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之看法.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46245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之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之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之看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之看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之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之看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作文教学难点之看法盐井小学 熊 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然而语文又有很强的工具性,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不管知识还是能力,听、说、读、写。四项都是重点,但第四项是难点。写作,它既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需要,又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难点,在语文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就是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参观,体验,感受等不同方法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2、及标点符号正确积极地表达真情实感可见,然而小学作文教学被众多教师视为日常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小学教师反映: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难教,学生难写费力,教学成果不明显。作为一名偏远山区小学教师的我在作文教学过程发现学生惧怕的心理主要表现以下:1、缺少写作的素材,内容空洞。2、语言贫乏,且组织语言的功能较差。3、缺乏想像力。4、假话,空话多,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深刻研究小语课标,充分参考和借鉴优秀教师经验,对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不断摸索实践,小学作文教学也要“知难而上”以下几点是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浅薄的看法:一、积累材料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

3、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加强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储备量,阅读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并会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积累的本子,在学到好词好句时,让学生记录到本子上,烂熟于心,化成自己的

4、知识,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遇到相应的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的各种书籍。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越广泛越好。其次,重视仿写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的感受,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巧。有了广泛的阅读和仿写。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水到渠成、自然流

5、泻轻松的事。二、观察生活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我告诉学生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他们用自己的眼观察事物,用心体验生活,认真思考,挖掘生活中既熟悉又能触动人心的宝藏,便会发现,乡土题材。不论是真人真事,还是大街上的某一场景,都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观察,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从一年级起,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在学动植物时,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于是,我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罢了,关键就在于你愿不

6、愿意做生活的有心人了!这样一来,学生初步体会到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这时,我要求学生养成写好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他们不断地积累材料,以备不时之需。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学校以及家庭生活,观察社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作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心感悟来获得具体的素材和丰富的体验。三、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可引起学生的新鲜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实物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互动,也可通过多媒体观看,让学生看完后,先指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7、说出来,然后再习作,这样,学生写的东西就会非常丰富,有感受。使学生有话好写,提高了写作兴趣,每次是在自然而然地写作,没有给学生压力,学生就快乐作文。四、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把单调的作文课上成作文活动课,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社会、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开阔眼界。只有学生自己真正体验过的事情,才能写出自己的体会,文章才感人如写场景活动的作文,就先组织一场“拔河”、“跳绳”等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地把见闻和感受写下来,做到想得广、写得好。活动要丰富多彩,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日积月累,作文起来就有话可说了。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参与力所能及的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实践证明,学生对活动充满情趣、积极性高。丰富的活动使他们能得到充实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心里最清楚不过,写起文章来,就很容易表达出真情实感。其实作文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在作文教学做有心人,耐心不断,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把握好各学段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教学也就不再是什么难题了。-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