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更美.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43119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语文课更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让语文课更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让语文课更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语文课更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语文课更美.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语文课更美语文课堂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便是真正展现语文课堂的美,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捕捉美、体验美,发掘美,理解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下面仅谈一下自己的愚见。一、以情引美,引导学生捕捉美。在阅读和讲授课文时,我们自己首先应该受到感染,该亢奋时,昂然动情;该悲壮时,慷慨淋漓;该委婉时,和风细雨,丝丝缕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变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拨动学生内心的“美感的琴弦”,引起情感共鸣。例如在执教散文精品荷塘月色时,我上网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一开始就给学生描绘一幅迷人的“月夜图”,创设一

2、个“遍地月华清辉”的特定的审美情境,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借此触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置身在月下荷塘的美妙景色之中,兴味盎然地带着一种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憧憬去捕捉和领略荷塘月夜的幽雅风光,从而领略到这段文字的景物美、语言美和情操美,进而产生审美陶冶性。二、深情诵读,引导学生体验美。俗话说:先声夺人。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给学生,这是一种时空艺术,一种听觉美感,也是语文教师一项最重要的艺术功底,需要较高的技巧。现代文的阅读如此,古文阅读也如此。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今日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虽不能求其写,而熟习其语言乃能深味其意义

3、。诵读是优化形象思维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和手段。只有通过诵读,并在诵读过程中融入了阅读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积淀,达到了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得其辞的境界,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才会有召之即来,呼之欲出的感觉;才会有文思如流,注入笔端,鲜明形象,翩然而至,深邃义旨,豁然心会的境况。三、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发掘美。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高尔基也曾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指准确、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可以陶冶思想情感,进行审美教育。四、体会形

4、象,引导学生理解美。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是作者在纷繁的自然、社会生活基础上,经过观察、思考、选择,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发掘这些美的形象,从而达到用美的形象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学习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格和坚强意志。五、领悟主题,引导学生感受美。六、熔铸意境,引导学生创造美。意境是作者对生活的艺术反映,它是由生活中的景物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熔铸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认真揣摩作品美的意境,产生情感共鸣。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故此,在教学中,必须完成“转换”“补充”“再创造”过程,把文字符号转换为立体的、新鲜的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作品描写的内容再现了出来,不但感觉到了美,而且创造了美。总之,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美的因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能够带领学生面对赤壁的江月、西楼的满月、杨柳岸的残月吟叹生命;在瑰伟奇丽的腾王阁、秀竹瑟瑟的潇湘馆、鲁镇的河埠头感喟人生。让我们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还给学生,赋予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权力吧!让他们对着美惊奇,因美而感动吧!让语文学习成为他们的欢乐,成为他们精神上的需要吧!让美在幼小的心灵绽放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