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钢支撑支护总结材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47626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钢支撑支护总结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坑钢支撑支护总结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坑钢支撑支护总结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基坑钢支撑支护总结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基坑钢支撑支护总结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钢支撑支护总结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钢支撑支护总结材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坑钢支撑支护总结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 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1、基坑支护特点(1) 基坑支护工程是个临时工程,设计的安全储备相对可以小些,但又与地区性 有关。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其特点也不相同。 基坑支护工程又是岩土工程、 结构工 程以及施工技术互相交叉的学科, 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影响的系统工程, 是理论 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2) 由于基坑支护工程造价高,开工数量多,是各施工单位争夺的重点,又由于 技术复杂,涉及围广,变化因素多,事故频繁,是建筑工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技 术上的难点,同时也是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的重点。(3) 工

2、程实践证明,要做好基坑支护工程,必须包括整个开挖支护的全过程,它 包括勘察、 设计、施工和监测工作等整个系列, 因而强调要精心做好每个环节的 工作。(4) 基坑支护工程包含挡土、支护、防水、降水、挖土等许多紧密联系的环节, 其中的某一环节失效将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5) 相邻场地的基坑施工,如打桩、降水、挖土等各项施工环节都会产生相互影 响与制约,增加事故诱发因素。(6) 在支护工程设计中应包括支护体系选型、围护结构的承载力、变形计算、场 地外土体稳定性、降水要求、挖土要求、监测容等,应注意避免“工况”和计算 容之间可能出现的“漏项”, 从而导致基坑失误。 在施工过程中, 尤其在软土地 区中

3、施工时,应该认真研究合理安排 好挖土的方法,以及支撑与挖土的配合, 将会显著地减少基坑变形和基坑支护事故的发生。(7) 基坑支护工程造价较高, 但又是临时性工程, 一般不愿投入较多资金。 可是, 一旦出现事故,处理十分困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十分严重。(8)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周期长,从开挖到完成地面以下的全部隐蔽工程,常需经 历多次降雨、周边堆载、振动、施工不当等许多不利条件,其安全度的随机性较 大,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2、常见的基坑支护型式主要有:(1)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 2)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 +支撑;(3)水泥挡土墙;( 4)钢板桩:型钢桩横挡板支护,钢

4、板桩支护;(5)土钉墙(喷锚支护);(6)逆作拱墙;(7)原状土放坡;(8)基坑支撑;(9)桩、墙加支撑系统;(10)简单水平支撑;3、地铁 1 号线北宋站工程概况3、工程概况北宋站位于中路与建华大街交口处,沿路东西向布置。为 1 号线与远期 4 号线换乘车站,采用T型换乘方式。车站起点里程 K14+607.530,车站终点里程 K14+835.190,车站总长227.66米,标准段宽度22.1米,盾构端头井段宽度25.6 米。车站采用明挖盖挖结合方法施工, 盖挖段为北宋站第四施工段, 采用半逆作 法施工,盖挖段位于中路与建华大街交汇处,起点里程 K14+672.513,终点里程 为 K14+

5、708.513。由于车站主体属于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基坑的整体稳定, 采用围 护桩与钢支撑结合的形式进行基坑支护。其中钢支撑的使用方法是对基坑整体稳 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设计计算,北宋站为三道钢支撑的设计形式,见图1。图1北宋站主体钢支撑剖面图2、工程水文地质情况2.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a. 工程地质本标段北宋站所在地层主要有素填土、粉细砂、粉质粘土、细中砂。b.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根据现场勘察和区域资料分析,本标段围对工程有不利影响的特殊性岩土除 有填土层和湿陷性黄土分布外,未发现膨胀土、风化岩及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分 布。 人工填土:沿线区域地表普遍分布有人工填土

