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教授现场讲园林.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43737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薇教授现场讲园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陈薇教授现场讲园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陈薇教授现场讲园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陈薇教授现场讲园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陈薇教授现场讲园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薇教授现场讲园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薇教授现场讲园林.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薇教授现场讲园林概述 园林可以沟通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理解。因为园林包括了时空,即时间与空间。而两者的结合,在建筑中就是“游”。 以象形文字来解说园林的话,“園”字中就涵盖了造园的要素:石头、水、土。 造园或者欣赏园林的话,就要关注这些构成元素之间的东西-比如,山与水、墙与树的关系。重要的在于各元素的“关系”,在于“组织”。大小、高低等常组织在一起,形成引力。并利用这些关系来调动人的知觉上的想象,视觉、嗅觉、触觉、知觉等组织到一起。安海姆说,美在于知觉。通过感觉调动心理,不断的对比、不断的张力使人产生感受。 而一般来说,每一个成功的园林只有一个创作主旨。各个元素、各种关系都是围绕这个目的

2、进行的,而除去不和谐的东西。比如,网师园以水为主旨,主要在于水景的营造;而沧浪亭以假山为主旨,主要是山景,山的比例最大。 学园林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园林与原来相去甚远。因为园林是属于私人住宅,是一种房产。每当易主(更换主人)时,都要进行改动。而好在后人加建一般都尊重前人造园的意愿。所以呢,现在的园林不是一下形成的。因此,学园要学史,要研究园林主人。但对于学生而言,只要求理解园林形成的手法。网师园 网师园是苏州最精致的园林,源于南宋,原名“渔隐”。网师园的现状是清代的产物,“网师”和原名有关。 它的特点是: 1 ,与住宅靠得很近,有大面积白色的山墙,这不是园林的好背景,但

3、网师园很好的利用了它,如用树、爬藤等,“白能生色”。 2,水面处理。是最典型的中小园林布置方式。园林很小,建筑又多,建筑围绕水面布置。高一些的建筑与水有一定的距离,退在后面。这样做,不使建筑对水池形成过于逼迫的感觉。沿水面的亭、廊通透,为的是使水面有真水的感觉。 以上已经提到了网师园的造园主旨是对水的处理,简称理水。理水所要注意的是: 1)建筑与水的关系。水榭下的水洞、小桥等暗示了水面的延伸。2)石与水的关系。网师园中的一个小的折桥旁有一些水平伸展的石矶,可用于钓鱼而坐。这里选用黄石,有棱角,水平方向的肌理可以用来表达伸展的姿态。当然偶尔也用竖向的黄石来点缀。 池南假山,造成山水关系,提示空间

4、的存在,并对后面建筑进行遮挡。池东假山,打破白墙的单调,也增加了山水关系。 3,植物与水的关系。 一般造园时都选用垂水植物。 建筑在园林中的处理十分重要。风到月来亭,其名来自韩愈的诗。该建筑在整个园林中处于主位,形体完整,位置偏中,位置也高。两侧的廊来陪衬,以衬托“主”。而其中的镜子则是用于扩大空间之用。 在网师园中,庭院是作为辅景的。 在人工的建筑过度到自然的庭院的时候,往往用自然的石块作为台阶踏步进行过度。 建筑和水面之间,还用了“花台”,增加层次。 对于临水相对的建筑,造园则用了均衡的手段。具体来说,就是一方离水面近了些,那么这个建筑的对面一方则退的离水面远一些。 而在水面上的桥的处理也

5、以低、平为宜。从而造成水面开阔的感觉。 殿春簃庭院,被称为全苏州最安静的院子。 而在建筑的内部人如何感受自然呢?以殿春簃为例,它用作为背景的小庭院中的岁寒三友(松、竹、梅)、雀替(木构件)上的自然草木花纹,以及桌椅的大理石自然山水饰面等各种元素来体现园林的自然情趣。3,植物与水的关系。 一般造园时都选用垂水植物。 建筑在园林中的处理十分重要。风到月来亭,其名来自韩愈的诗。该建筑在整个园林中处于主位,形体完整,位置偏中,位置也高。两侧的廊来陪衬,以衬托“主”。而其中的镜子则是用于扩大空间之用。 在网师园中,庭院是作为辅景的。 在人工的建筑过度到自然的庭院的时候,往往用自然的石块作为台阶踏步进行过

