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单《管仲列传》.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46179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习单《管仲列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预习单《管仲列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预习单《管仲列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预习单《管仲列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预习单《管仲列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习单《管仲列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习单《管仲列传》.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仲列传(预习单)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游、信、小等文言实词,以、之、乃等文言虚词及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二、学习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三、预习过程指导:(一)背景及相关材料的阅读背景介绍一:关于管仲: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他的功绩,历史上一直被人们称道。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益强大,国力大振,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

2、,辅佐齐桓公成为出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管仲整顿齐国内政,力行改革,将国家分为五属,设置各级官吏,并实行军事编制,训练士卒。建立选拔人材的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使齐国富强。管仲辅佐齐桓公励志改革、富国强兵、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丰功伟业和他的民为邦本、礼法并用、通商惠贾、开放务实的深邃思想,赢得了世人的讴歌和后人的礼赞。他与鲍叔牙的友谊是后人的楷模。背景介绍二:关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管仲与鲍叔牙(请学生根据所发讲义概括)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是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到菖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

3、争斗。齐国内部安定后,却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于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暗拿出了箭射向小白,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于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但鲍叔牙劝他说:“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

4、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倘若只想把齐国治理好,那么我和国氏、高氏来协助您也就够了。”齐桓公听从了他。管仲在鲁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桓公伐蔡: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载:(齐桓公)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 齐桓公与蔡夫人一起在船上戏耍。蔡姬虽然是女流,但是水性很好

5、。桓公则相反,是个“旱鸭子”,有点怕水。作为一代霸主,也是有所不能的。恐怕蔡夫人也是想开这个玩笑,要吓唬吓唬不会水的一代霸主。于是她就摇摆船,桓公恐怕立即就慌乱了,那种慌乱的神态一定让蔡夫人笑的前仰后合。她固然没有要淹死齐桓公的意思,不过对于一个男爷们如此怕水、惊慌失措的样子,她肯定觉得好玩,而且好玩的不可思议。以至于有点失态甚至脸色大变的桓公喝令她停下的时候,她也不以为然,而是继续着她的好玩,在她的心目中,这不过是一个玩笑而已。 然而玩笑还是开大了,桓公下船后还余怒未消,于是决定休掉蔡姬,与她离婚,把她送回娘家蔡国去了。娘家人知道只是一个玩笑而被休,觉得桓公有点小题大做,所以也非常生气。于是

6、又给蔡姬找了新的婆家,嫁出去了。也就是不肯承认有错误而道歉,反而有点示威的味道。 桓公自然不甘心“陪了夫人又折兵”,要出这口恶气。于是出兵讨伐蔡国,战争由于力量实力的悬殊,最终也以蔡国的失败而告结束。齐桓公伐蔡蔡溃后,书有未有交代对蔡姬再有何举动,而是顺道欲伐楚、进而伐陈。(二)文本试译: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

7、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

8、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三)完成相关预习作业1、找出词类活用并解释(1)富国强兵 (2)管仲因而信之 (3)然孔子小之 (4)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5)贵轻重 2、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 (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3)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4)岂管仲之谓乎? (5)齐桓公以霸。 (6)

9、分财利多自与。 (7)管仲囚焉。 (8)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9)不以为言。 3、重点语句翻译(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2)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四)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形成小组问题单(五)思考文章的结构层次。管仲列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游、信、小等文言实词,以、之、乃等文言虚词及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

10、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课前自主研习】(一)结合背景材料,学生自主研习文本,完成文本翻译和相关练习。(二)小组讨论,形成预习练习的小组讨论答案。(三)学生质疑,形成小组问题单。(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思考文章结构层次。【课堂合作探究】导入:古人曾经说过,“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说明朋友之间只有知心才能算是知己。历史上结为刎颈之交的廉颇和蔺相如一直为人们所称道,高山流水谢知音的伯牙和钟子期始终为人们所仰慕。春秋时期的管仲和友人鲍叔牙的故事,也留给我们一段津津乐道的佳话,后世称之为“管鲍之交”。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仲列传,来共同

11、感知这段“相知之美”的佳话,领略管仲出色的政治才能。(一)展示预习结果,师生讨论更正。(以下答案来自于学生预习单)1、知识点订正。找出词类活用并解释(1)富国强兵 富、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强(各组都一样)(2)管仲因而信之 信:使-守信用(各组都一样)(3)然孔子小之 小:意动 以-为小,轻视(第五组);名词作动词,轻视(第三组)(4)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羞、耻(各组都一样)(6)贵轻重 贵:形容词作动词,重视(各组都一样)指出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 (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判断句(所有组)(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被动句 状后(所有组) (

12、3)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判断句(所有组) (4)岂管仲之谓乎?定后(第四组);宾前(其他组) (5)齐桓公以霸。 省略句(所有组) (6)分财利多自与。宾前(所有组) (7)管仲囚焉。 被动句(所有组) (8)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所有组) (9)不以为言。省略句(所有组)重点语句翻译(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管仲多次拜见君主被贬斥,鲍叔不认为他是不贤能的,知道他没有遭遇时机。(第六组)认为我不孝(第八组)(2)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齐桓公想违背曹沫的约定,管仲趁机使他守信用,诸侯于是归顺齐国。(大部分组) 回归齐国(第九

13、组);不久后归从齐国(第七组)(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知道我是不以不拘小节而为羞却以功名不能在天下显露为耻。(所有组)2、解决小组问题单。第一组:“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可以解释为“替鲍叔谋划事情改变了穷困的生活状况”吗?第二组:“故论卑而易行”如何翻译第四组:“四维不张”如何翻译第五组:“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中的“乃”怎么理解第六组: “修召公之政”如何理解第八组:“召忽死之”中的“死”是“为-而死”吗(二)学生合作探讨如下问题:1、这篇传记,篇幅不长,但是既勾勒了管仲的生平,也使管仲的为人、从政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文章中管仲的为人、从政又有哪些特点?由于

14、作者抓住管仲的思想行为特点,取材典型,叙事简洁,语言生动,并有大量的直接引用,借管仲之口来抒情,在叙事后加以简洁的议论直接揭示出管仲的为人品格并赞美其从政的才能,因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方案一:(第八组)第一段(第1节):概述管仲一生的事迹。第二段(第2节):管鲍的友谊。第三段(第3-4节):管仲的治国之道。第四段(第5节):太史公认为管仲不是贤才。方案二:(第一组)第一段(第1-2节):写管仲与鲍叔的真挚友情。第二段(第3-4节):写管仲的政治业绩。第三段(第5节):写孔子对管仲的不满。为人:达而念旧,富贵不忘本。知恩图报。为政:务本求实、以民为本、善于因势利导、转败为功。【课堂检测反馈】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以:把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交往C、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乃:仅仅D、下令如流水之原。 之:的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A、贵轻重,慎权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