6、层。 填土厚薄变化大,堆积 时间短,结构松散,土质很不均匀,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 新近沉积层:北宋站局部存在新近沉积的粉细砂、 黄土状粉土,新近沉积 层由于沉积时间较短,因此具有承载力低、变形大、有湿陷性等特点,可能会产 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对北宋站基坑支护及主体施工有较大的危害。 中粗砂(含卵石)及卵石层:勘探过程中发现的卵石层最大粒径为 100mm 般粒径为2070mm粒径大于20mm勺颗粒占1020%亚圆形,中粗砂填充,局部含砂质胶结。根据区域资料显示,卵石层中局部可能存在漂石 湿陷性黄土状土:北宋站沿线平均8m以上普遍分布,经判定场地湿陷类型 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的湿陷等级

7、为I级,具轻微湿陷性。 水文地质a. 地表水本标段未穿越主要地表水体。b. 地下水根据收集线路附近地下水位资料, 由于地下水开采较为严重, 拟建城市轨道 交通1号线一期沿线45m深度围地下水类型以潜水为主。本标段北宋站围地下水位埋深约 48m,水位标高约17m含水层为含卵石粗 砂层。根据地质勘查报告, 本标段站体及区间均未进入潜水层, 未见上层滞水, 施 工时不需降水施工。 但由于大气降水、 管道渗漏等原因, 沿线不排除局部存在上 层滞水的可能性,因此设计施工时须考虑上层滞水对工程的影响。2.2 工程地质评价从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新构造运动、 历史地震背景、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岩 土等分析,拟

8、建场地区域稳定性、场地稳定性均良好,适宜修建地铁。3、设计参数3.1 围护结构参数车站主体结构为两层三跨矩形框架,总长 227.66m,标准段宽度为20.7m, 标准段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盖挖段采用半逆做法施工。 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 桩+钢管支撑形式。 围护桩车站盾构端头井围护结构采用8001200mm钻占孔灌注桩、标准段围护结构采用 8001300mni占孔灌注桩桩顶设冠梁 。 钢支撑基坑竖向设置三道支撑,第一道钢支撑采用 609型号t=12mm的钢支撑, 第二、三道第二、三道钢支撑采用 630mm t=16mm的钢支撑。钢管支撑分节制 作,管节间采用法兰盘螺栓连接。标准段第一道支撑水平

9、间距 6m(图2),第二 三道支撑水平间距3m (图3)。图2北宋站第一道钢支撑图3北宋站第二、三道钢支撑钢支撑两端分为活络端与固定端,固定端紧密贴合钢围檩,钢支撑施加压力 时在活络端的活络头上施加压力,并用钢楔子紧密楔入。钢围檩围檩采用双拼工45b型钢,钢围檩应连续封闭、交圈,基坑角处应刚性连接; 角撑处围檩背后需增设抗剪蹬;钢围檩和桩应密贴。钢牛腿三角托架采用L80*8角钢加工焊接制作而成。每个钢牛腿采用两个胀管螺栓固定于围护桩上,每根围 护桩设置一个钢牛腿。钢围檩吊装就位,并将其与围护桩上的预埋钢板焊接在一 起,焊接强度必须承受横撑自重荷载两倍以上。3.2 钢支撑轴力设计值钢支撑的选择及

10、支撑设计轴力见表 1,支撑施加预应力值为支撑设计轴力的50%支撑位置第一道钢支撑第二道钢支撑第三道钢支撑预加设计预加设计预加设计轴力轴力轴力轴力轴力轴力西端头斜撑11022071014208201640标准段直撑13527085017507501500盖挖段直撑88017606801360东端头斜撑11022066013206001200表1北宋站钢支撑设计轴力表注:轴力的单位为kN/m,其中m的方向是指钢支撑水平间距方向,钢支撑附加 竖向施工荷载不得大于0.5KN/m。4、施工工艺流程图4施工工艺流程图5、钢支撑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容:5.1钢支撑安装的容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撑两端的

