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434646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地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地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地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地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地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地理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地理总结一、 名词解释1、华夏文明:中国早期所实行的以某种行为规范以及它的道德约束为教化的文化。2、文化突变:文化突变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异质文化,就是说特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经过接触之后产生一种新的文化的过程。 3、文化扩散:是文化特质或文化要素从一个社会到另一个社会,一个区域到另外一个区域的传递过程。4、文化冲突:在文化冲突的过程之中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经过冲突整合后构成了一种新性质的文化. 5、部族的宗教:某一个民族或者某一个民族其中的某一些部落所信奉的宗教。二、 填空、判断1、文化地理研究的内容:所有文化现象在世界上的空间分布、组合形式以及它的变异。所有这

2、些问题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2、文化地理的核心内容: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区。、泛埃及论:世界上的文化都是以埃及作为唯一的源地,然后通过传播,发散到世界各个地方。4、中西方文化起源的差别:中国古人把文化的起源归结为圣人或者是祖宗.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周礼 考工记】;早期西方人巴文化起源归结为众神. 5、苏秉琦(1909197),著名考古学家。6、中华文明的诞生不仅仅是在于黄河流域,它具有一种多元文化的特点。7、在古人的理念之中,认为北方是帝王之尊,叫做水深土厚为帝王之尊.8、而认为“南”这个方向是一个等级偏下的概念.9、所谓“天字号”是中国古代的排序方式。中国古代的排

3、序方式:三才天地人;四德-元 亨利 贞五行-金木水 火 土;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0、悖论:最初是合理的,随着发展它不合理了,悖论就产生了,向相反的方向发展.11、文化从空间上发生扩散过程的媒介是人。12、文化共享性:人们对于某一种文化,具有一种共同的认同 。13、文化在传播或者扩散的过程之中,一定有一个前提,是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14、文化扩散的形式:扩展扩散(传染型、等级型、刺激型)和迁移扩散15、文化冲突的特点:区域性-空间问题、时代性问题、民族性、集团性、阶级性 1、地域性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建筑习俗宗教崇拜 祭祀方言各种民俗活动 饮食1、文化景观与文化区:空间性 功能性时代性

4、文化景观:它代表了一面镜子,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文化风貌和文化崇向,以一种空间的形式,标志了它具有的特征。18、文化区的两种形式: )形式文化区:一种文化要素实际分布的空间,这种实际的分布空间有一个文化的核心区,但是边缘区并不清晰,逐渐淡化。 2)机能文化区:有一个明确的边缘界限,这个明确的边缘界限,是通过行政区的界限确定。 19、宗教地理:佛法僧20、成熟宗教所具有的三个方面条件:1、宗教创始人2、哲学体系3、神职人员1、原始宗教:没有特定的时间段、多神崇拜、没有摇篮问题、神职人员22、世界宗教分类:按照发展历程-原始宗教 古代宗教历史宗教 近代宗教按照流传范围部族宗教民族宗教 世界宗教23、世

5、界宗教: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24、世界宗教分类:按照崇拜神灵的数量:一神教、二神教、多神教按照民族分类: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 25、世界宗教产生的时间序列: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诞生于公元7世纪6、伊斯兰教:逊尼派:比例比较大温和的派别。 继承人:应该按照在整个穆斯林团体之中所具有的资历、威望选出.古兰经 圣训 7、什叶派:比例较小 冲动、有激烈的派别 分布在伊朗伊拉克 只能由阿里来担任继承人,而阿里既是穆罕默德的女婿,也是他的堂弟,他们认为,他本人对于宗教的理想,以及其他方面能够胜任. 古兰经 28、宗教与地理:发源地,与地理空间有一个直接的联系传

