染、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时,100%的学生都能选择出正确的做法; 对于家庭垃圾的处理问题,选择各种做法的学生的比例为: 很希望知道一些有关垃圾回收、处

8、理方面的学问 56% 只间或想到过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 26% 曾主动或帮助父母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并尽量使家里的物品充分利用后再扔掉 11% 从未想过这些垃圾的去向 8% 3、对现行环境教化课程的看法: 65%的学生认为虽然各门课程都渗透了环境教化,但应当开设特地的环境教化课程。55%的学生认为还需进一步充溢和完善教学内容,并提出了建议,如应使教学形式更敏捷多样,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多组织一些参观访问,举办演讲会,自编自演环保题材的小话剧、小品等,而不希望通过“老师讲、学生听”这种陈旧的方式学习环境学问;85%的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参观污水、垃圾处理过程、观看环保录像片

9、、社区绿地爱护行动表示感爱好,而希望参与节水节电宣扬活动、环保教化讲座的学生则仅占15%。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提出了一些其它活动建议,如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活动、植树、削减包装活动、举办学问竞赛等。 4、学生普遍关切的环境问题 通过让学生自由填写“你最想了解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可以知道学生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问题及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法。 有70%以上的学生提到了垃圾问题。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大部分学生已懂得了垃圾分类回收对节约能源、削减奢侈的重要意义,有的学生则很关切垃圾分类回收何时才能普及到全国范围,以及“白色污染何时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逝”这样的问题;但也

10、有14%的学生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说明他们虽然从各种途径知道了“垃圾分类回收”的说法,但对其详细内容、实行方法却并不清晰;有的学生提出了垃圾处理上的一些详细问题,如“废旧电池能变成新的吗”、“为什么超薄塑料袋仍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逝”、“再次生产的东西是否很脏,像纸张”等;43%的学生想了解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废物的处理流程,以及“成堆的垃圾将变成什么”;还有一名学生提到“自由市场虽然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小商贩素养差和管理不善而造成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如何解决”; (2) 大气、水的污染问题 大气和水也是与我们的生活亲密相关且切身感受较强的问题,所以63%的学生提到了

11、这两个问题。诸如“假如河水被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还能再变清吗”、 “饮用水还能让人类运用多长时间”等,这些由于环境的恶化而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学生们产生出各种疑问和对环境的忧虑。 (3) 地球环境问题 由于现在学校对环境教化进一步重视,以及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因此学生对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基本都有肯定程度的了解,因此24%的学生想了解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危害力度”、“地球的命运与环保的关系”、“人类如何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如何爱护地球有限的资源”等,可见学生们希望了解的环境问题更加深化详细。 (4) 中国的环保现状 有20%的学生提到了中国的环境爱护问题,如“中国的环

12、保何时能赶上发达国家”、“中国的环保工作者在如何致力于环境爱护工作”等,从提出问题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已不止满意于了解一些环保基础学问,而是希望更深化、详细地了解中国的环境爱护现状,并表达了希望我国的环境问题得到尽快解决的迫切心情。 (5) 环境教化 有10%的学生从不同方面谈到了环境教化,大多是希望和建议,在学校教化方面,在前面已提到,希望进一步充溢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和活动形式更敏捷多样;在社会环境教化和宣扬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不要只在学校宣扬,应当面对社会,让更多的人去关切、爱惜我们的地球”、“在我国国民素养还不是很高的状况下,可以在社区内组建红领巾环保小队、共青团环保检察小队等

13、,同时还要开展一些环保宣扬,以增加国民的环保意识”、“学校环境教化的形式应再敏捷多样一些,希望多组织一些参观、实践活动”等。 在观看完录像片后,有的学生们留意到这是一部德国译制片,因此询问“为什么不播放中国人制作的环保录像片?”,并表示希望能够看到同样具有较强教化意义且生动好玩的我们自己制作的环保题材影片。 五、调查结论 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虽然只在一所中学进行,但具有以点代面的效果。掇刀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又即将迎接“省示范中学”验收,因此,学生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水平。调查结果也的确反映出学生普遍环境意识水平较高的现状。但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中,环境学问、环境看法的得分高于环境教化参加看法的

14、得分,表现出“知”与“行”有些脱节。特殊是“行”,在四个部分中是最低的,令人担忧。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通过学校接受系统的环境教化,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环境爱护活动的宣扬灌输和成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可以自觉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意识里树立起爱护环境的思想。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们主动关切生存环境的环境质量,小到自己生活的社区、城市,大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1200字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报告 一、前言 近些年来环境始终是比较敏感的字眼:2023年年初,中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峻雾霾之中。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峻空气污染;2月

15、28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浮尘,空气颜色由灰白转为土黄,进而北京全境出现沙尘污染。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漂亮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据此,我们小组针对“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做了调查。本调查采纳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共设计15道选择题,内容涉及环保学问、公民个人日常生活习惯、日常生活环保意识等方面。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共有50人参加此次调查。调查时间为2023年4月25日至5月2日。 二、主体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参加对象为重庆市沙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