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区薄弱学校建设的思考.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471235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城区薄弱学校建设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城区薄弱学校建设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城区薄弱学校建设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城区薄弱学校建设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城区薄弱学校建设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城区薄弱学校建设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城区薄弱学校建设的思考谷宗良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既要从根本上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又要切实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其中一个重大课题,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强城区小学薄弱学校的建设,努力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就薄弱学校自身来讲,其建设的核心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而不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外部力量作用上。关键词:薄弱的相对性 内涵式发展 核心问题薄弱是相对于“示范校”、“名校”而言的。在埇桥区,相对于一小、四小、十一小、十二小、雪枫小学而言,其他小学是薄弱的。造成学校薄弱的因素有外在的客观因素,也有内在的主观因素,如学校的地

2、理位置、历史原因、管理因素、教师素质等等。但薄弱学校亦存在一些优势:一是领导、教师中蕴含着一股不服气、不服输的积极向上精神;二是班级一般规模较小,不像一些重点学校班级规模膨胀;三是学生文体素质一般较好,具有很大的迁移优势。如果能够努力发现薄弱学校的优势,尽可能地使这些优势得以发挥,就有可能加速薄弱学校的建设,较快地扭转薄弱学校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当好薄弱学校的校长,必须抓好三个核心问题。首先是规划问题。如果一味跟名校比硬件拼升学率,无论如何只能屈居人后,做永远的薄弱学校。校长应找准问题症结,根据现实需要,对症下药,因时而变,借鉴名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尽量少走弯路,站在时代前沿,高起点、高规划,

3、寻找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立足学校实际,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利用多种有利条件去开拓学校工作新局面,力求办出特色。当前薄弱学校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源短缺,校长除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外,应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科学规划,另辟蹊径,盘活现有教育资源,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八小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八小力争打造道东片亮点学校,秉承“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的办学宗旨;“教师善教、学生乐学、道东人满意”的办学目标;“同心呵护童心、同心哺育童心、同心发展童心”的办学理念;“博学养正气、成爱蕴雅行”的八小校训。亮化校园文化环境,彰显隐性教育功能。建立文化校园,重点建设

4、墙壁文化和绿色文化。“名人画像”、“古诗文配图”、“弟子规”、“三字经”上墙壁上画廊,通透式的校门栅栏和翠绿的蔷薇相得益彰。建立书香校园,重点建设小小阅览室。学校落实图书进教室制度,给每个班级配备了图书柜,每班配备300本图书,使教室成为小小阅览室。让学生在休息之余可以读到书,读好书,以读书启智、读书育人。其次是紧紧抓住人的因素。一般薄弱学校教师和学生人数都不太多,规模较小,所以,我认为这类学校的制度因素不能算作核心因素,而人的因素才是最主要的。一是校长本人的品德、学识、才能、作风、气度等不断修炼,凝聚成特有魅力,得到师生的拥戴,在师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利于学校各项措施的实行。而单纯凭借职位

5、权力实施管理,通过发号施令、“大棒政策”实施指挥,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校长的个人影响力还可以增强社会对学校转变的信心,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要防止将办学质量不高、社会声誉不佳完全归结为生源质量差,而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忽视对自己工作态度、业务水平不够是导致办学质量难上台阶的重要原因,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教风,鼓舞他们专业发展的信心和从教的幸福感,通过建立一支精神风貌健康的教师队伍,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学校的核心战斗力。三是防止将生源质量差绝对化。薄弱学校的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他们身上蕴藏的潜

6、能只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挖掘和调动起来,他们同样能成为优秀的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才。鉴于此,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中,要努力调动薄弱学校现有师资队伍和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和宏扬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依靠广大教师来办好薄弱学校,同时要激发学生的理想、志气。这也是薄弱学校自身动力所要达到的目的所在。再次,努力获取外部力量的支持,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要建立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联系薄弱学校的制度。联系学校的领导要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干部、师资、经费等各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向薄弱学校倾斜。要从我区教育、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

7、,制定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提出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办法和措施,以努力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多样化。二要教育教研部门组织建立 “校对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制度。交流学校领导之间通过互相交流学校管理体会,老师与老师互相谈教学体会以及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等,形成“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同体关系。通过这样的交流,既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又能提高薄弱学校教学水平,为缩小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探索新的路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在硬件投入的同时,应从自身系统出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质量和效益逐步赢得社会的好评,逐步扩大学校的生存空间。同时,学校的管理者要以前瞻的眼光、全局的观念、长远的思路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为学校的生存发展不断地提供新思想,创造新条件,注入新活力。最后祝愿埇桥区城区的薄弱学校一年比一年强,埇桥区的教育一年上一个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