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例大学新生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449916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08例大学新生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908例大学新生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908例大学新生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08例大学新生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8例大学新生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08例大学新生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陈建设1,朱海东2(河南省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微免教研室,河南商丘,476100)【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参考。 方法 新入校大学生抽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4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A)测定乙肝五项。结果 乙肝病毒感染率为6.60%;HBsAg阳性18例,阳性率1.98%;大三阳13例,阳性率1.43%;小三阳29例,阳性率3.19%;HBsAb阳性591例,阳性率65.08%;乙肝五项全阴性257例,阴性率28.30%。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率6.6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传染源;保护性抗体阳性65.08%,

2、须加强免疫注射;全阴率28.30%须全程注射乙肝疫苗,是校园内重点保护人群。对入学新生进行乙肝五项的检测,了解其HBV感染与免疫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 大学新生 乙肝预防 疫苗注射乙肝是全球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部分病例可变化为肝硬化或肝癌。我国肝癌发生率高与乙肝有密切关系。乙肝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能耐受低温、干燥、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的作用,100C10分钟才能将其杀死。HBV可通过血液、血制品及母婴间传播。传染者的血、尿、汗、唾液等极易污染公共用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人员相对密集,生活接触密切,新生卫生知识较差,活动频繁,传染乙肝机率将大大增加。因此,了解大学新生乙

3、肝五项情况,更有利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乙肝传播和流行。2009年11月对新入校908例大学生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统计2009年9月新入校大学生908例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其中男生506例。女生402例,年龄均在1820岁之间。平均年龄18.3岁。学生大部分来自河南省。均在新生体检时抽取早晨空腹肘正中静脉血,分离血清做乙肝五项检测。 1.2 方法 采取早晨空腹肘正中静脉血4ml,离心分离血清。统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A)测定乙肝五项。(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判定结果。乙肝五项结果分布表人数HBsAg HB

4、sAb HBeAg HBeAb HBcAb257 _ _ _ _ _18 + _ _ _ _572 _ + _ _ _12 _ + _ + _7 _ + _ + +13 + _ + _ +29 + _ _ + + 2 结果 HBsAg阳性18例,阳性率1.98%(18/908); HBsAg、HBeAg、HBcAb均阳性(大三阳)13例,阳性率1.43%(13/908);HBsAg、HBeAb、HBcAb均阳性(小三阳)29例,阳性率3.19%(29/908);HBsAb阳性591例,阳性率65.08%(591/908);乙肝五项全阴性257例,阴性率28.30%(257/908);乙肝感染总

5、数为60例,感染率为6.60%(60/908)。 3 讨论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国家之一,HBsAg人群携带率平均为9.75%,单项HBsAb阳性达40%1。本次体检结果显示,新生HBV总感染率为6.6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国近20年来从新生儿起开始注射乙肝疫苗效果在这批大学生中显现。他们大多都注射过疫苗。HBsAb阳性达65.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能与近年来的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病意识的不断增强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可能与年龄的局限性有关。本次体检大约有28.30%的学生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可能是未注射乙肝疫苗或是时间长抗

6、体消失所致。这是易感人群,为防止乙肝传染及流行,须全程注射乙肝疫苗。以保证大学四年不被乙肝病毒感染。对于大、小三阳学生,做好卫生宣教,戒烟酒、不劳累、避免使用损害肝功能药物。做好心理咨询,解除心理压力,正确面对人生,面对疾病也是大学校园不可缺少的工作。总之,发挥大学健康教育优势,加强乙肝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坚持做好新生入校乙肝五项检测,早发现传染源和易感人群。保护好传染源,切断传染传播途径。及时全程有效注射乙肝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并加强学期中监测,及时复种或加强免疫。更有利于控制大学生校园内乙肝传染和流行。善待有传染性的学生,保护好易感新生对于大学校园是同等重要的。 参 考 文

7、献 1 刘锡光,祁自柏,熊诗松,等. 病毒性肝炎实验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7.2陈兴保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7-242 3 李凤银,耿宙.某中学学生乙型肝炎患病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08.6(4):87.4 焦荣华.湖南某高职院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60-1461.5 厉淑红,金莲萍,杨春妮 1179名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3) 2352366 梁小兵.珠海市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724-725.7 染晓峰,陈园生,王晓军等 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55658。8 杨荣昌,146例HBsAg携带者两对半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 7(3),2592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