6、度。 建筑和水面之间,还用了“花台”,增加层次。 对于临水相对的建筑,造园则用了均衡的手段。具体来说,就是一方离水面近了些,那么这个建筑的对面一方则退的离水面远一些。 而在水面上的桥的处理也以低、平为宜。从而造成水面开阔的感觉。 殿春簃庭院,被称为全苏州最安静的院子。 而在建筑的内部人如何感受自然呢?以殿春簃为例,它用作为背景的小庭院中的岁寒三友(松、竹、梅)、雀替(木构件)上的自然草木花纹,以及桌椅的大理石自然山水饰面等各种元素来体现园林的自然情趣。在人工的建筑过度到自然的庭院的时候,往往用自然的石块作为台阶踏步进行过度。网师园的造园主旨是对水的处理 风到月来亭最有意思的是它的背面了。 一排

7、小洞是用来排水之用的。沧浪亭 沧浪亭五代营造,宋代命名的。关于沧浪这个名字,一般在古代是文人失意的时候常用之名。 沧浪亭初是亭子在临水处的,也就是所谓在园林的外表面。主要是文人用于赏鱼之处。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苏州园林中绝无仅有。而现在看到的沧浪亭是在搬移之后,才出现在山上的。 前面提到过,每个园林都有一个主旨。沧浪亭的主旨就是水绕山。关于园林造山有三种:一是土坡山,二是土石结合,三是观赏石山。宋代对山的审美观点是山要足够的大才美。所以作为沧浪亭的主景的假山被十分顺理成章的用土石结合的方式进行营造。对于沧浪亭的假山,主要观测点有三:一是山脚,二是山顶,三是转角。它们的处理方式就是为了突出气势。

8、了解这个园林主要是通过以下4个途径。 一是山道的组织。特别要留意的是山道是如何从山底引导至山顶的。在山顶会见到沧浪亭,这个沧浪亭是清代的时候从水边移至山顶的。虽然这与原意并不符合,但是却很好的点明了山的主题。 二是复廊。这是另外一个重点。复廊是在清代对园林扩建的时候加入的。复廊围山而建,它隔离了山(这里可以理解为园林)与城市,走向弯曲,顺应山势。在加廊后,山与廊之间也就多了一层空间,这个空间的形成也增添了不少情趣。而复廊的出现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开创了复廊的形制。复廊利用窗花连通了墙两边的景色,人的视线和思维也由此流动。 三是见(看?)山楼的位置。楼底用假山所筑,过度人工与自然。当清代扩建后,

9、在沧浪亭就不能看到苏州西郊的狮山了。为了补救这个“过失”,主人修建了见山楼“以观狮山”。 四是庭院。虽然,整个扩建工程是不成功的。但这并没有影响扩建的庭院本身的意境。园林的本质是什么?园林是现实之外的一种理想。现实中得不到的在另一个天地里得到补充。城市、住宅中轴对称,人们觉得压抑,需要一个自由的地方,这就是园林,与现实中住的、用的呈对立面出现。这是一种人性。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欧洲园林是整齐规则的,法国、意大利的中世纪,贵族需要秩序,作为现实的精神上的补偿。 (明清)苏州入仕的人居全国之冠,出了很多文人,学而优则仕,大多数是scholar officials,但文人境界与官员境界不同。一般

