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精选).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475253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精选).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精选)(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创新创造是时代赋予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时代发展呼唤创造,“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创造。下列有关创造说法正确的是()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ABCD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

2、这体现出我国法律()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最有效的方法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3、生活中总有人这样想:他当了科学家,他成了文学家,他获得了奥运金牌,那我呢?其实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是最可爱的;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不是最强壮的,但你可以是最乐观的。这告诉我们()要学会悦纳自己要认识到自己的形象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要欣赏自己ABCD4、法律规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道德精神,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这表明()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法律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ABCD5、学习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发现问题照搬他人的学习方法ABCD6、2019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新时代,学新知,团中央、学习强国平台、国家图书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这启示青少年()重视网上阅读,减少书本学习参加读书活动,享受学习乐趣仅仅在学校学习,学会管理自己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ABCD7、下列名言警句与自我认识的方式对应错误的是()A吾日三省吾身自我观察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与他

4、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认识自我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8、教室,没人督促不扫;黑板,老师不来不擦;垃圾,班委不叫不倒;一些勤快的学生往往被冷嘲热讽为“假积极”“爱出风头”。这些现象表明()A学生只要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就是好学生B生活中一些小事不会对集体产生不良影响C某些学生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没有承担起关爱集体的责任D勤快的同学为班级出力,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9、对下列名言和古训理解正确的有()“学海本无涯,惟勤是岸;青云岂有路,以志为梯”勉励我们要坚定理想,勤奋刻苦,脚踏实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启迪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处处凸显个性“羊有跪乳之恩

5、,鸦有反哺之义”启示我们要学会感恩,孝敬父母“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启示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A B C D10、小明竞选班长时,就如何带领全班同学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发表了演讲。以下是他的演讲提纲中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恰当的是()A我将与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出我们班的奋斗目标B每个人都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C我们班的事务我都会一肩挑,一切由我说了算D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1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等名言主要启示我们()A青春宝贵而短暂,要珍惜青春时光B只要珍惜青春,我们就一定能获得巨大成功C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要及时享受青春D青

6、春要追求时尚12、下列关于学习中的“快乐”与“辛苦”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将来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名牌大学,那么现在的苦就白吃了B如果遇到难题就看别人的答案,那么学习的苦就可以避免了C克服学习上的因难,使自己得到进步和提高时,苦就能转化为乐D学习中的乐趣就是在同学面前炫耀,学习中的苦就是挨老师的批评13、卧冰求鲤、弃官寻母、背着爸爸去上学、“中国好兄弟”割皮救父,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从生命接续的角度分析,这说明()A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义务B我们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C每个人的生命在精神上是永恒的D人类的精神文明在不断积累和传承14、下列角色和责任相匹配的有

7、()作为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作为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作为游客要保护好名胜古迹作为学生应认真完成各科作业A B C D15、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16、2020年2月18日,援鄂抗疫北京协和医疗队刘正印教授在谈到自己请战的决心时,称到武汉一线参与疫情工作与功名利禄毫无关系,现在国家需要我了,我如果躲在后方,那真的不可饶恕。刘教授的话告诉我们()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把国家利益和人

8、民利益联系在一起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的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利益ABCD17、近年来,“感动中国人物”已成为人们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们必须()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自己着想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A B C D18、你想对漫画公私一家中的主人公说的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要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利益的发展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是错误的ABCD19、礼记学圮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启示我们要()A 学会独立思考 B学会合作学习C学会探究

9、学习 D学会不断努力学习20、下列关于宪法与义务教育法等其它法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其它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其它法律的总和,其它法律要依据宪法制定宪法称为“母法”,其它法律称为“子法”宪法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它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ABCD21、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得四邻不安。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闽据理力争,理由是()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C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D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22、漫画自强的青春说明()A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B

10、只要自强,青春就会绽放光彩C只有残疾人需要自强D青春的生命充满活力,无须自强23、古今中外,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对“公平”的正确认识是A公平就是自己需要什么就应该得到什么()B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C公平就是平均分配D生活中可以做到绝对公平24、“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崇尚自由 崇尚法治 权利重于义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 B C D25、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季“读书之乐

11、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淘淘,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翁森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能够苦中作乐B翁森家的环境特别美,适合读书C一年四季不同的角色,是快乐学习的保证D翁森就是个书呆子,不知道读书的辛苦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意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孩子的好榜样。遨请了 “童话大王”郑渊洁、“摇滚爸爸”秦勇与儿子大珍珠以及来自震后灾区藏族武艺班的孩子们作为主讲嘉宾展示家风的力量:(1)家风代代传: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你从父母

12、身上学到了什么?.(2)百善孝为先: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3)家和万事兴:为了缓和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你能做些什么?.2、小勇和小丽是同班同学。小勇学习成绩非常好。小丽经常向小勇请教,小勇也乐意帮助她,交往时间长了,小丽对小勇产生了好感,经常独自约小勇外出玩耍,小勇也乐意接受。从此,两人时常出现在校园内外,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小勇和小丽这种交往方式对吗?为什么?.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晖。”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无限的关爱与牵挂。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我们人生的一大遗憾。 结合材料

13、谈一谈:(1)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为了不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我们应该怎么做?.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弹城”是国之重器的铸造之地,也是激励无数国人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孕育之地。无数优秀的科学家隐姓埋名,把青春、智慧甚至生命献给祖国。专家、工人、技术人员,26个部(院),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大家各司其职、默契配合,集体攻克种种难关,终于成功研制原子弹和氢弹,铸下了国防基石,挺起了民族脊梁。可以说,每一次成功,都是集体力量的凝聚,成功的辉煌和荣光,属于每一个在“两弹城”默默付出的个体。(1)运用“集体”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道理。.材料二 我们正在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人生时光,学习过集体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2)请分享你所在的集体生活对你成长的积极影响。.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先生平时做事风格比较低调沉稳,脾气和人缘都很好。可是随着伏天的到来,最近刘先生在开车时,只要看到别人抢道、开车慢,他就会骂人,而且骂得很难听,和平常判若两人,在家也常常因为小事和妻子争吵不休。材料二 现代人的情绪遭遇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