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周导学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470999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周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周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周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周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周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周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周导学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厂中学高三语文双休日导学单 编稿人:吴庆来 审核人:万海容 使用日期:3月5、6日 编号:3高三年级语文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第一学段完成时间:3月5日上午 预计用时:90分钟【一周知识回顾】(0.5分钟)1、 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技巧方法。2、综合试卷讲评。【反省归纳】(5分钟)1、存在的主要问题1)漏译关键实词2)误译(单双 古今异义)3)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4)省略成分没有补出。5)倒装句没有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2. 文言文翻译歌诀。通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

2、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清楚誊写,翻译完毕。【错题回放】(2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苏北四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章永州家传 归有光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君为人孝友,入县学,以德行为博士所称举。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后中南京乡试,入南太学。是时增城湛公、高陵吕公居留都,开门讲道,学者云集。君两游其门。屡上春官,不第。选调单县知县。单濒河,而地洼下。每岁桃花水发,河南人夜过河,盗决堤防,民患苦之。君至,适盗决者水将泛,率丁夫伐木增桩,昼夜捍御,卒以无虞。少年为胥卒,趋走县庭,候伺短长,规为不法。或以为言,君

3、曰:“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抚以恩信,皆感激思为用。山东盗贼,多逃入单县界中,单人为囊橐,积不能得。于是诸少年为君耳目,尽获之。院司所下逐盗文符,无虑百数,君一日条具申报,上官以为能。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齐鲁间皆推用其法。有胡兵自宁武关趋太原,声言欲向山东。都御史议兵事,部署将帅,独留单县令辕门。会虏信不至而罢。升安吉州知州。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活。其民好讼,君恒以理解之。有匿税者,为案籍人人阅之,鞭扑未用,而逋负悉出。所治孝丰,迄君去,一无所扰。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迁永州府同知。永州在楚、越间,号无事。太守日闭门高卧,以郡事委君。君亦优游而已。上疏乞休,方治

4、行而卒。归子曰:永州君,恂恂然君子人也。往予试南宫,君自安吉来朝,过予邸舍,欢饮,上马去。予顾其弟言,君近形神不偕,久官劳悴而致然耶,抑有所不自得者?而竟死永州。悲夫!仕虽不遂,论其行事,可以不愧于先人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注:上春官:指进京殿试。无虑:大约。试南宫:指进士考试。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单濒河,而地洼下 濒:靠近B. 昼夜捍御,卒以无虞 虞:忧患C. 君恒以理解之 理解:同情D. 仕虽不遂 遂:顺心2.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章君“行事不愧于先人”的一组是(3分)屡上春官,不第率丁夫伐木增桩,昼夜捍御齐鲁间皆推用其法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

5、活太守日闭门高卧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A. B. C. D.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归有光此文记述的传主名叫章讳棨,他平时为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他入南太学学习的时候,就因德行出众而被县学的学官称誉举荐。B. 有些少年身为狱卒,却好窥探打听上级的长短。有人对此很有怨言,但章君却以恩德和诚信对待这些狱卒,最终感动了这些狱卒,都愿为他出力。C章君在任安吉州知州时,对待逃匿赋税的人,不是用严厉的鞭刑,而是给他们准备查考的税法典籍让他们翻阅学习,结果拖欠的赋税全部交清。D. 归有光认为章君是一个恭谨温顺的君子。最后章君之所以身死永州,归有光认为这是由他长期为

6、官操心劳力和心理抑郁不舒畅导致的。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河南人夜过河,盗决堤防,民患苦之。(3分) (2) 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3分) (3) 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4分) 【强化训练】(40分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调研考试)乞者赵生传 苏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

7、,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

8、、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莫: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9、暴:糟蹋 C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特:特别 D居兴国,畜骏骡 畜:蓄养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3分)( ) 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吾意欲见君耳 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内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很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止息为官之心,怕他心惊神伤,便没有带

10、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贬居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见,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忿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3分) (2)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3分) (3)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4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江苏省2011届高三百校大联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信州兴造

11、记 王安石晋陵张公治信之明年,皇祐二年也,奸强帖柔,隐诎发舒,既政大行,民以宁息。夏六月乙亥,大水。公徙囚于高狱,命百隶戒,不恭有常诛。夜漏半,水破城,灭府寺,苞民庐居。公趋谯门,坐其下,敕吏士以桴收民,鳏孤老癃与所徙之囚,咸得不死。丙子,水降。公从宾佐按行隐度,符县调富民、水之所不至者钱夫,户七百八十六,收佛寺之积材一千一百三十有二。不足,则前此公所命富民出粟以赒贫民者二十三人,自言曰:“食新矣,愿输粟直以佐材费。”七月甲午,募人城水之所入,垣郡府之缺,考监军之室,立司理之狱。营州之西北亢爽之墟,以宅屯驻之师,除其故营,以时教士刺伐坐作之法。作驿曰饶阳,作宅曰回车。筑二亭于南门之外,左曰仁,

12、右曰智,山水之所附也。筑一亭于州门之左,曰宴,月吉所以属宾也。凡为城垣九千尺;为屋八,以楹数之,得五百五十二。自七月九日,卒九月七日,为日五十二,为夫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五。中家以下,见城郭室屋之完,而不知材之所出,见徒之合散,而不见役使之及己。凡故之所有必具,其所无也,乃今有之。故其经费卒不出县官之给。公所以救灾补败之政如此,其贤于世吏远矣。今州县之灾相属,民未病灾也,且有治灾之政出焉。弛舍之不适,裒取之不中,元奸宿豪舞手以乘民,而民始病。病极矣,吏乃自喜,民相与诽且笑之,而不知也。吏而不知为政,其重困民多如此。此予所以哀民,而闵吏之不学也。由是而言,则为公之民,不幸而遇害灾,其亦庶乎无憾矣。5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奸强帖柔,隐诎发舒 帖:服帖B.命富民出粟以赒贫民 赒:周济C.愿输粟直以佐材费 佐:辅佐D.月吉所以属宾也 属:同“嘱”,劝酒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张公救灾补败之政策的一组是(3分)( )奸强帖柔,隐诎发舒 敕吏士以桴收民 募人城水之所入,垣郡府之缺命富民出粟以赒贫民 作驿曰饶阳,作宅曰回车 有治灾之政出焉A. B. C. D.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张公善于管理信州,百姓安宁,洪水冲破了城墙,淹没了府衙寺庙,他派遣官吏用小木筏收容百姓,他使许多百姓和囚徒得以不死。水位下降以后,张公即发文吊牌民间力劳力和金钱赈灾,如收集建佛寺的木材,周济贫困人口,修补郡府的围墙,修建军队驻扎所需的营房。张公修补残败之余还修造了饶阳驿站、回车宅院,以及州内三座亭子并分别命名,百姓看见城墙房屋完好,却看不见官吏给自己增添麻烦。虽然州县之灾相连,不断困扰百姓,但由于张公有治理灾害的政策,并尽心救灾修补残败,所以,百姓并不埋怨灾害、指责张公。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公徙囚于高狱,命百隶戒,不恭有常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