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肖招华).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450330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肖招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案例分析(肖招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案例分析(肖招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案例分析(肖招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案例分析(肖招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肖招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肖招华).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积和体积单位案例分析 公园西小学 肖招华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容。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从认识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飞跃。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发展。因此把我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自主探究、研究发现的过程上。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许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好动,课堂上时常走神。课程设计和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是基于考虑班里学生的特点。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的教学,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而活动恰是这个过程的再现。 教

2、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使学生能初步掌握计量体积物体体积的方法,能选择恰当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的比较与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的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的?为什么把石头放

3、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2.教师操作演示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石头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设计意图:由讲故事到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明确“空间”到“物体要占空间”。)3.揭示体积(1)师: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是由于石头占了水的空间了。同学们请大家用手在书桌抽屉里摸一摸后,再把书包放进书桌抽屉里,再用手摸一摸,现在有什么感觉?(2)师出示几个物体(讲桌、烟盒、黑板擦等),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设计意图:由“物体要

4、占空间”到每一样物体所占空间多少的不一样,引出物体的体积概念。)二、创设矛盾,激发求知师:刚才那些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他们的体积的大小,那么这些相近的长、正方体你们能比较出他们体积的大小吗?(出示若干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教师问:现在你们能比较他们的大小了吗?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为什么分成小正方体之前不能直接比较,分成小正方体后就能比较呢?体积单位是用正方体来表示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设计意图:学生出现争论,最后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说出: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我们只要数一数就知道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了。)三、实际操作,创设体积单位1.测量、摸

5、一摸感受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1)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学具中找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生找到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找到的)(2)请找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与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比较一下,看它的体积大多少?2.亲身感受1立方米有多大。师:用3根一米长的尺子靠墙搭建1立方米正方体,看看1立方米有多大,它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它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设计意图:学生积极参与,理解明确,出现争论,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不断地体验和强化,而操作中体验强化可以提高学生形成新知识效果。)四、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做教科书第40页上的“做一做”2.出示判断题:(1)一台家用冰箱的体积是300立方米( )(2)一条线长

6、10平方米( )(3)任何一个长方体的体积都是1立方米( )(4)一瓶墨水的体积为是100平方分米( )评:练习认真,反馈及时,评价得当。练习题的设计,利用多样的题型,把基础认知与能力发展紧密结合来,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的收获?能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的收获吗?六、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cm3)。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dm3)。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m3)。教学反思:从课堂教学来看,这节课的效果还是良好的。1.通过创设具有现实性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生活性的教

7、材,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事物组织教学,学生比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2.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我充分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3.学生实际操作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高潮阶段,教学效果比较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语言不够生动贴切,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方法不够多样,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及时评价。这以教学经验和语言收集有关,往后在这方面需要加倍努力提高的。这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概念性的课有一定挑战性,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才能很好地为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