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给学生营造畅想的天空.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447838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给学生营造畅想的天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给学生营造畅想的天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给学生营造畅想的天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给学生营造畅想的天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给学生营造畅想的天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给学生营造畅想的天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给学生营造畅想的天空.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学生营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所谓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想象。语文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它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参考文献:1 宁夏教育 2000年第4期1儿童是富于想象的,可是旧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标针对此弊端,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活力,像春风拂入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畅想的天空。1、在阅读时留给学生畅想的天空阅读是学

2、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的是阅读者的个性化活动。比如 “拓展自己的视野”“有自己的心得”“作出自己的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这里强调的是“自己”,即学生的自主能动的参与。“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2 小学语文教学山西省教育报刊社 2002年第3期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

3、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论,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四步读书法”来指导学生阅读。以朱鹮飞回来了这一课为例,首先是读准课文,通过自读、同桌两人合作读等多种方式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达到读准。课文中有“腼腆”一词,学生音读不准,

4、词义也不理解,这时可以再通过动手查字典来解决,这样通过不同方式的读和动手查字典解决生字新词从而实现“读准”的目标。扫清了文字障碍后引导学生再反复读达到熟练,尤其是课文写考察队员发现朱寰并保护的重点部分要重点读,以达到“读畅”。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段来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了,课文的第三部分通过重点词句来表现人们发现朱寰时的喜悦以及对它的爱,如“小心翼翼” “悄悄地” “他们就像守护易碎的宝瓶”等。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理解来实现“读情”,学生经历了阅读过程,有了阅读体验后,就可以引导他们发挥想象仔细品味课文的意境了,也就是“读境”,课文蕴涵的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意境学生会有所感悟。如此

5、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 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

6、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也许这句话太诗意,但可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生活,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生活、智慧的生活。教师将阅读空间、思考空间、答案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尽情畅想,才会有所感悟。2、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畅想的天空“怀疑是最宝贵的真理”没有怀疑,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了许多色彩,没有怀疑,牛顿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有“疑”的地方,就有希望的土壤,只要努力耕耘,就会有收获。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3 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7-8期可是传统教

7、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像孩子弯弯的眉毛;有的说:像弯弯的镰刀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吃惊。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惟命是听、曲意逢迎,而没有标新立异的机器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理念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应该看到,学生读书的过程实

8、际上是一个不断由“见疑”到“释疑”的过程,每一次从学生“见疑”到“释疑”的转化,都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我在参与学习我不能忘掉自己的祖国这一课时,我首先以学生依题质疑为切入点切入本课的学习,学生纷纷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如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他是谁,“祖国”在这里是不是指中国学生带着疑问参与的兴趣很高,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握了课文的重点解了疑,同时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于是语文课堂上,没有了 “一言堂”学生便敢畅所欲言了;没有了老师的满堂问,学生的质疑声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得到解放了,学生思

9、维也活跃了,效率也提高了,谁能说这不是学生畅想的结果呢?3、在作文教学中留给学生畅想的天空。为了让学生在作文的学习中拥有畅想的天空。首先要营造畅想氛围,诱发创作的热情。教师要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畅想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其次,要大胆畅想,拓展创新思维空间,进行放胆表达。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选票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时,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车

10、一样爆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鼓励他们大胆畅想,写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文章来。最后,鼓励交流合作,大胆畅想,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交流合作就是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合作的形式通常有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两种形式。小组合作的成员构成,可以按学生的作文程度搭配成组,也可以采取自愿组合的形式。这里指的交流合作,是指在学生习作初稿完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互评互改。

11、尤其是“想像”作文,这方面的表现更突出。形式多样的想象作文,可以有效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以写童话,也可以写虚构。如让学生写假如我是月亮,可以激起学生大胆畅想的创作激情,在小组内让学生尽情说,尽情想,互相说,并且补充,使他们的想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达到写起来轻松愉快,挥洒自如的效果。例如孩子们经过大胆畅想后,激情地说了许多:例:假如我是月亮姐姐,我会去找嫦娥姐姐玩; 假如我是月亮姐姐,我会看到可爱的白兔; 假如我是月亮姐姐,我会每天晚上出来值班; “构建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人”,4 语文课程标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灵武市第四小学徐彦红 手机:13895400356 是本次课改的主旋律,综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现状,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一切为了孩子”,自觉投身改革,大胆实践,认真反思,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