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464071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桥小学 牛丽娟古人十分重视诵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问题。古人认为,学生学习课文,不靠教师架空分析,主要靠自己反复诵读,加上教师讲解来理解课文。熟读之后还强调背诵,并要求滚雪球般记忆已学篇目。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的境界。事实证明,古人这种做法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反映了汉语学习的内在要求。应该说,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那么,该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呢主要应从以下几

2、方面入手。 一、从所学课文中积累。在我们的课文中,有不少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只停留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上,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背诵还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正如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在人教版教材每一单元的词语盘点中都有很多优美的成语,这些成语是汉文

3、化的精髓,可以利用早读或课下让学生诵读、记忆还可以做好摘录、归类,以此增加学生的词语积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二、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扩大词汇量,最佳的办法就是阅读课外书籍,这已被多数老师所认同。许多积累作业都是学生自已独立完成,他们边阅读边摘录好词好句,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但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只是进行例行的检查。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识别能力都还较差,词汇积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只是将好词好句记在本上。所以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分类将词汇进行整理,如写人类按外貌、动作、心理、语言,写季节春、夏、秋、冬,写物类按色、香、味。其次要创设情境让积累

4、的词语有选择性地进行再现。如在每次的习作课上,都请同学提供相关的词语,请他们自由运用。如在进行人物描写时,向他们提供描写外貌的词语:水汪汪的大眼睛、能说会道的嘴巴、月芽似的眉毛等;描写性格的词语:腼腆、活泼开朗、爱说爱笑;描写心情的语句:犹如掉进了万丈深渊、从头凉到了脚、无边的黑暗;描写景物的语句:路边的小花涨红了脸,害羞地躲在叶子中间,绿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着摇摆舞,有趣极了经过课外课内课外几次反复,学生自然就会运用词语了。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学生不仅不会在写作时无话可说,也对积累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可以在活动中达到词语再现的效果,比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还在班上

5、的学习园地中,开辟了“读书”专栏,设置“采蜜集”和“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业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此外我还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访问名人、社会调查、当语言小医生、设计广告词、写、贴春联、报刊剪贴、编辑等。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三、树立目标,促进积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唐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读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宫。”吕淑湘先生说在;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满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因此可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每一学期制定出达标的要求。具体规定各年级每一学期达标的具体内容及关要求。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