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调控情绪教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44261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善于调控情绪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善于调控情绪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善于调控情绪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善于调控情绪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善于调控情绪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善于调控情绪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善于调控情绪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善于调控情绪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到不良情绪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宣泄,将会使自己更加快乐;初步感悟到管理自己的情绪就是成功人生的开始。2.能力目标: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意识到管理情绪的重要性。3.知识目标: 了解管理情绪的重要性,初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探讨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在比较鉴别中学会自我反思,提高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管理情绪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2.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学会合理地发泄情绪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面对这么多的听课老师,大家紧张吗?生:紧张 师:老师也有些紧张,生活中大家经历过类

2、似的紧张场面吗? 当时你采取什么方法来缓解这种紧张的情绪? 生:略 师:大家的方法很好,下面再让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欣赏幸福拍手歌(收音机播放) 师:同学们欣赏歌曲的时候还感觉紧张吗?为什么同样的环境大家却不再紧张? 生:略 师:可见人的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场景分析:小小分析师之“不一样的春天”。观察黑板上展示的三幅图片,基本如下:场景一的女生说:“这场雨下的真及时啊,春雨贵如油!”场景二的男生说:“真气人,下雨了,还怎么去踢球啊?”场景三的男生说:“下雨有什么,拿把伞不就得了。”此场景分析的目的有二:一是调节之前的活动气氛,让

3、学生能够及时的转移注意力,回归教材的设计答题,使得此设计的难度可以被学生接受;二是三个不一样的“春天”能够帮助教学知识点很直观的实现。教师总结:面对同样的事情,采取的态度不同,人们产生的情绪表现也不同。一个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调控自己的情绪。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5页“相关链接”的故事,同时教师展示图片。提问:最后,老奶奶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了变化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老奶奶听完邻居的话之后,改变了原先看问题的角度,所以情绪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以上这些事例告诉我们情绪是可以调控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调控情绪,不良情绪

4、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教师讲故事:韩国青年因球赛刺死母亲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一方面,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忧郁、懦弱、冲动,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对情绪多变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师: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基本上都很全面,那么你们所说的这些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1.注意转移法 2.合理发泄发 3.理智控制法 (教师做解释)师:主要的三种方法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老师还要给同学们一个建议:那就

5、是在宣泄情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影响或伤害其他人,因为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人。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不通人情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会在适当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情绪气球游戏:师出示六个贴有情绪问题小纸条的气球,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选取,小组成员共同对小纸条上的情绪问题展开诊疗,共同探究解决办法。 各组汇报交流,互相评议补充。 师总结鼓励:你们能正确地面对烦恼,不被烦恼牵着鼻子走,以健康的心理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解决和调控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烦恼,老师为你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愿你们永远做情绪的主宰者。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学生跟着歌曲一起做,放松心情。板书设计:善于调控情绪一、 情绪是可以调控的二、 排解不良情绪有方法a. 注意转移法b. 合理宣泄法c. 理智控制法三、 喜怒哀惧,不忘关心他人课后反思:本堂课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是教学内容的组织,都是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主体验,探究质疑,互助解疑”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空间和机会,相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今后的思维能力,选取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等都会有所提高。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课堂有很好的驾驭能力,在这点上还是需要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