10、前半生做官,后半生官场失意,回家建园林。如拙政园、沧浪亭,名称与很有关系。园林的本质是一个精神寄托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 苏州当时人口密度居全国前列,土地很少,空间很紧张。另外不再做官的人需要享受,要建大量建筑。这样园林空间就更小了。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小中见大的手法最成熟。 评价园林的标准是什么?一个词,意境。要解释这个词很困难。若用现代理论可能更易理解。格式塔心理学,事物有趋向完整的趋势。最突出的可理解园林的是如何产生经验的。它解释如美的经验如何产生。有组织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意境就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东西。 (这时陈老师举了两个用童谣教小孩画画的例子,非常有趣。其中一个是在课堂上讲过的

11、,另一个是第一次见到。) 如何达到意境?通过设计、安排、组织,通过大小、对比、穿插等等,使人理解的是想象中的自然。在过程中安排走的路线很重要。近景用黄石遮挡;中景可望,但迂回才能到达,亭廊可让视线穿过而人不可越过;远景用借景。 Shuttling对园林的理解有启发。穿梭过程中会对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更有学术上的想象。园林也是这样,从小的假山可想到山脉,延伸的水可想象为无边无际,透过漏窗可想象到墙外景色。于是通过组织,想象力达到扩张。园林里有很多唐诗宋词,可想象到历史上的人物、时间。于是想象力得到释放,达到意境。 学生作业:对某一元素的运用达到极致,产生意境,为佳作;另一种,对各元素进行组织,组织得

12、好,也是佳作。 日本园林吸收唐宋园林并加以抽象而成,极度抽象到枯山水。这一发展道路很好。它理解了中国园林所表达的东西。英国18世纪也学中国园林,却走上了失败的道路。它吸收的是elements,不是ideas。他们对中国园林印象最深的是建筑,所以造的所谓中国园林是用亭子,被认为是矫揉造作。所以评价园林作业在于想象上的东西。中国形容美女倾国倾城之貌、倾国需通体,谁来独赏眉,表达中国的审美观念。一个人、一个院、一个城,注意整体风貌。 (关于艺圃) 比较简约,最初为文征明的曾孙建造,只有山和水,无建筑,有平台,当时景象开阔。现在的建筑、院落在清代形成。 山景和水景是主景,山水交接处处理得好,水面延伸至

13、小院,形成内外有关联,又有分隔。 院间花台不高,置于地。两端一侧树,一侧石峰,东西不多,颇可想象。 对建筑(延光阁)评价不一。有人认为可把酒临风,也有人认为从另侧观看太大。 一般整片假山朝南,这里朝北,光影变化较少,略显平淡。 (下午,在环秀山庄) 假山为戈裕良代表作。假山妙处,最重要是立意。这里想造成石灰岩为水冲刷后形成的景观。有的山石浑圆,有被长年冲刷的气势;有的条状,相当于石壁;有的石头延伸入水中。具体分为三部分,东南主峰,西北次峰,水边的更次要。三角形稳定的山体,有延伸感。中国在很多文化中都有主次分配,如中药,治感冒柴胡为主,量重;甘草次要,调节口味。作为整体考虑。假山亦是,只有主峰就

14、很孤立。药有君臣,景有主次,中国文化是相同的。 (陈老师还讲了很多关于此山的细节的妙处,在此就略去不记了。) (正如clare所说,陈老师在论述中有颇多创见。我觉得陈老师最着重强调的,是“意境”。她在网师园中着重讲了为形成意境而对各园林要素关系的组织,并用安海姆的视知觉理论阐述美感的形成;又在艺圃用完形心理学解释了意境的产生,还借用了nomad提出的“穿梭”概念进行了进一步阐释。正是这样对意境的细致深入的分析、以及在分析方法上的借鉴创新,陈老师的园林理论独树一帜。)网师园看看竹外一枝轩的门洞 傍晚的夕阳从正反两面看竹外一枝轩的窗洞另外一面室内室内的门洞院子中的地面处理 注意这个是下水道小桥的处理 大概只能站一个人。 水面的节点:溪流和开阔水面的交接处。我们从后门出去了门楼白能生色通过对面的漏窗看环绣山庄小桥。 分割水面成不同大小。这是临水的小路万千沟壑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