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468585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六年前的回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六年前的回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六年前的回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感悟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二、教学重难点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感悟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板题读题)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谁来说说。(指名回答)师:好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被捕前李大钊说的

2、那段话,已经感受到他是个把党的工作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人。现在我们将继续从被捕时、被捕后李大钊的所说所做,理解李大钊是怎样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二、授课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8至17自然段,边读书边思考: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很深?请用横线标出来,并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导读: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谁来说说。2、学生自由汇报,师适当点拨。(指名回答)生A:出示: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师:如果将“不慌不忙”换成“匆匆忙忙”好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指导朗读(谁能把李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师:还有哪些令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吗?生B: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

3、道理可讲的。师:如果我将“严峻”去掉了,你们觉得好不好?(不好)那严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去掉了不好?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革命精神表现出来)师导:你们刚才读到的这部分,也特别提到敌人,当时,你看到敌人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说)师:被捕时这部分,作者特别对敌人进行描写,那么通过父亲和敌人的鲜明对比,更能说明了什么?小结:同学们,在被捕时这部分,我们得感谢我们的作者,她把她当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情景很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在这段当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包括细节场景的描写都非常有特色,在这段当中,有很多不一样的人,有父亲、有孩子、还有敌人,父亲和孩子不一样,父亲和敌人也不一样,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

4、我们的朗读,读出他们的不同。过渡:同学们,每当读到这时候,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因为马上就要到被捕后,在法庭上亲人那场相见。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哪个同学谈谈你的感受?请快速默读18至29自然段,请用( )标出来,并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师:现在谁来说说哪些让你感觉最深?生:出示: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比较三组句子,哪句好,为什么?(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3)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脸。追问:那你能想象到李大钊被捕后有哪些遭遇吗?师:据资料介绍,敌人在这期间惨无人道地用

5、竹签敲进他的指缝里,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可是他仍保持着“平静而慈祥的脸”从“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对革命事业有坚定的信念。从“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指导朗读。而这时,面对亲人的哭声,父亲有什么表示?那是不是说李大钊对亲人没有感情?没话可说吗?(不是)那为什么用“瞅了瞅”而不是深情地看着我们?相反地,他用什么表情来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那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伟大的力量”是指什么?这种伟大的力量与安定、沉着有什么关系?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当中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最深?(信心)理解“信心”对于一个革命者的作用?指导朗读出示: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

6、我们。师:从父亲的“望”你能体会到什么?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会想说些什么呢?小结:就是这样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亲,战友眼中的好同志,却在1927年4月28日被北洋军阀张作霖杀害了,全家人的心情都非常?(悲痛)从哪里看出来?汇报悲痛的心情(1)母亲的话中强调了“记住”那让我记住了什么?(2)而这段抓住了作者的什么来描写?(神态、动作、语言)让你明白了什么?师:那么作者记住了吗?从哪儿看出来?(联系开头:永远忘不了)那可以看出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升华情感,读写结合李大钊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眼前的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缔造者,你想说点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想说的话记在书中。请同学们用庄严而敬佩地朗读中共中央在李大钊墓碑上刻着的评价。四、领悟表达,展示收获1文章中的父亲给在座的每一位留下太多的感动,相信作者在写作中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浏览全文,你领悟到怎样的表达方法?教师总结:作者按事情顺序,采取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深的怀念。2、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板书10 十六年前的回忆前后照应 被捕前被捕时 忠于革命事业记住4月28日被害 被捕后课后小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