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区教案100篇.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456308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区教案10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小班科学区教案10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小班科学区教案10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小班科学区教案10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小班科学区教案10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区教案10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区教案100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班科学区教案100篇第1篇教案 目标 引导幼儿观看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幼儿安全防火的意识。 预备 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过程 1.燃烧蜡烛 点燃几支蜡烛,观看蜡烛燃烧的过程。留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看纸燃烧的过程。让幼儿用手在蜡烛四周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提示幼儿火能燃着很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不能任凭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 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看火焰熄灭的全过程。启发幼儿思索火被熄灭的缘由(燃烧需要空气)。 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看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熄灭

2、。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争论 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难?教师在幼儿争论的根底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随便玩火,不在火炉四周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请幼儿参加做点心,然后用小烤炉烘烤点心。实际体验火给人带来的欢乐。 建议 教师在引导幼儿熟悉火的同时,要特殊强调安全防火要求。 第2篇教案 训练目标:1. 通过试验发觉不同的工具运的水量是不同的,探究哪个工具运的水最多,发觉海绵的吸水性。 2. 乐于表达自己的发觉,能在运水过程中,体验科学

3、探究的欢乐。 材料预备 透亮的杯子(上面贴有一段一段的即时贴),海绵,吸管,网状小盆,小勺子,水,大盆子 指导要点 1.了解不同工具的用法。 2.在试验中发觉海绵的吸水性与其他工具不同。 实施步骤 1.提示幼儿在嬉戏前将袖子卷起,留意不要弄湿袖子。 2.介绍每种工具的用法以及玩法 3.每个幼儿拿一种材料将大盆子里的水用海绵、吸管等工具运到透亮的杯子中。 3.规定运送的次数,每个幼儿用一种工具一起运5次水,放在一起比一比谁运的水最多。若5次看不出运水的多少,那再进展新的一轮,再运5次水。 4.引导幼儿发觉海绵的吸水性,知道与其他工具不同。 5.将透亮杯子里的水倒入大盆子中,与边上的幼儿交换工具,

4、再进展一次嬉戏。 6.乐于表达自己的发觉,与同伴一起共享自己的成果。 分析 玩水是孩子们都很喜爱的嬉戏工程,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玩得很快乐,这个区域也很受孩子们的欢送。但是由于小班的孩子自制力量较差,我让孩子们数好5次然后比一比,但是有很少的孩子遵守嬉戏规章的,大局部孩子都只顾自己玩水,没有去发觉运水过程中不同工具运水量的不同,但是有些孩子还是能够发觉海绵的吸水性。 第3篇教案 名 称 针 筒 搬 水 区 别 科 学 探 索 区 价值取向: 1、熟悉操作材料“针筒”,对针筒的探究活动感兴趣。 2、通过自己的试验活动,初步把握针筒搬水的正确方法,养成初步的探究精神。 3、在活动中能有坚持究竟的状态

5、,并能保持桌面的洁净。 4、尝试与同伴进展竞赛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材料设计: 1、预备几只大小不同的针筒,并严格清洗洁净、暴晒。 2、两只透亮塑料杯子(橡皮泥盒子),在杯口的三分之一处贴上水平线。(告知幼儿杯子装水的多少) 3、一块抹布。 玩法提示: 1、先用一只杯子进展装水活动。(以水平线为主) 2、引导幼儿采纳针筒把杯子里的水当心的搬到另一只杯子里。 3、竞赛活动:小针筒搬水快?还是大针筒搬水快? 指导要点: 1、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针筒的方法,初步了解针筒可以装水的简洁道理。 2、在搬水过程中,鼓舞幼儿大胆尝试,要把针筒装满。 3、进展大小针筒竞赛时,引导幼儿仔

6、细观看,并用语言叙述自己的发觉。 4、假如水不当心掉在地上、桌子上,要提示幼儿准时用抹布擦洁净。 第4篇教案 一、活动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双桨小船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双桨小船,培育幼儿发散性思维和创新力量。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泡沫盒盖、长竹签、长短不同的橡筋、大水盆等。 五、活动过程 看一看橡筋小船。 在泡沫快餐盒盖一端的中间剪出一个小矩形,套上一根橡筋,在橡筋中夹一片小木片,旋转小木片后放入水中,小船就会前进了。 解决的问题:怎样制作一只双桨小船? 幼儿争论。 (1)在小船的两侧安上两个木桨。 (2)在小船的前后都安上桨。 (3)在小船的前面安上两个小桨。

7、 我来做双桨小船。 (1)将两根长竹签插入快餐盒盖前后两端,在竹签的两端各套上一根橡筋圈,在橡筋圈中夹上木片,双桨小船就做好了。 (2)用四根竹签穿插插进快餐盒盖呈菱外形,在两个分叉口的外侧分别套上橡筋圈,再在橡筋圈中插上木片。 画一画我设计的方案。 说一说我的体验。 (1)小船前后有两个桨,跑得真快。 (2)我的小船偏航,可能是两边橡筋圈转的圈数不一样造成的。 (3)我做的小船能向前行驶,但不是很快。修改调整我的小船,使我的小船行驶得更快。 第5篇教案 名 称 奇妙的小细管 区 别 科学区 价值取向: 1、通过嬉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育幼儿观看力及动手操作的力量

