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春来了.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472563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春来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课+春来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课+春来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课+春来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课+春来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春来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春来了教学内容:一、歌曲:春来了二、综合训练: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三、欣赏:1 牧歌 (无伴奏合唱)2 渔歌 (巴乌,筝,笙三重奏)民族乐器介绍 (三)吹管乐器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教育他们要热爱生活,充满热情的去寻找这美好的春天。二、按指定的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三、感受蒙古族名歌的音调及无伴奏合唱中的人声的表现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四、感受哈尼族,彝族的民间音乐。初步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笛,唢呐,笙, 管子,箫的形状,音色。教材分析:一、 歌曲春来了,以短小的篇幅三拍子圆舞曲的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二、

2、综合训练是旋律写作,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重复和模仿。三、欣赏牧歌是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一首蒙古族民歌。欣赏渔歌原是严铁明采用我国云南省红河地区的哈尼族,彝族等民间音调为素材而写成的巴乌独奏曲,后改编为巴乌,笙,筝三重奏。教学重点:F大调音位教学难点:旋律写作。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春来了二、欣赏牧歌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音调及无伴奏合唱中的人声的表现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教材分析:一、歌曲春来了全曲为明朗的大调式,结构为带再现的二段体。二、牧歌在短短的四句纯朴而形象的歌词中容进诗情画意。由两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无伴

3、奏是只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一种声乐演唱形式。教学重点:感受多声部和声效果。教学难点:F大调音位教学过程:1 轻声演唱F大调音阶,熟悉各音的音位。2 以Fa为主音,做音程构唱。3 复习歌曲我们要做雷锋是的好少年4 导入歌曲春来了初听范唱。5 指导学生视唱第一乐段。6 学生自学第而乐段。7 指导学生发现旋律写作中的重复,模进的规律,做为综合练习的示范。8 演唱歌词,启发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唱出歌曲的意境。9 导入欣赏牧歌初听。10 讲授无伴奏合唱的知识。11 复听,从音色上感受其音响效果。12 启发学生想象,从力度,和声的变化去体会其美感。13 对比欣赏,上句围绕着 “Sol”音,下句主旋律转入 以 “Do”音为中心。14 听辨男低音浓厚的哼唱。15 完整欣赏,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