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45326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市班主任工作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班级管理实效通州市兴仁小学 张吉林一、提出问题现代教育改革家、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把班级比作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级便可能有什么。学生们走出家庭,通过在这个小社会里的学习与实践,具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他说:“既然是社会,就有一个管理问题。”确实,一个班级混乱,何谈发展自已,超越别人;管理得好,每个人都发挥了潜力,在集体中形成了合力,班级增强了实力,发展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每个人的素质也能从中得到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其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和教育着重点如何,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实效。在工作时间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教

2、育形势下,班主任工作显得较以前更为繁忙,除了常规工作外,还要组织好各种各样、千头万绪的教育活动,就显而易见的、每天都要抓的纪律、卫生来说,班主任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只要班级中不发生问题便是好的。难怪有人说班主任是“警察”,是“保姆”。可很多人在工作中尽心尽力,结果还是今天纪律扣了分,明天卫生被警告,于是又忙于认真查证、批评教育。类似事情发生多了,班主任就没了耐心,动辄狠批一顿,可还是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呢?近年来我们发现,这是把学生作为单纯管理对象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所致。它忽视了对学生是班级体的主体的认识,忽视了班集体建设与培养每个学生责任感的关系,因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对自己、对

3、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使学生思想上形成一种惯势:值日生是你安排给我的,纪律是你在管我的,活动是你要我参加的。从而不会产生出“这是我的责任”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这样,长期以来,学生管理班级的责任感得不到发展,而班主任整天忙得团团转还是事倍功半班级管理的实效得不到提高。二、分析问题怎样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呢?我们深切感到:班级管理中应创设各种机会进行责任感的理性教育,不仅在班主任的各种德育中渗透,也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要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另外,班主任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气氛,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供保障。这样,学生既得到理性的责任感教育,又在实践中学会负责,

4、人人为班级管理出力出点子,共同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和谐、向上的集体。这就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使我们教育培养的人成为有责任感的人,今后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三、解决问题1、谈话课、班队课播下责任感的种子,为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提供力量源泉。责任感这一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要经过一个道德认识的启蒙到道德情感的激发,再到道德习惯的养成的过程,其中,道德认识的启蒙教育是基础。因此,进行责任感的理性教育是培养责任感的第一环节。班级管理中责任感的培养,可利用谈话课、班队活动课,通过讲故事、围绕一件事展开讨论等,从正面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责任感,达到激发学生相应情感的

5、目的。力求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故事或事实的基础上激发强烈的情感震撼,从中领悟道理,最终能自觉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做到知情统一、言行一致。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十分注重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来使我们感知责任感。如:有同学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就表扬他能关心他人了;有同学能捡起地上的废纸,就表扬他有主人翁精神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为集体着想,主动为争取集体荣誉做贡献。为了确定参加运动会的人员,以前要同学老师推荐才能产生,而现在,同学们争先恐后自愿报名,最后经过选择,最强的人才代表班级去参加。令人感动的是,选拔后,入选的运动员们天天坚持苦练,要为班级争光;没入选的报名者有的为没有这个机会而伤心地流下眼泪,有的一定要

6、参加,跟老师、体育委员说“让我也参加吧!我能为班级争光的!”最后经老师耐心指导,巧妙安排,他们在“拉拉队”和“小记者”角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这种责任感驱使下的主动参与,往往能具有较强的动力,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最后获得较好的成绩。2、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中责任感教育也离不开各学科的渗透教育,通过各学科的有机渗透,使学生能对责任感有一种认识和感知。我们通过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责任感教育因素,教学时进行重点引导,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去感染学生,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乐学、会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学习负责。比如语文科中可通

7、过细读人物细节描写,学习优秀人物的优良品质,增强责任感。如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要求学生带着自测题,自读课课文,并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哪些词语表现他刻苦精神和生活清苦?用“”和“” 标出。徐悲鸿励志学画结果怎样?我们向徐悲鸿学习什么?按照自测题的要求,学生展开充分讨论。首先明白徐悲鸿受到外国学生的歧视和偏见,更加激起他要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的决心,所以他励志学画宁愿过着清苦的生活。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对一些重点此词句的朗读,体会他的奋发努力以及他学画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正是用这种行动改变了那个外国学生的偏见,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学到这儿,同学们

8、都挺直腰杆,并激动地鼓起掌来。通过讨论,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要向徐悲鸿学习,当前我们的国家不算富裕,有些外国人还瞧不起我们,甚至还想欺侮我们,这一切都等待我们这一代去改变,我们负有重要责任,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一定要改变这一切。3、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果整天只让学生坐在教室里,那是培养不出责任感的,只会使学生显得疲疲塌塌,对身边一切事物漠不关心。可见,教育形式单调乏味,不但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且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只有把教育活动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才能不断引发学生的兴趣,步步深入,越搞越红火,从而使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喜爱活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活动

