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教学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468628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探“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探“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探“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探“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探“教学的有效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探“教学的有效性”陇县城关镇中学 苏萍内容提要:用良好的讲课力度和气质,渲染课堂气氛,实现“想学”。用“置疑”的探究模式,通过合作交流,实现“会学”,以“主动探究”的意识实现有效教学。关键词: 讲课力度 方式策略正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人们对人才的培养思路有了明确地认识,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认知,大学属于高等教育,而处于中间层次的中学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获取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又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必然的兴趣特长,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为此:当前中学教育出现了许多教学方式和思想,逐如目标教学、诱思探究教学、创新教育、有效教学等等。其目的都是要

2、达到掌握基础、培养能力、激发兴趣、能够创新的新时代人才、但死套某种模式,都难以实现目标。只有真正转变理念,才能升华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应依据自己的风格和理念,提高自己的讲课力度,来实现有效教学。对于水平不一、气质不同的学生来说、怎么“迎合”他们的口味,同时又能开创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就需要教师树立起具有吸引力的讲课风范,或是突显学科特色,或是多层次知识结合的诱导、或是专业术语搭配合适的肢体情态语言,课堂就惟妙惟肖。体现教师高超的思想力度和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崇拜,以“尊其师、信其道”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中学时期,是孩子由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心理

3、和情感极易产生矛盾和动摇,叛逆不过使他们向家庭和社会证明自己开始展示自我力量的行为,其目的也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叛逆了家庭的孩子只能依赖于学校和社会,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崇敬信赖的亲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唯成绩和升学率是重。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人生观和方法论,指导他们的生活、学习与社交,使他们“会想”“会学”“会做”,为终生发展和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好的学习方式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而探究式学习是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即通过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讨论、或通过老师设置的问题情景等探究活动。亲自得出结论,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构建新认识,鼓

4、励自信心,激发创新意识,获取思维方式。实现“会想”“会学”的目标。再次:在具体的操作模式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问题导向的原则:“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教师只有重视“设置问题情境”,才能质疑起思,诱发探究欲望,引起“好奇”“好动”的青少年的实践交流兴趣,在浓厚地质疑、释疑的师生互动氛围中,达到情感交流、知识交流、方法互动的有效教学。2.评价互动的原则,在师生交谈的过程中,老师应重视学生的讲评,深化探究过程,使他们在自己理解发现的基础上,听取别人的意见,使他们在情感认识上得到共鸣与碰撞,再经过老师的激励点拨,使他们即明白知识原理,又能得到激发鼓励,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促施学生全面发展。3.气氛和谐的激励原则,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激起每个学生大胆思维、勇于交流、敢于评价的情境,是激励学生实现自我的良好策略。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情趣,与学生成为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4.拓宽思维的原则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课后作业、或者交流评价中,应有意的拓伸知识,造成悬念,为后续学习和“学生的新发现”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努力进取的意志。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