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展点练MicrosoftWord文档.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45748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展点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学展点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学展点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导学展点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导学展点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展点练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展点练MicrosoftWord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指导思想:1.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状态。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优化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注重学生的自学、助学和互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实现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都能学好、好学,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基。二、“导学展点练” 5环节教学法新课堂教学模式简介1.课堂理念:以“学”为中心:围绕“学”、基于“学”、设计“学”、教为“学”。2.课堂目标:以学生为主体

2、,创建快乐、高效课堂。3.课堂要求:明确目标、优化过程、落实活动、及时反馈、达成效果。4.课堂原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学教互动、精讲精练。5.教学流程:导(1-2分钟):明确目标,激情导入。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节课的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采用多种方式情景导入,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渴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学(8-10分钟):带疑自学,合作探究。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化成不同层次的有效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内容,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最后由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深入学生,加强指导,最大限度的发现并

3、记录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充分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本质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称为相异构想),从而确定“教”的针对性。展(10-15分钟):学生展示(10-12分钟):展示交流,分享成果。以小组为单位,依据问题的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展示,展示的面尽可能广,要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展示交流时,其他同学首先要认真倾听,然后要积极补充和完善;出现不同观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辩论,直至达成共识。按照学生展示的情况要对学生个人和所在小组进行打分评价。点(5-8分钟):点拨提高、拓展延伸。点是指点,拨是启发。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

4、点拨,注重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到“学生的主动构建”与“接受学习”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全面掌握。对学生没有解决透彻和没有解决到位的问题,教师要讲透彻讲到位,达到拓展延伸和拔高的目的。师生共同完成小结。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完善。练(8-10分钟):当堂练习,检测学情。教师精选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注意设计练习要有针对性,有梯度和典型性,注重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确保优等生得到提高,中等生得到发展,学困生不能掉队。练习要侧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6.课堂主要活动形式:目标导入 合作学习 展示交流 点拨提升当堂练习 三、“

5、导学展点练”5环节教学模式流程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明确目标情景导入深入学生加强指导引导助学组织展示点拨拓展启迪思维归纳练习检测学情拓展延伸提升能力学生展示交流互动明确目标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独立完成分层发展学练点展四、“导学展点练” 5环节教学法实施细则1.备课要求备课中把握如下环节:熟悉课标对各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了解分析学生: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

6、,充分考虑学生主动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状况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学生有哪些活动,教师如何协助或指导这些活动。重点要体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来确定教师“教什么”“怎样教”。过程设计和指导策略要面向全体,分层递进。课堂练习设计:围绕目标、重难点,“先学后教,分层检测”是这一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应用成功的关键,教师要跟据学情分层精心设计习题。作业准备:精心挑选,难度适宜。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次布置作业。2.上课环节要求课始:创设情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7、选择设计最佳切入口,切入教学。课中: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方案,进行“二次备课”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因材施教,讲求实效。课末:完整把握知识点,以分层测试为主,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意事项:精心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措施落实,为课堂自学做好铺垫。要创设具有趣味性、生活化、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严格控制时间,重学轻教,教师重点在点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3.实施细则自主学习备课组精心备好课后,教师根据学习难度,确定课前自学或课堂自学形式,难度系数较大的章节,可在教学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预习时要将自学目标和提纲发给学生;如果章节内容学习难

8、度系数较小,可在课堂教学时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根据自学目标和提纲,重点自学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不必求全。如果有困难就解决一部分任务和内容,不懂的、难解决的做好标记,整理出自我学习疑难点。课堂上的自学环节是不少于10分钟的,要做到精心自学,有目标的自学。老师则在学生自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方式。并通过巡视,质疑问难,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指南针”,针对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老师加以梳理、归类,为下一步导学做好准备。合作学习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对学或群学,交流自学成果,合作探究自学疑难点;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教师要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进行帮助和引导,教给学生讨

9、论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不同学生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要有层次性。学生经过努力独立或合作能够解决问题。最后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整合归纳,展示交流环节时交由全班讨论解决。展示交流,点拨提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学成果,小组间互动评价,全班交流解决小组疑难问题,教师适时加以指导、辅导和追问引导,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精讲巧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展示,是教学实施的核心。因而教师心中要明确展示目标:a.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其他学生的听讲、更正、补充、拓展,实现

10、对知识的再一次认知。b.通过展示,尽可能的将学生在预习、交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以待解决。c.通过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的、个性化的展示,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生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把握展示的基本要求,做好反馈展示活动:a.要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展示的全过程。b.展示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认真听讲、更正、补充、拓展。c.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及时点拨、总结、拓展、调控和激励作用。d.展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相互鼓励,积极创造团结和谐的展示氛围。e.展示交流完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做出明确评价。做到问题让学生自己回答,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找归

11、纳,思想让学生生成、升华,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几个问题:事先应做好充分准备,易学、易懂的一带而过,对展示重、难点适时加以说明,以引起学生的足够认识;重点、难点展示时教师适时引发交流,适当点拨;教师在精讲点拨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这是教师主导的关键。学生学习的质量保障、三维目标的达成都依靠它来实现,点拨启发是关键中的关键,教师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精心点拨、巧点拨,点拨到位。当堂练习当堂练习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检测达标的过程,练习中的问

12、题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针对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能力提升题,中等的学生有中等的目标,学困生有基本训练题,这样才能够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有成功的体验,都有进步。不能搞一刀切,用“统一要求、统一训练”代替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练习题须面向全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善于发现问题、完善自我、展示才能的机会,练习时间每一节课不得少于1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堂完成、力争人人达标。这个环节不强求一律平等,快手会得到拓展,慢手会得到帮助而提升。对于练习题,力争做到当堂批改,当堂反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质量,及时矫正易错点,并举三反一,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分层布置作业每节课都要有适合学会实际和学科特

13、点的适量作业。作业要“留必收(要收齐所有学生的作业)、收必改(批改要及时,学困生最好当面批改)、改必评(讲评要及时要有针对性)、评必补(有错必纠,没有完成的要补上)”,要注意学生的书写。五、“导学展点练” 5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2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给学生创造机会,

14、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3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4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新能力,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5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6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

15、好。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7教学特色(体现特色意识)教学有个性特点。教师形成教学风格。六、“导学展点练” 5环节教学法课堂评课“三看”一看学生:1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否100%参与;2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到位、精神是否热情饱满、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字、词、句、字母、符号、公式是否规范正确等;3学生的学习状态饱满。课堂气氛活跃,是否有走神、说话、打瞌睡等精神不集中现象;4学生当堂训练完成情况。二看教师:1教师是否遵循了“目标导学5环节”教学模式,是否充分利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2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是否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3教师课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中心”的课堂理念,是否体现三维目标,是否坚持精讲精练的原则,是否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能力。三看效果:1课堂上是否有生成性内容;2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