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核心素养专项练(二).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46705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核心素养专项练(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核心素养专项练(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核心素养专项练(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核心素养专项练(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核心素养专项练(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核心素养专项练(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核心素养专项练(二).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专项练(二)L人地协调观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中国最珍贵的是土地,最不被人珍惜的也 是土地。读“我国耕地减少构成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公顷),完成12题。构成年份建设用地生态退耕结构调整灾毁1987 年19.216.44.75.91997 年17.616.516.57.02007 年20.539.513.510.7 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生态退耕较多的两个是()甘肃内蒙古辽宁江苏B.C.D.1. 专家警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必须坚守1.2亿公顷(18亿亩)的耕地红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适宜的是()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A.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新增建

2、设用地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B. 禁止建设大型工程K答案LA 2.CK解析 第I题,我国甘肃、内蒙古气候干旱,过度农垦易出现土地荒漠化,因此生态退 耕较多的是甘肃和内蒙古,A项正确。第2题,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会破坏湿地的生态功 能,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禁止新增建设用地和禁止建设大型工程不符合实际;应建立灾害预 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C项正确。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 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 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据此完成34题。P20.040.110.

3、05P30.060.140.07P40.060.110.052. 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A. 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B. 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A. Pl B. P2 C. P3 D. P4g答案3.B 4.AK解析 第3题,根据海洋牧场的含义可知,建设海洋牧场不能拓展海洋运输空间,更不 会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海洋牧场与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无关:但其可以合理利 用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故选B。第4题,海洋牧场的选择需 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四个海域的各项

4、指标来看,建设海洋牧场社会经济条件最优 的是P1,海洋物理环境最优的是P1和P3,海洋生物条件最优的是P1和P3,综合起来看应 该是P1最优选择。故选A。L综合思维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的特殊交接地带。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用地压力陡增,人类的各种开发利用活动使海岸带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下表为1990-2014年我国泉州港海域土地 利用类型变化的统计数据。据此完成57题。类型面积(kn?)比例()淤积0.250.36蚀退1.512.23建设用地20.9430.78农业用地1.341.97港口用地3.895.72未利用土地7.3010.74围海养殖4.005.88待利用水面28.7942.32注:除

5、蚀退表示海域面积增加外,其他利用类型均表示海域面积减少。3. 数据显示泉州港海岸线的变化特征是()海岸线长度基本稳定A. 海岸线长度增加海岸线长度先增后缩B. 海岸线长度缩短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岸带环境造成的影响是()6.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状况是(A. 土地利用率低C. 土地集约)B. 土地利用方式单一D. 土地规划合理A. 扩大滨海湿地面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B. 加剧生态的脆弱性减缓海岸侵蚀K答案5.B 6.A 7.CK解 析 第5题,由表格注释可知,除蚀退表示海域面积增加外,其他利用类型均表示海 域面积减少,由表中数据可知,表示海域面积减少的数据远远大于蚀退的数据,这说明海域 面积逐渐

6、减少,陆地而积逐渐增大,海岸线长度处于增加状态,B正确。第6题,据表中数 据可知,在海岸带的土地利用中,未利用土地和待利用水面合计超过50%,意味着泉州港海 域土地近一半没有充分利用,故土地利用率较低,A正确。第7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泉州 港海域由于经济发展,大量围海造陆,加剧了海岸生态环境的脆弱性,C正确;滨海湿地面 枳缩小,A错误:防灾减灾能力下降,B错误;加剧了海岸侵蚀,D错误。读“我国部分省(区、市)粮食产出、人I I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89题。黑龙江、吉林是我国未来粮食增产规划的核心区,其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是(A.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B. 人少地多,商品率高交通便

7、利,机械化水平高7.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A.南粮北运C.东粮西运B.北粮南运B.北粮南运D.各地自给任答案8.C 9.BK解 析 第8题,图中黑龙江、吉林两省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最大,是全国余粮最多 的省份。两省粮食生产最大的优势为地广人稀,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商品率高,是我国粮食 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C正确。第9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我国目前余粮最多的省份主要是 北方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等,缺粮地区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故B正确。L区域认知结合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冗顷)25()2()()(亿人)19531968 1

