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上岗证计算题小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461340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上岗证计算题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评上岗证计算题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评上岗证计算题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评上岗证计算题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评上岗证计算题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评上岗证计算题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上岗证计算题小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例题1、某城市远郊区有一高架源,烟囱几何高度100m,实际排烟率为20m3,烟气出口温度200C, 求在有风不稳定条件下,环境温度10C,大气压力1000hPa, 10米高度处风速2.0m/s的情 况下,烟囱的有效源高?解题思路:求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M。AT=190烟气热释放率Qh。(注意,摄氏度换成K)Q h = 0.35 Pa Q v AT/ Ts=0.35x1000x20x190/(200+273)=2812 2100kJ/s选择烟气抬升公式。H=0.332x28123/5x1002/5x1/U计算乡村不稳定条件下烟囱几何高度100米处的风速。U= U10x(100/10)0.

2、07=2.35查城市远郊区的各个参数。计算烟气抬升高度AH=105 m烟囱的有效源高He = H+AH = 100+105 = 205m2、某城市工业区一点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其排放量为200g/s,烟囱几何高度100m, 求在不稳定类,10米高度处风速2.0m/s,烟囱有效源高为200m情况下,下风距离800m处 的地面轴线浓度?(扩散参数可不考虑取样时间的变化)解题思路:计算不稳定类800m处的扩散参数。口 = 乂口1 =0.282x800。.914 =127 y 1 z=yXH0.057x800 L094 =85.22计算城市不稳定类烟囱几何高度100m处的风速。U=2.83用

3、地面轴线浓度公式计算(注意排放量单位,g变成mg )。厂 200X1000 (-2002/2 X 83Z)C=X e3.14X2.83X127X83.2=0.13 mg/m33、城市某工厂锅炉耗煤量6000kg/h,煤的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15%,烟囱几何高 度100m,求在大气稳定度为强不稳定类,10m高度处风速1.5m/s。烟囱抬升高度为50m情 况下,SO2最大落地浓度(P1=1.0) ?解题思路:计算 SO2排放量。G=6000x1%x80%x2x(1-15%)=81.6kg/h=22667mg/s计算城市强不稳定度类烟囱几何高度100m处的风速。U=1.89计算烟气有效源高。H

4、e=100+50=150 用最大落地浓度公式计算。Cm(Xm)= 2x22667 / (2.718x3.14x1.89x1502x1.0)=0.12 mg/m34、某厂烟囱有效源高50m,SO2排放量120kg/h,排口风速4.0m/s,求 SO2最大落地浓度 (P1=40)若使最大落地浓度下降至0.010mg/m3,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效源高应为多少?解 1: Q=33333.3mg/sCm=2Q / enuHe2P1=2x33333.3 / 2.718x3.14x4x502x40=0.02mg/m3解2:Cm=2Q / enuHe2P1enuHe2P1=2Q / CmHe2=2Q /

5、CmxenuPlHe2=2x33333.3 / 0.01x2.718x3.14x4x40He2=4880.42H=70m答:SO2最大落地浓度为0.02mg/m3;落地浓度下降至0.010mg/m3,有效源高应为70m5、地处平原某工厂,烟囱有效源高100m, SO2产生量180kg/h,烟气脱硫效率70%,在其 正南1000m处有一医院,试求当吹北风时,中性条件下(中性条件下,烟囱出口处风速6.0m/s, 距源1000m处0.5h取样时间,oy=100m,oz=75m)工厂排放的SO2在该医院1小时平均浓 度贡献值。解:Q=180x(1-70%)=54kg/h=15000mg/sF=2exp

6、(-He2 / 2oz)=2xexp-0.89=0.82C (= (Q/nuoyoz) exp (-Y2/2oy2) F=(15000/3.14x6x100x75)xexp(-1002/2x752)x0.82=0.11x0.41x0.82=0.037mg/m3答:工厂排放的SO2在该医院1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为0.037mg/m3。6、某拟建项目设在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SO2排放量为40kg/h,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 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定为几级?(SO2标准值0.50mg/m3)解:P1=Qi/ Coix109=0.04 / 0.5x109 = 0.8x108V2.5x108答:该