9、既可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又能使他们长知识。许多事实证明,那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鲜奇异、富有浪漫色彩的教育活动,常常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各类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责任感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使他们手脑并用,才能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动手能力,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并使获得的知识产生新的联系;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才能激发学生成为班级管理者一员的欲望。因而,在组织各项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尽量使他们都来参与活动

10、的设计、准备;在实施的过程中,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从中锻炼才能。这样,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本着富教于乐的原则,坚持让学生在玩中受教育,在乐中感染。班级管理中的活动,可设计与责任感有关联的内容,如助残爱心活动、环保活动。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穿插了一些“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强化“对他人负责”、“关心他人”的好行为;设计了“每日孝敬时间”,每天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事情帮着做,强化“对自己负责”,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设计了“环保中队在行动”等活动。这样,使学生的责任感得以培养,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得以锻炼。我平时还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献计献策,因为学生在参加自己筹划、组织的活动中积极性更高,

11、这样所受的教育也自然深入。如去年几个学生从报刊上得知一个叫周捷的大姐姐家中失火,不仅自己伤势严重而且失去了亲人,就组织同学捐款并写了安慰信去看望她,好几个同学倾囊相助,实在令人不能不为他们的爱心感动。又如在开展“星光闪闪”的主题班会前,由班长总负责,各节目自组小组,选专人负责,班主任“只拉弓,不射箭”,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当然,放手不是放任,自主不是自流,在活动中教师还是要起到主导作用,否则就是为活动而活动,失去了作用,在活动中教师还是要起到主导作用,否则就是为活动而活动,失去了作用,而且如果班主任经常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会使班级出现行为散漫的风气,失去共同奋斗的目标,学生会失去归属感

12、受,相互间缺少合作,集体就会名存实亡。4、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受,锻炼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班级日常管理的实践表明,一个几十个人的班级,仅靠一个班主任、几个任课老师的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领会“我是班级的一员,我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荣誉、成绩是和每个成员息息相关的”,从而主动关心班级的事情,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在老师指导下都有实实在在的事情,可负责,这样每个学生发扬了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才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同时也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提高。经如把组长工作细化,一个小组里设管理日常事务的组长,管交各科作业的组

13、长,这既使原来意义上的组长任务减轻,又使每位组长都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学生自我管理是一种自觉行为,它的直接动力来源于责任感。比如一个有集自觉主动地讲究卫生,注意不乱扔纸屑等,并要求其他同学也做到。班级管理中的另外方面也是如此。一次体育课上,有位学生在体育老师带他们爬山途中看到新鲜的桑葚,就故意落在最后想买来吃,周围几位同学见了,都感到非常吃惊。最后众多同学的批评终于使她战胜了馋虫,退了桑葚,跟上了大部队。课后,老师一直不去批评她,她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鼓起了勇气,自己向老师认了错误。这种集体对她的批评和她个人的自我批评行为都属学生自我管理,而它是源于责任感的,如这个事例中这些周围的学生

14、身上就流露出了他们对教育帮助同学的责任感。自我管理的作用有时是教师的教育无法取代的。因为孩子们更熟悉自己周围的同学,只要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一旦他们积极行动起来,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当的办法。5、在班级中创设一个宽松的教育氛围,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供保障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出的一种活泼生动、宽松和谐和的教育氛围,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锻炼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温床。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求教师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求教师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班级管理中目标的制定,制度、措施的形成均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吸收各种合理化建议,最后定夺后由

15、学生监督执行。平时,班主任尽可能鼓励集体活动,显示集体精神,活动中给予学生以客观的表扬或批评。遇事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多和学生商量,根据不同的对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对班级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能产生重要影响,使他们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从而使他们都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人当家作主,个个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这样,把教育变为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地、自由地发展。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相互鼓励,关心集体,纪律较好,而且能独立承担某些责任,共同把班级管理好。这实际上就要求班级管理能向民主型

16、发展,采用班主任指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方式,把教师的支配性与必要的宽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又不至于迷失方向、缺乏充分的人际合作。四、几点体会1、培养责任感,搞好班级管理,要重视班主任的示范作用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调动全员积极性,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言传身教很重要,班主任要以自身的积极性作为无声的动员令,因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表率。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该是这种人。显然,在这里教师必须首先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像火种一样,以炽热的光和热去点燃周围的学生的热情。只有以身作则,才能真正使学生具有责任感,激发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深深感到,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具有高度责任心的言行,其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强有力的教育资源。当然,这决不是故作姿态的一种“表演”,而是以崇高的师德作为深厚的思想和情感的基础的。2、重视各学科老师间的相互交流。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