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465271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大庄中心校中学 谭晓平 0878-7811010 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教学成绩提不高,一年的辛勤劳动得不到收获,这是当前我们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师生关系僵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那么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民主、平等”的原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由于传统

2、“师道尊严”的影响,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一直认为师生之间是授受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还有许多的教师一直把“严师出高徒”挂在嘴边,对学生进行体罚和辱骂,还常把这样的话语念在嘴上:“体罚爱你没商量”,“鞭子本姓竹,不打书不读,不打不成材,一打分数来”。从而导致学生怕老师,抹杀学生的个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能提高教学质量吗?在现代社会,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教师必须尊

3、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提倡蹲下来的教育,建立以尊重为前提,充分相信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做到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在教育中,我们提倡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教师通过语言、手势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

4、作业评语沟通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还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因此,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其次,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在传统

5、的应试教育体制等弊病的影响下,强调学校的升学率,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的校园生活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于是在学生中便有这样的歌谣:“书包最重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睡觉最晚的是我、起床最早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把学生沦落为考试的机器人,学生的个性与爱好被残酷抹杀,从而导致学生的个性走向叛逆,与家长、教师的教育唱反调;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我不想学”,但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对学生只能“要你学”,于是出现了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的不和谐关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象教育家魏书生所说的有些老师那样:“板着一副阶级面孔,与学生对立一生,奋斗一生,痛苦一生”呢?还是建立一种平等、民主

6、、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还是应该选择后者。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也是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因为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我们所实施的教学,是“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再是单纯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在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

7、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改组和改造,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学生就容易接受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为什么有的教师能与学生相处融洽?能与学生做朋友。而有的教师与学生对立,关系僵化,教学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这说明要与学生相处融洽,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但需要一定的时间,“鸟飞千里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做:(一)、注重个人形象。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得给学生留个好的印象。中国有句俗话:“

8、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对我们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有极大的启示。一个穿着典雅、举止大方、礼貌、谦虚、面带微笑的人让人容易接受。在任何场所,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我们应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站姿懒懒散散、座姿歪歪扭扭、傲慢无礼、目中无人、旁若无人地吞烟吐雾,说话时唾沫横飞,走动时东碰西撞等。这样的人学生怎么能与你相处得好呢? 还有我们始终要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大方自然的精神,充满自信的与学生交往,去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特别是学生有问题要问或有事情请帮忙时,更应该主动热情,如果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敷衍冷漠,那么就给学生留下极不好的印象。作为教师,一句主动热情的问候,一个亲

9、切的微笑,都可以使你得到学生的尊重,得到他们的友情。其次,要牢牢记住学生的姓名、兴趣爱好和特长,让他感觉到你对他所做的事情很关注。也就是说,想要别人喜欢自己,自己要先喜欢别人;要吸引对方的注意,先要注意对方。 (二)、善于倾听。 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人们多听少说。我们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说,多听取学生的所想、所思、所需,多听听他们的心声。越是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人,人际关系就越融洽。另外,在听学生说时,要表现出对他所说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听过程中,如果你同意,就点点头;若他讲的是一个故事,你就微笑,对他的暗示做出反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三 )、给学生真诚的赞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上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这说明赞美的重要性。我们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时时的给学生赞美,在赞美的同时要注意几点:(1)、赞美要有事实根据。不要乱赞美,不着边际的赞美,要有一点根据,这样赞美学生听起来才感到真诚、舒服。(2)、赞美要深入、细致。(3)、把赞美用于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此可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光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否则将被淘汰。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