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报考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450858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报考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报考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报考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报考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报考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报考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报考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大提醒各位考友:2011年注册结构工程师报考条件暂未公布,请参考2010年注册结构工程师报考条件。2010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报考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 类别 专业名称 学历或学位 职业实践最少时间 最迟毕业年限 本 专 业 结构工程 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 2009年 建筑工程 (不含岩土工程) 评估通过并在合格有效期内的工学学士学位 2009年 未通过评估的工学学士学位 2009年 专科毕业 1年 2008年 相 近 专 业 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 交通土建工程 矿井建设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海岸与海洋工程 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 建

2、筑学 工程力学 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 2009年 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 2009年 专科毕业 1年 2008年 其它工科专业 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及以上学位 1年 2008年 二、1971年(含1971年)以后毕业,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人员,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累计15年以上,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完成建筑工程分类标准三级以上项目4项(全过程设计),其中二级以上项目不少于1项。 2、作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完成中型工业建筑工程以上项目4项(全过程设计),其中大型项目不少于1项。2010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报考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

3、的人员: 类别 专业名称 学历或学位 类人员 类人员 职业实践最少时间 最迟毕业年限 职业实践最少时间 最迟毕业年限 本 专 业 结构工程 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 4年 2006年 6年 1991年 建筑工程 (不含岩土工程) 评估通过并在合格有效期内的工学学士学位 4年 2006年 类人员中 无此类人员 未通过评估的工学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 5年 2005年 8年 1989年 专科毕业 6年 2004年 9年 1988年 相 近 专 业 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 交通土建工程 矿井建设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海岸与海洋工程 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 建筑学 工程力学 工学硕士或研究

4、生毕业及以上学位 5年 2005年 8年 1989年 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 6年 2004年 9年 1988年 专科毕业 7年 2003年 10年 1987年 其它工科专业 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及以上学位 8年 2002年 12年 1985年 注:表中“类人员”指基础考试已经通过,继续报考专业考试的人员;“类人员”指符合免基础考试条件只参加专业考试的人员,该类人员可一直报考专业考试,直至通过为止。 二、1970年(含1970年)以前建筑工程专业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的人员。 三、1970年(含1970年)以前建筑工程或相近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累计10年以上的人员。 四、1970年(

5、含1970年)以前参加工作,不具备规定学历要求,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累计15年以上的人员。 2010年度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 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类别 专 业 名 称 学 历 职业实践 最少时间 最迟毕业年限 本专业 工业与民用建筑 本科及以上学历 2年 2008年 普通大专毕业 3年 2007年 成人大专毕业 4年 2006年 普通中专毕业 6年 2004年 成人中专毕业 7年 2003年 相近专业 建筑设计技术 村镇建设 公路与桥梁 城市地下铁道 铁道工程 铁道桥梁与隧道 小型土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水利工程 港口与航道工程 本科及以上学历 4年 200

6、6年 普通大专毕业 6年 2004年 成人大专毕业 7年 2003年 普通中专毕业 9年 2001年 成人中专毕业 10年 2000年 不具备 规定学历 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满13年以上,且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完成过三级(或中型工业建筑项目)不少于二项 13年 来源:考试大-结构工程师结构工程师考试科目: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科目:1.基础考试(上) 2.基础考试(下) 3.专业考试(上) 4.专业考试(下)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1.专业考试(上) 2.专业考试(下)注意:1、各专业的基础考试为闭卷考试,只允许考生使用统一配发的考试手册(考后收回),禁止携带其它参考资料;各专业的

7、基础考试上午为统一考试,下午为分专业试卷。2、各专业的专业考试为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携带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专业规范、参考书和复习手册。3、基础考试和专业知识考试试卷全部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一、二级结构工程师的专业考试以及其他专业的专业案例考试要求考生在填涂答题卡的同时,在试卷上写出答案和解答过程。4、考生应携带2B铅笔、黑色墨水笔、三角板、橡皮以及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计算器。草稿纸在考试时统一配发,考后收回。2009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一、总则 1.1了解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原理。 1.2了解建筑结构的经济比选知识。 1.3掌握建筑结构及一般高耸结构的荷载分类和组合及常用结构的静