8、980 1992 2015 (年)8. 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A. 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B. 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今后,为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适宜的做法有()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牧控制人口增长围湖造田提高单位 面积产量改善耕地质量A.B. C.D.K答案10.B 1I.DK解 析 第io题,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厂矿、道路 等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9、减少。第II题,要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应从控制 人口数量和提高粮食总产量两方面入手,需要注意的是,提高粮食总产量的背景是退耕还林、还牧、还湖,调整农业结构,耕地面积减少,所以要大力提高单产,改善耕地质量。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面积为2.6平方千米。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 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后水资源短缺问题才有所改善。读图回答 1213题。9. 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水不易存储B.气候干早,降水稀少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能有()岛内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和重复用水收集雨

10、水大力开采地下水A.B.C.D. (DK答案12.A 13.BK解析 第12题,永兴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但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主要原因是岛屿 面积小,地表水不易存储,A对。第13题,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 能有节约用水和重复用水,对。岛屿而积小,岛内水资源分布差异不大,不适宜岛内跨流 域调水,错。岛上降水丰富,可以收集雨水,对。四面临海,大力开采地下水容易导致 海水倒灌,错。故选B。L地理实践力稀土矿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曾占世 界总储量的近80%,由于盲目开采和大量出口,目前该比例大大降低,但出口量却仍居世界 前列。我国长期出口稀

11、土初级产品,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不到1万美元。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 采工艺低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此完成1415题。10. 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量开采,运输压力大 破坏土地资源,环境污染严重 以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 创汇少技术水平低下,开采量有限A. B. C. (3) D. 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有效措施是()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禁止开发利用,防止环境污染调整 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严格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A.B.C.D. K答案14.C 15.DK解析 第14题,由材料可如,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过量开采等合

12、理开 发现象,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技术水平低,以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 少,故选C。第15题,针对我国稀土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加大稀土新材料研制和开 发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 率,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要保护好土地,对遭受破坏的土地要 及时展开复垦: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强环保措施的实施,防止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 境污染;提高稀土出口价格等,故选D。浙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完成了对浙江省不同地形类型区能 源利用状况的统计表。据此完成1617题。16. 由表中数据可知()A

13、.煤炭比重最大C.海岛用电最多B.沿海能源结构更合理D.山区能源以薪柴为主浙江省不同地形类型区能源利用状况统计表分组能源类型电力瓶装液化气管道天然气薪柴太阳能管道煤气太阳能电加热煤炭总占比内陆平原60.759.7718.467.260.311.461.440.55100山区52.7211.3816.4810.691.010.970.266.49100沿海54.0313.7824.972.773.120.690.210.43100海岛61.4414.1812.2110.010.740.530.820.0710017. 为直观反映各地形类型区的能源利用状况,兴趣小组成员分别绘制J下列地理图表,其中

14、最准确、合理的是()内陆平原地区能源利用林吨标准煤)山区能源结构()6050海鸟地区能源结构()海鸟地区能源结构()aw kRIKtJt* ttm iMt*电井()1() 2() 3() 40 50 fiO 7()太叫能管道 煤气 太阳能 电加热 煤炭沿海地区能源消费抵(吨标准媒) 管道天然气薪柴电力电力瓶装液小三化气怎K答 案16.B 17.DK解 析 第16题,由表中数据可知,煤炭所占比重很低,A错。海岛电力所占比重最高, 并不意味着用电量最多,C错。山区能源以电力为主,D错。沿海地区新能源所占比重高于 其他区域,薪柴所占比重低于其他区域,煤炭所占比重较低,能源结构更加合理,故选B。第 17题,表格数据为不同能源类型所占比重,而不是具体的能源数量,故A、C错;B项折线图 横坐标缺少能源类型。D项柱状图较为完整,很好地体现了海岛地区的能源结构,故K答案 选D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