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大纲本科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46537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421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大纲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421页
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大纲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421页
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大纲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421页
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大纲本科_第4页
第4页 / 共421页
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大纲本科_第5页
第5页 / 共4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大纲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大纲本科(4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教学大纲2009年3月医古文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医古文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古代医学文献语言现象及其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医古文是中医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中医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更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课程。本课程适宜于一年级学生学习掌握,以便于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医籍文献的能力,也利于为学生今后学习中医典籍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作为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学习以后专业课程的准备。二、教学目的医古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古代医学文献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的中医学经典原著和其他古籍文献打下较好的文字语言基

2、础以及必备的文化基础。通过古代医药文选的学习及阅读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在已有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古典医籍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以及断句、今译与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为学习后续古典医著课程与今后研究古代医籍,清除文理上的障碍。同时通过对文选的学习,增强感性认识,积累语言材料。熟读并理解规定文章,认识借字、古字与异体字,掌握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包括实词和成语典故、常用虚词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意义,尤其应注意古今意义不同的实词、同形词以及偏义复词和一词多义的现象。掌握常见固定结构的今译方法、实词的临时性语法功能和古汉语语序的惯例,理解各篇文章所提供的古代文化知识与所反映的古

3、代文化信息。三、教材教参教材:医古文(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张其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二零零五年五月出版教参:医古文(注译题解)宋书功编,中医古籍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医古文(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段逸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医古文段逸山孙文钟编著,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中医古汉语基础邵冠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四、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之以学生自学和讨论。五、教学内容及时数根据山西大同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修订)要求,本课程计2学分,总的教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讲授4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及

4、学时分配如下:1.扁鹊传(2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1.简述扁鹊生平及其学医经过。2.通过三个医案赞扬扁鹊医技高超。3.记述扁鹊各科的医学成就及其不幸遭遇。重 点:1.识记重 点词语、重 点句子。2.领会“六不治”的内容及其意义。难 点:1.了解扁鹊的医学成就,学习其反对巫术迷信的科学态度。2.掌握文中的借字、古字、异体字。新知识点:“六不治”内容2.华佗传(4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华佗简历和他的医术全面。2.介绍华佗发明的“麻沸散”以及“五禽戏”。3.记述华佗被杀情形及其在医学教育、传统医学方面的成就。重 点:1.了解华佗的生平事迹及其医学成就。2.通过学习典型病案

5、,了解华佗诊疗疾病的高超医技。难 点:1.识记重 点词语、重 点句子。2.领会曹操杀害华佗的历史教训。新知识点:“五禽戏”3.基础知识:工具书(2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1、各类工具书的功用特点及其代表作。2、部首编排法、拼音字母编排法、笔画编排法以及相应的查检方法。3、查找字词和成语典故的方法,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的编写体例,词诠、辞通、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药学大辞典等工具书的用途。4、查找历史人物和地名的方法。5、查找中医文献的方法。重 点:1、掌握从工具书中查检有关资料的方法。2、熟悉常用的古汉语和中医药工具书。3、了解辞典编排方法和各类工具书的功用特点。难 点:、从工

6、具书中查检有关资料的方法。、查找中医文献的方法。4.皇甫谧传(2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1.记述皇甫谧身患风痹,仍手不释卷,笃守著述的事迹。2.记述皇甫谧终生不仕,在医学、文学、史学等方面的成就。重 点:1.了解皇甫谧的生平事迹,学习其不慕名利、唯道是奋的高尚品格。2.了解皇甫谧对我国针灸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难 点:1.识记重点词语、重点句子。2.领会“人纲”、“鸟兽”等词语的比喻义。5.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2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秦汉以来图书典籍的播迁经历和刘向父子等人奉诏校书的情况。2.介绍“医经”等四种医书的目录、含义及作用、重 点:1.了解汉代图书典籍分类

7、整理情况。2.了解方技略中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的含义及作用。难 点:1.识记重点词语、重点句子。2.领会文中的古今同形异义词。6.伤寒论序(2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1.强调医学的重要作用,斥责“居世之士”轻医重利的错误倾向。2.说明撰写伤寒杂病论的原因、经过。3.规劝医生要重视医德,钻研医术。重 点:1.了解伤寒论的写作背景。2.掌握本文对偶句的特点。难 点:1.识记重点词语、重点句子。2.领会文中的宾语前置。7.基础知识:汉字(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1、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及趋势。2、“六书”的概念和特点,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位置,一些重要形符的意义。3、通假字、古今字、异

