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计术精选获奖教学论文展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47268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计术精选获奖教学论文展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信息计术精选获奖教学论文展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信息计术精选获奖教学论文展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信息计术精选获奖教学论文展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信息计术精选获奖教学论文展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计术精选获奖教学论文展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计术精选获奖教学论文展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摘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思维方式和理论实际相结合等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推行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创新能力、培养Abstract : The challenge that face science andtechnology of

2、world flies to develop soon, we muststrengthentheheight that thecreativeabilityspeaksof the relation Chinese nationrise and fall aliveor dead to know, how promote to take developping thecreativeabilityas the cent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 in modern educate, is a history missionthat our educ

3、ator face.This text practices to set out from the teaching, from the corpus that the renewaleducates the idea, establishes the new surrounding, promotes the problem type teaching mode and develops1the student, train themode of thinkingand theoriesesto combine together physically any elaborated in th

4、eteaching how stir up the student of study interestingaspect and to the development that the student carryon the creative ability,forin foundation educate howpromoted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education toprovide the new way of thinking.Keywords:Computer、Education、Creativeability 、Develop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说

5、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心理学研究也指出: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产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本人认为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小学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广泛实用性。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还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

6、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2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现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经验体会以及所学的专业知识简要剖析当前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形势和现状,并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以供同仁商榷。1、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形势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学、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目前,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信息技术。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开展的教学与学习活动,为有效地解决进入信息社会教育所面临的

7、种种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为培养新型人才所需要的信息素质,创新能力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与方法。因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面对中小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把现代信息技术引人学科教学,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等,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和方向。我国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很快,教育部决定从 2001 年开始逐步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与此同时,使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学习成果有效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成为另一个重3要的问题。因此,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21 世纪知识经济对教育的需求看,立足于21 世纪社会人

8、的“生存能力”和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来融合信息技术于教与学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我们深深感触到传统教学有不少的局限性,教师几乎很难顾及到不同阅历不同能力的学生的需要,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发展是很难的。现代信息技术掀起了学习的革命,教师开始使用大量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来完善课堂教学。教育机构就“如何以学生为本,使教育人才适应国家的需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始讨论、研究,为现代的学生创建充分的可发展性教学平台,引进了先进的

9、教学理念,信息技术教学同时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因此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进行创新性研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现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42、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现状与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起步迟,发展快,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 所拥有的经验并不像其它学科那样众多, 优秀,并且要随信息技术发展而变化,无法长时间固定其课程规范及范围

10、。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对学生进行了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建议等多方面的调查,信息技术课在当今课程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现用的教材陈旧,与学生所需存在脱节,教学方法难以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环境的作用下,部分教师只停留在课堂教学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面,不能使学生很好的主动参与、探究。据教育机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或较有兴趣的学生竟高达 9.8%,几乎达到 100%,可见,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是很高的。但在实际教学统计结果中,却反映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太满意,学习效率也比较低。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2.1

11、 、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盲区一些学校由于教学观念等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往往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等同起来,把计算机作为纯粹的学习内容或学习目的,上理论课时, 教师侃侃而谈,学生云里雾里,结果使得信息技术课成了打字课、程序设计5课或 Internet 培训课等。现在,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课程体系,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模式。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12、,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根据现代社会信息环境对新世纪公民的要求,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应包括: 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善于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的创新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2.2 、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不适应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要求在调查中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老师减少讲解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这说明学生不满意教师的“满堂灌、唠叨”,喜欢凭着兴趣去学习,喜欢自主活动。如玩游戏、交友聊天、在网上查找资料、观看小动画等,不喜欢老师过多地约束他们。可见,做为信息技术课

13、教师,对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很重要。信息技术教育不单是课程目标的变革,更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计算机教学方法是示范演6练、讲练结合,以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为主,忽视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而探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引发学生高级思维的新型教学方法与模式,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是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能否得到落实的关键所在。2.3 、课时安排较少,课堂内容乏味大多学校计算机课时一周只安排1 至 2 节,达不到每个学生都能平等的享受互联网上的资源,很难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

14、学科,涉及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况且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大都包含 windows 基本操作、网络应用及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教师的课堂教学一般也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展开 , 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固定的教学内容 , 很难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以教材为纲, 但不应拘泥于教材,要转变那种围绕教材,仅仅传授几个软件的观念。信息技术课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学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使他们掌握一种有效的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快速掌握不断更新的学科内容,也能适应今后社会终身学习的发展要求。同时信息技术课教师自身也必须不断地获取7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2.4 、学习动机不纯,课堂中学生玩游戏屡禁不止学生对学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是抱有较大兴趣的,可以说,其学习的兴趣不需要教师进行调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一个问题,目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电脑游戏、动画、音乐等娱乐性项目的热衷。上课时,男生对玩游戏的渴望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求,甚至有个别学生“做练习时一条虫,玩游戏时一条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