8、。 材料设计: 毛巾、海绵、布、吸水纸、纱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 红、黄、蓝、绿颜料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 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花,塑料小碗 图片(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等) 玩法提示: 1、用毛巾、海绵、布等分别去吸吸水,玩一玩。 2、用白菜、皱纹纸去吸红红墨水,看看有什么现象。 3、用吸管去吸一吸颜色水,观看好玩的现象。 指导要点: 重点指导幼儿发觉白菜、海绵、纱布里的毛细现象,知道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无处不在。 第6篇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看、动手操作感知并辨别物体轻重。 3、乐观参加探究活动,萌发求知欲

9、,体验胜利欢乐。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重难点分析: 重点是幼儿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难点是有能够区分轻和重,过程中,教师会通过让幼儿的操作来感知。 活动预备: 玩具天平一个。实物:大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块、棉花、积木、玻璃球。 活动过程: 一、导入局部:看看掂掂,感知货物轻重。 出示大橡皮泥和小橡皮泥,引导幼儿观看并猜一猜:它们有什么不同:哪个重?哪个轻? 二、绽开局部:请个别幼儿上来掂掂,再说说:哪个货物重?哪个货物轻? 1、在汽车上换上一团棉花和一个玻璃球,让幼儿摸一摸,掂一掂,正确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轻重。 2、观看天平的变化,熟悉物体的轻重。 出示天平,告知幼儿天平器是

10、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然后,在天平两边分别放上积木和玻璃球,让幼儿观看天平的变化,并说说:天平有什么变化?天平翘起的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边双表示什么?也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谁重谁轻,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验证,从而帮忙幼儿正确地熟悉物体的轻重。 3、出示大橡皮泥和积木,让幼儿猜猜谁重谁轻,再请幼儿训练上来将橡皮泥和积木放在天平的两边,带着幼儿进一步感知熟悉物体的轻重。 4、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区分轻重:引导幼儿观看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圈出重的物体。 三、完毕局部: 教师小结:物体有轻重之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掂量和用天平的方法来区分轻重。 反思

11、 在整个活动中我竭力引导孩子运用科学语言符合规律地进展争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奇怪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竭力鼓舞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索,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嬉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我认为本次活动的缺乏是活动时间较长,下次活动各环节应更紧凑。 第7篇教案 活动目标 1. 能用心听故事,并能理解故事的根本内容。 2. 观看毛毛虫和蝴蝶的形状特征,能简洁说出它们的不同。 活动预备 1. 毛毛虫手指偶、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 2. 毛毛虫变变变故事图卡(见材料制作)。 活动过程 1. 出示毛毛虫手指偶,请幼儿猜猜毛毛虫长大后会变成什么。 2. 出示

12、毛毛虫变变变故事图卡,叙述故事: 毛毛是一条小毛毛虫,她全身绿色,身体圆圆胖胖的,样子很好玩。 有一天,毛毛在树上休息,观察一只小蜻蜓,小蜻蜓身上着一对漂亮的翅膀,薄薄的翅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小蜻蜓也观察了毛毛,它对毛毛说:“毛毛,你什么时候才长出翅膀?等你长出翅膀来,我们就可以处处飞,我带你去一个漂亮的地方。”毛毛说:“好哇!我很快就会长出翅膀了。” 小蜻蜓飞走后,毛毛一边努力地吃叶子,一边自言自语:“快点吃,吃饱了,就会长大,就会长出翅膀啦。”一只小蜜蜂飞到毛毛身边,说:“毛毛,好久不见。你什么时候长出翅膀?等你长出翅膀来,我们就可以处处飞,我带你去一个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的地方。”毛毛说:“

13、好哇!我很快就会长出翅膀了。” 几天后,毛毛开头不停地吐丝把自己捆起来,变成了蛹。小蜻蜓和小蜜蜂找不到毛毛,不知道她去了哪里,都很挂念她。过了一段日子,毛毛最终从蛹里钻出来,在阳光下渐渐张开翅膀。她观察自己长出一对颜色缤纷的翅膀,惊异地说:“我长出翅膀了!”毛毛长大了,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毛毛快乐得拍拍翅膀,飞到花丛里跳起舞来。她还发觉自己长了长长的吸管,可以尝到香甜的花蜜。毛毛快乐极了,从今以后,她便可以和小蜻蜓、小蜜蜂一起,每天欢乐地在花丛里飘舞、采花蜜了。 3. 与幼儿争论: 毛毛是什么样子的?(全身绿色,身体胖胖圆圆,样子很好玩。) 小蜻蜓的翅膀在阳光下会怎样?(闪闪发亮。) 小蜜蜂想带毛毛去哪里?(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的地方。) 毛毛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漂亮的蝴蝶。) 变成蝴蝶后,毛毛可以做什么?“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在花丛中飘舞、采花蜜。) 4. 出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向幼儿提问: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蝴蝶? 毛毛虫和蝴蝶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 请幼儿用手指和身体仿照毛毛虫在叶子上爬行,用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