8、力计算方法。 1.4了解钢、木、混凝土及砌体等结构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重要材料的质量要求和基本检查、实验方法;掌握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指标取值。 1.5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施工技术。 1.6了解建筑防火、防腐蚀和防虫的基本知识。 1.7了解防水工程的材料质量要求、施工要求及施工质量标准。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 2.1掌握各种常用建筑结构体系的布置原则和设计方法。 2.2掌握基本受力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局部受压及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了解构件裂缝、挠度和疲劳强度的验算。 2.3掌握基本构件截面型式、尺寸的选定原则及构造规定。2.4掌握现浇和装配构件的连接构造及节点配筋形式。 2.5了解预应力构

9、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施工的基本知识。 2.6掌握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计算要点及构造措施。 2.7了解对预制构件的制作、检验、运输和安装等方面的要求。 三、钢结构 3.1熟悉钢结构布置原则、构件选型和主要构造。 3.2掌握受弯构件的强度及其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 3.3熟悉轴心受力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3.4掌握构件的连接计算及其构造要求。 3.5了解钢结构的制作、运输和安装方面的要求 3.6了解钢结构的防锈、隔热和防火措施。 四、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4.1掌握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4.2掌握墙梁、挑梁及过梁的设计方法。 4.3掌握配筋砖砌体的设计方法。 4.4掌握砌体结构的

10、抗震设计方法。 4.5掌握底层框架砖房的设计方法。 4.6掌握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 4.7熟悉常用木结构的构件、连接计算和构造要求。 4.8了解木结构设计对施工的质量要求 五、地基与基础 5.1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 5.2熟悉地基土(岩)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5.3熟悉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5.4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地基的变形特征和计算方法。 5.5掌握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技术和设计方法。 5.6掌握建筑浅基础及桩基础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5.7了解土坡稳定分析及档土墙的设计方法。 5.8了解地基抗液化的技术措施;了解各类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及桩基础的的一般施工

11、方法和要求。 六、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 6.1了解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和高耸结构的影响;掌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取值标准计算方法;掌握荷载效应的组合方法。 6.2掌握常用高层建筑结构(框架、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和)的受力性能及适用范围。 6.3了解概念设计的内容及原则,并能运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 6.4了解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与位移的计算原理;掌握常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截面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 6.5了解水塔、烟囱等一般高耸结构的选型要求、荷载计算、设计原理和主要构造。2009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大纲(专业课)一级专业考试大纲一、总则1.1

12、 了解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1.2 熟悉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和高耸结构的技术经济。1.3 掌握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和高耸结构的荷载分类和组合及常用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法。1.4 熟悉钢、木、混凝土及砌体等结构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材料的质量要求和基本检查、实验方法;掌握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指标取值。1.5 了解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及高耸结构的施工技术。1.6 熟悉防火、防腐蚀和防虫的基本要求。1.7 了解防水工程的材料质量要求、施工要求及施工质量标准。二、钢筋混凝土结构2.1 掌握各种常用结构体系的布置原则和设计方法。2.2 掌握基本受力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局部受压

13、及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了解疲劳强度的验算;掌握构件裂缝和挠度的验算。2.3 掌握基本构件截面形式、尺寸的选定原则及构造规定。2.4 掌握现浇和装配构件的连接构造及节点配筋形式。2.5 掌握预应力构件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预应力构件施工的基本知识。2.6 掌握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计算要点及构造措施。2.7 了解对预制构件的制作、检验、运输和安装等方面的要求。三、钢结构3.1 掌握钢结构体系的布置原则和主要构造。3.2 掌握受弯构件的强度及其整体和局部稳定计算;掌握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3.3 掌握构件的连接计算、构造要求及其连接材料的选用。3.4 熟悉钢与混凝土组合梁、钢

14、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及其设计原理。3.5 掌握钢结构的疲劳计算及其构造要求。3.6 熟悉塑性设计的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3.7 熟悉钢结构的防锈、隔热和防火措施。3.8 了解对钢结构的制作、焊接、运输和安装方面的要求。四、砌体结构与木结构4.1 掌握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4.2 掌握墙梁、挑梁及过梁的设计方法。4.3 掌握配筋砖砌体的设计方法。4.4 掌握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4.5 掌握底层框架砖房的设计方法。4.6 掌握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4.7 熟悉常用木结构的构件、连接计算和构造要求。4.8 了解木结构设计对施工的质量要求。五、地基与基础5.1 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5.2 熟悉地基土(岩)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5.3 熟悉地基和基础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