7、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定为三级。水部分(一)公式1、内梅罗平均值:C内=(C2极+C2均)/2 1/2标准指数:Sij=Cij/Csj式中Sij标准指数Cij 平均值Csj标准限值当SijM1.0时达标当Sij 1.0时超标对于溶解氧(DO)分两种情况:当 DQjDOS 时SDOj= (DOf-DOj) /(DOf-DOs)当 DOjVDOS 时SDOj=10-9x( DOj/ DOs)式中:SDOj DO的标准指数DOj DO实测值DOs DO的评价标准值DOf为某水温、气压条件下饱和溶解氧浓度DOf=468/ (31.6+T)T为水温(按摄氏度计算)2、零维模型:C=(CEQE+CPQP

8、)/(QE+QP)CE河水水体中含待评价污染物原有浓度。QE河水水体原有流量CP污染源水体含待评价污染物浓度QP污染源水体流量应用于完全混合模式(起始断面或难降解污染物)3、 一维模型:C=C0EXP(-Kxt)t为时间(天)式中 t=x/( 86400xu)1 天=86400 秒C0为零维模型计算出的浓度值K为常数,单位为/dx为完全混合断面后至要求计算浓度断面的距离u为河水水流流速4、一维模型应用于易降解污染物。完全混合断面后经过一段距离,污染物浓度由于河水 水体的自净机制而降低,降低后断面的浓度值计算。L=(0.4B-0.6a) Bxu / (0.058H+0.0065B)x(ghI)1

9、/2式中:L为污水与河水混合过程污染带长度B为河宽a为排污口至河近岸距离u为河水流速H为河水平均水深I为河流弯曲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常数取9.8(二)例题1、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 QE=19440m3/d,BOD5(E)=81.4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 QP=6.0m3/s, BOD5(P)=6.16mg/L,B=50.0m,H 均=1.2m,u=0.1m/s,I=0.9%,K1=0.3/d,试计算混合 过程段(污染带)长度。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 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污水中的BOD5浓度是多

10、少?解 1: L= =2463m答: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为2463米。解 2: C0= (CpQP+CEQE)/(QE +QP)=(6.16x6.0+81.4x19440/3600/24)/ (19440/3600/24+6.0)=8.88 mg/LC=C0 exp(-kx/86400u)=8.88 exp(-0.3x10000/86400x0.1)=6.28 mg/L答: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污水中的BOD5浓度是6.28 mg/L。2、某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 CODCr(E)=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 CODCr(P)=1

11、2mg/L, u=0.1m/s, Kc=0.5/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 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Cr浓度是多少?解:C0=(100x19440/24/3600+12x6.0) /( 19440/24/3600+6)=94.5 / 6.225=15.2 mg/LC= 15.2 exp(-0.5x10000/86400x0.1)=15.2x0.579=8.52 mg/L答: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Cr浓度是8.52 mg/L.3、用均值法、极值法、内梅罗法计算表中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Si值。DOf=468/ (31.6+T)T=20C

12、12345水质标准Ci均值 Ci极值Ci内梅罗Si均值Si极值Si内梅罗DO1.235.706.504.204.406.505.005.464.24.870.892.44BOD5353.203.101.215.104.405.404.004.245.404.851.061.4、某水域经几次测量水中 CODcr 的浓度 15.1mg/L,16.9mg/L,19.7mg/L,18.5mg/L,14.2mg/L, 用内梅罗法计算CODcr的统计浓度值,(提示:三类水质标准中规定三类水质浓度为 20mg/L)用标准指数法试判断水域中CODcr的浓度是否超标?解:C 均=(15.1+16.9+19.7+

13、18.5+14.2)/5 = 16.9 mg/LC 极= 19.7 mg/LC 内= 18.4 mg/LV18.4 mg/L标准60 dB,所以排汽筒噪声在居民楼处噪声超标.解 2: 8020lgx/2=6020=20lgx/2 1=lgx/2x=20m答:应离开20米方可达标。五、计算题一、大气部分(一)公式1、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P1=Qi/Coix109P1评价级别参数,亦通常所为的等标排放量,m3 / hQi单位时间内排放量,t/hC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 / m3P/2.5x1092.5x109P/108 Pj2.5x108复杂地形一二三 平原 二 三 三2、一般给出的风速为距地面10米处则:U=U10 (Z/10) P3、风速随高度变化(风廓线):U2=U1 (Z2/Z1) PU1距地面Z1 (m)处的平均风速;U2距地面Z2 (m)处的平均风速;U一一距地面Z (m)处的平均风速;U10距地面10 (m)处的平均风速P风速高度指数,是一个与大气稳定度和地形条件有关的参数;(查表P185) 式中:U2,U1分别为距地面Z1 (m)和Z2 (m)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