6、播路径、分布人群等等,也营造了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与地理环境29、语言地理:语系(印欧语系、闪-含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语族、语种30、印欧语系起源的4种观点:波罗的海黑海起源说、中欧巴尔干起源说、小亚细亚起源说、黑海里海起源说31、地名:显著地区域差异可视、可悟的独特性和别样性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华林甫3、地名景观的种类:山水地名:赤峰、长白、漠河、菏泽示位地名:衡阳、凤阳、江阴、山东、山西、湖北、湖南寄意地名:安宁、兴隆、遵义、彰化特产地名:盐城、葡萄沟、桂林、榆林民族地理名称:那盘、那罗、那大侗族壮族方言历史政区地理地名:西安、咸阳、汉中

7、反映历史开发事件:屯昌、八所、富田、东营移民地名:一间房、三道窑 福建省地名与海南省地名的雷同三、 简答1、四大文明发源地?答:1)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分布在非洲东北部,阿拉伯半岛西北部(今埃及境内)2) 古巴比伦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分布在西亚(今伊朗、伊拉克境内) 3) 古印度文明 :恒河流域.分布在南亚(今印度境内)4) 中国文明 :黄河流域。分布在东亚(中国境内) 2、文化传递和积累的特点?答:1、文化在传递的过程之中,不是所有的旧文化都能够保留下来,有的旧文化要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之中丧失。2、文化在顺着时间发展过程之中所出现的这种积累现象,必然有一种旧文化的保存和新文化

8、的增加。、文化积累过程之中,同质文化的积累并不能产生质的变化,只有异质文化出现之后,才导致文化的突变或者文化的发展。 3、环境对语言产生的影响答:)环境对词汇的影响:词汇反映语言的文化环境 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变成使用最广泛的词汇俄罗斯森林、树木;日本鱼;英语船2)环境通过语言作用与语音3)环境对语法的影响:语法作为思维工具,折射出不同地理环境对不同民族产生的认识思维方式的影响英语:多样的语法、词法形式-以“形” 统“意“”汉语:崇尚意会,略语形式变化、环境对语言传播、演进的影响:答:1)自然环境对语言传播的影响地形地貌:山、水、平原、海洋北方平坦、天然屏障少南方丘陵山地崎岖,地理环境封闭2)人

9、文环境对语言演变的影响习俗、祖训:宁卖祖宗日,莫忘祖宗言5、人文环境对语言的影响:答:1)行政区划:广东省: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都给会说、听广州话。2)移民:人口迁移,将自己的方言带到迁入地,从而影响迁入地的方言发生“重组.3)国家政策:政策对移民迁移方向的影响,间接对方言产生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语言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势能:广东话在全国的“普及”;英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四、 论述1、有关文化积累?答:、西方学者认为文化积累是文化发展过程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所体现的特点是旧文化的保存与新文化的增加,在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之中完成了文化的积累。2、 在文化积累的过程之中,同质文化在数量上的

10、积累并不代表文化的发展,只有异质文化出现了之后,一个文化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个提升.3、文化的积累有两种形式:民族文化的积累和外来文化的积累。4、任何一种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旧的文化的保存必然伴随着原有文化的丧失和新文化的添加。 5、同质文化在增加的过程之中,如果只是数量的增加,那么它并不代表文化的发展;只有异质文化增加了之后,才能说明文化发展了.2、扩展型扩散的特征?答:1、文化信息从文化源地到边缘区存在时间差.2、在扩散的过程之中会使原有文化信息某一部分丧失,同时增加新的信息。3、当文化中心实现文化更替,文化边缘区会保留一部分原文化信息.当文化中心的这种文化发生了更替以后,边缘区会保留一部分原有文化信息。 当文化源地的原有信息发生更迭以后,丧失了的那一部分信息,却依靠一定的时间差保留到了边缘地带。边缘区的某些信息,具有一种原有的历史上很早以前的信息的特征。在扩散的过程之中,人们从文化源地经过长途的迁移,将文化信息带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过程.其结果有两个:文化孤岛 、土著化。文化群体文化孤岛文化个体土著化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