11、标高差:不大于 20mm及支撑长度的1/600 ;(2)支撑挠曲度:不大于支撑长度的1/1000 ;(3)支撑水平轴线偏差:不大于 30mm(4) 支撑中心标高及同层支撑顶面的标高差:土30mm5.2钢支撑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容:1、膨胀螺栓打设定位前,需进行基坑两侧位置测量,避免钢围檩安装后两端高 度不同,造成钢支撑偏心受压。2、在桩体打设膨胀螺栓前定位时,结合主体中板、底板位置进行适当调整,防 止中板、底板施工过程中由于钢支撑位置造成施工不便。3、安装三脚架前,将喷射混凝土面进行找平,防止出现膨胀螺栓受力不均,三 脚架倾斜等情况。4、在钢围檩上焊接钢托架时根据钢支撑固定端及活络端高差,决定焊接

12、位置。5、钢支撑吊装安放前确定是否有轴力计,防止遗漏,影响基坑稳定性监测。6、钢支撑安装前,清扫钢托架,避免上端有杂物,影响钢支撑整体受力。7、钢支撑施加轴力后, 将钢楔子紧密楔入, 防止千斤顶卸力后钢支撑轴力不足。8、钢支撑应加强日常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 监管好钢管支撑的安全,坚决杜绝危害支撑安全事件的发生。9、钢围檩上应布置放脱落卡口,严防因围护变形或施工撞击而产生脱落事故(一撑二托三悬挂)。10、钢支撑拆除时,在对应板层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支撑。 用链条葫芦将钢支撑吊起, 在活动端设千斤顶, 施加轴力至钢楔块松动, 取出钢 楔块,逐级卸载至取完

13、钢楔, 再吊下支撑。 避免预加应力瞬间释放而导致结构局 部变形、开裂。钢支撑分节拆除后转运至指定场地堆放。6、钢支撑轴力的计算方法:钢支撑轴力频率读数的测量由轴力计及频率读数仪组成, 轴力计在架设钢支 撑前安放在钢支撑固定端与钢围檩间。轴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当轴力计受轴向力时, 引起弹性钢弦的力变化, 改变 了钢弦的振动频率, 通过频率仪测得钢弦的频率变化, 即可测出所受作用力的大 小。一般计算公式如下:P=K F+bA T+B式中:P一支撑轴力(kN)K 一轴力计的标定系数 (kNF) F 一轴力计输出频率模数实时测量值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F)b 一轴力计的温度修正系数(kN/C ) T一

14、轴力计的温度实时测量值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 C)B 一轴力计的计算修正值(kN)23注:频率模数F=f X 107、各种因素对钢支撑轴力变化影响的分析在施工监测过程中,监测钢支撑轴力变化的仪器为轴力计与频率读数仪。轴 力计将钢支撑所受轴力转换为频率, 通过频率读数仪来进行读数,再通过频率带 入方程来计算钢支撑所受轴力。地表沉降则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7.1 钢支撑施加轴力与地表沉降间的关系由于围护桩主要承受来及基坑边的土侧向土压力,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基坑部土被逐步挖走,围护桩的受力情况由四周的受力平衡变为单侧受力。如不及时进行基坑支护将使基坑两侧土挤压围护桩导致围护桩发生变形。导致基坑周

15、边土体沉降,严重影响周围道路及管线安全。表二为为北宋站部分基坑开挖台账。 表三为北宋站东区部分地表沉降观测点情况及钢支撑施加压力时间,数据采集自位于北宋站东区 K14+777.893、K14+788.893的地表沉降观测点DB-13-01、DB-14-01。表二北宋站基坑开挖台账里程开挖开始时间开挖结束时间K14+777.8932014年3月6日2014年3月10日K14+788.893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9日表三DB-13-01、DB-14-01地表沉降观测点地表沉降情况及钢支撑加压时间日期测点编号初始高程(m)本次高程(m钢支撑编号累计变量(mrj)本次变量(mrj)变形速率(mm/d2014年3月1日DB-13-0168.599168.59799/-1.04-1.11-0.07-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