8、体字、繁简字的概念、特点以及识别方法。4、正确读写教材所列容易误读误写的中医药常用字重 点:1、了解“六书”的概念和分析汉字结构的方法。2、熟悉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作用、位置。3、掌握古籍中异写字的识别方法,正确读写中医药常用字。难 点:1、“六书”的概念和特点,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位置,一些重要形符的意义。2、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特点以及识别方法。3、正确读写教材所列容易误读误写的中医药常用字8.外台秘要序(2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1.赞扬古代医家创立和发展医学事业的功绩。2.说明编著外台秘要的原因和经过。3.批驳轻视医药而信奉天命的观点。4.阐明编写本书的取舍原则和

9、目的。重 点:1.了解外台秘要的价值和主要内容。2.掌握本文中的通借字、同形词。难 点:1.识记重 点词语、重点句子。2.领会文中“余”与“客”对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9.黄帝内经素问注序(4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教学内容:1.评价内经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2.阐明训诂是学通经文的必由之路。3.指出前代版本的错误,表明编次整理的方法、目的。重 点:1.了解王冰撰写此书的目的、经过及意义。2.今译第一自然段、末段“庶厥”至“无穷”句。难 点:1.识记重点词语、重点句子。2.领会文中的实词活用。10.基础知识:词义(2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1、词义范围演变的三种表现:扩大、缩小、转移。2、易

10、于混淆的词义差异现象。3、分析词本义的方法,直接引申、间接引申的含义,引申的基本方式和一般规律。4、辨别多义词词义的方法。5、语法与词义识别及句意理解之间的关系。6、修辞与新词新义的产生、词义的识别、句意的理解之间的关系。重 点:1、易于混淆的词义差异现象。2、分析词本义的方法,直接引申、间接引申的含义,引申的基本方式和一般规律。3、语法与词义识别及句意理解之间的关系难 点:1、了解词义变异的表现以及词句的语法意义、修辞意义。2、熟悉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引申的方法和规律。3、掌握分析本文的方法和辨别词义的方法。11.类经序(4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教学内容:1.盛赞类经的文化价值和作用。2.阐

11、明编著类经的缘起经过及分类情况。3.申述编著此书的良苦用心。重 点:1.了解张景岳编写类经的主导思想及其编写体例。2.今译第七、第八自然段。难 点:1.识记重点词语、重点句子。2.领会文中的成语典故及实词活用。12.养生论(4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教学内容:1.提出“导养得理,以尽性命”的观点。2.论述形神互相依存的关系。3.说明养生的作用及不明养生的危害。4.阐述坚持“清虚静泰,少私寡欲”可延年益寿。重 点:1.了解本文提出的养生方法。2.熟读前四个自然段。难 点:1.识记重点词语、重点句子。2.领会“形神相亲,表里俱济”的内涵与意义。14.大医精诚(4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教学内容:1.说

12、明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2.论述为医的基本要求。重 点:1.学习大医传统医德,精研医术,救死扶伤。2.今译第二第五自然段。难 点:1.识记重点词语、重点句子。2.领会文中的同义词、反义词。14.基础知识:注释(2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1、古书注释的内容,古书词义注释的类型及互训的含义。2、直音法与反切法的含义,本校法、对校法、分校法、理校法的含义,讹、衍、倒、夺、错简等术语的含义。3、常用注释术语的适应范围和特定含义。4、古书注释的体例。重 点:1、熟悉注释的主要内容。2、熟悉注释的术语和体例。难 点:1、注释的术语和体例。2、常用注释术语的适应范围和特定含义3、古书注释的体

13、例。六、考核方式:本科程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中医基础理论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是中医药院校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入学后初学中医的第一门主干及必修课程,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中医很多学科综合提炼出来的最基本的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其研究内容涉及广泛,既有生理,也有病理;既有理论,也涉及临床,其理论主要来自临床治疗效应的反证,同时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程体系的建构方法有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类比推理、形象思

14、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试探和反证。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者必须牢固掌握的一门课程,学好本门课不仅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医其它基础课及临床课,而且为临床、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从而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打好基础。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来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很好的胜任临床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中医临床工作者。三、教材教参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1世纪课程教材)李德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 2001年8月教参: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1984年5月;中医基础理论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 印会河,童瑶 人民卫生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