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防震减灾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468221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门市防震减灾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门市防震减灾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门市防震减灾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门市防震减灾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门市防震减灾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门市防震减灾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门市防震减灾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门市防震减灾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是海门市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防震减灾事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必须同步发展。江苏省是中强地震频发的省区,我市又处在南黄海地震带和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上,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面对严峻的震情形势,全市的防震减灾工作任务繁重。一、工作基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南通市地震局的指导下,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十一五”期间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1、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已基本建立。建立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和管理辖区内的防震减

2、灾工作,各成员单位能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工作。建立了防震减灾宣传、监测预报和灾情速报网络。市地震局是直属市政府领导的一级事业局。2、防震减灾工作正在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近几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江苏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我市也先后印发了海门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海门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也先后制订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从而使我市防震减灾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3、防震减灾宣传网络基本建成。建立了由

3、地震知识科普基地、学校业务宣传员和宏观测报宣传点组成的宣传网络,特别是在江海风情园科技馆建设的海门市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成为省级地震科普基地,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使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高。4、地震监测预报的现代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十五”期间,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苏14井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实现了数据采集、传输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增添了网络型精密电磁波监测仪,使我市地震监测的手段得到增加,同时数据的完整性、准确度大大提高。同时,对苏14井观测房进行了规范化改造,改善了我市地震前兆观测的工作环境。5、震灾预防工作逐步规范化。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要求纳入建设工程的基本审批程序,全市所

4、有建设工程都能按照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地震应急工作开始起步,各种所需装备逐步得到落实。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一五”期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海门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则。2、坚持突出重点,全面防御的原

5、则。做到既重视城市的防震减灾,确保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安全,又不忽视农村防震减灾工作。3、坚持综合防御的原则。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将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列入城市规划和基本建设、科技发展的重点项目计划。三、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一五”期间,海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科技进步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完整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能有效地开展地震监测、预防工作,震时能迅速、准确、有效地处置各种情况。为此要完成如下任务:1、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工作。根据城镇和农村的各自特点,丰富宣传资料,探索有效

6、宣传形式。重点抓好一批地震科普基地建设,努力争创省级示范基地。2、提高监测预报水平。按照省地震局的统一规划,建设好我市的强震台项目。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监测手段和更新升级原有设备,维护管理好我市专业测报网络和宏观网络的运行。3、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在做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对已建的尚未采取抗震措施的重要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开展抗震性能的鉴定和加固工作。开展城区活动断层探测和小区划工作,加快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4、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体系。建立具有快速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指挥所必须具有固定的场所;救灾必须的通讯、电力、交通、医疗和生活物资等

7、能及时得到保障;震害预测、震灾评估工作系统能对震害实施动态跟踪。“十一五”防震减灾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主要技术内容基本目标1海门市防震减灾指挥中心海门市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包括信息网络中心、地震监测网络中心、地震灾害预测与快速评估系统、地震应急决策与指挥系统。与市人防指挥中心合建,平时中心负责管理和指导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提供咨询服务等工作。地震时,中心将成为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挥场所,负责处理地震灾害紧急事务工作,迅速收集地震的各种数据,为抗震救灾决策指挥服务。2海门市数字地震监测系统建成包括水位、地热、电磁波、地电、强震等手段的前兆监测中心,能与省、市的监测网络进

8、行实时数据交换。提高我市地震监测能力、地震速报能力和震灾防御能力。3海门市城区活动断层探测工程查明市区活动断层的分布及其危险性,加强危害性分析,提出防御对策。使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发展规划更加科学合理。重要设施、生命线工程、高层建筑和居民区要避开活动断层。4海门城区建筑物抗震能力普查对海门城区所有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普查,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进行抗震加固。提高城区建筑的抗震设防水平,达到6级以下地震城区不倒房的要求。5海门城区震害预测及地震小区划对城区、规划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地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完成场地综合评价和地质灾害、地震动参数小区划。震害预测为制定城市土地整体利用规划、工

9、程场址选择以及预测地震时应地面破坏产生的震害等提供依据。地震小区划提供一组设计地震动参数,可以为建设工程的抗震和减震设计、抗震加固和预测结构振动破坏等提供地震输入。6海门市地震应急数据库系统建设包括基础地理、地质、行政区划、地震区划等基础图库;人口、国民经济、社会财富、企业生产等统计;交通、电力、通信设施、自来水主干网基础设施分布图;次生灾害源分布图,医疗救护、消防力量、物资储备等救援基础数据,以及抗震救灾指挥通信联络数据,灾情速报网络等地震应急预案数据库。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为政府实现快速获取有关信息,实施有效指挥,进行应急决策提供最快、最新、最真实的信息服务。7海门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工

10、程具有固定的场所,有宣传展板和多媒体演示仪器。配备必要的地形地貌立体模型、典型地质标本、断层模型及地震监测仪器模型。不断增强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各级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四、保障措施1、健全防震减灾工作指挥机构及其办事机构。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协调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办事机构负责处理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日常事务,进一步落实部门和乡镇的防震减灾工作责任人。2、加强地方防震减灾法规制度建设。修订完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市各有关职能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要制定出与本级政府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相匹配的工作措施。3、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协调机制和相应经费渠道。政府要切实

11、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将本辖区内防震减灾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本地计划和财政年度预算,为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经费保障。4、加强地震应急基础建设。有关部门单位要高标准修订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并做到组织落实、责任明确。加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应急数据库建设,推动群众性自救、互救队伍建设。投资改善应急救援装备,做好救灾物质(资金)储备工作。5、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职工,大力提倡“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在地震系统内部形成团结向上、奉献敬业的良好风尚。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整体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形成一支能适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的精干高效的专业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