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43079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渠顶道路(荆州段)提档升级建设工程A标段(K3+180K14+68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河南省中原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引江济汉工程渠顶道路(荆州段)A标项目部二一四年十月三十一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渠顶道路(荆州段)提档升级建设工程A标段,起止桩号为k3+180k14+680,长11.5km,其结构为16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6厚水泥稳定碎石是基层+22厚5.0Mpa砼面层以及安保工程,路基宽度为8.5m,路面宽度为7m。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采用双向两车道限制级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为60km/h: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水泥稳定砂砾混

2、合料采用1台PLD1300L型强配料机配合2台JS500强制性搅拌机拌和,数台20T自卸车运输混合料,机械摊铺,振动压路机压实,洒水车洒水覆盖养生毯养生。底基层7天抗压强度达到2.0Mpa,碾压后的压实度达到97%;上基层7天抗压强度达到3.0Mpa,碾压后的压实度达到98%。一、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方案:1、 准备下承层A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全面检测,凡不合格者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补救,同时要将杂物清理干净,以免产生松散、起皮现象,下承层必须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B保证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2、施工放样在施工前对全线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

3、复测,然后放出施工段落内的中线及边线,打好导向控制支架,现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按高度挂好控制线。施工过程中防止现场作业人员扰控制线,以免造成摊铺面波动。算出按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保证基层宽度与厚度。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用的材料、水泥水泥砼路面应采用PC32.5级以上的道路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本工程的水泥厂地来自三峡当阳。水泥的初凝时间3h和终凝时间在6h以上、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粒径1-3cm级配的碎石,其厂地来自荆门市,并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对碎石的要求。、细集料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

4、其厂地来自湖南岳阳,细度模数达到中级以上范围,并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对细集料的要求。4、配合比设计混合料准确配合比和强度:混合料准确配合比在实验室确定。工程开始前,推荐的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提交给工程师批准,标称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规定粒料、水泥、水的准确配合比。试验室试验:粒料、水泥与水的准确配合比,在试验室确定,使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JTG F80/1-2004的规定。5、施工试验段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检验采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及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每一种混合料在全面展开铺筑前,必须按照

5、规范规定的方法,在监理工程师全过程监督下,各铺筑一段不少于150m的试验路段。试验路段完成后按自检频率的23倍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检验。试验段检验合格后,及时写出总结报告,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明确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指导大面积的施工。6、混合料的拌和A开始拌和前,拌和场备料应满足3-5天的摊铺用料,以保持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B严格控制好水泥剂量。C每天开拌前,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并根据气温情况及运输距离及时调整拌和用水量的大小,以达到预定效果。D为确保混合料都符合要求,拌和场内安排一名试验员,在每天开始搅拌前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比;同料时

6、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后,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并抽检其配合比、含水量是否变化。4、混合料的出料和运输A混合料出料采用带活动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避免混合料离析。B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在卸料和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中途停车和颠簸,以确保混合料的延迟和混合料不产生离析。此时,还要根据运输距离和天气情况,考虑是否覆盖,以防水分损失及表面散失过大。5、摊铺和整型A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至现场应及时摊铺。采用人工进行,将混合料一次性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保证基层表面平整,路拱与纵坡适宜。B雨季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

7、使水泥混合料受雨淋湿。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C应分散设备的压力,均匀的在已完成的铺筑层表面上通过,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注意卸料速度、数量与摊铺厚度及宽度。D设专人铲除因离析产生的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6、碾压碾压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0.51%(天气炎热干燥时,基层混合料可在1%-2%)时进行。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A碾压方式:在摊铺、整平后及时在全宽范围进行碾压。初压一般采用钢轮压路机静(稳)压1-2遍开始轻振碾压再重振碾压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2-4遍最后稳(静)

8、压至无轮迹为止。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保持湿润,若有蒸发及时补洒适量的水。若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松重新碾压。B:碾压速度:初、终压宜为1.5-1.7KM/h,复压宜为2.0-2.5KM/h.C压实顺序: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侧面,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路肩进行碾压。碾压实,轮迹应重叠1/2轮宽。对压实机械不能作业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夯锤夯实。D注意事项:相邻两段的接头处,应错成横向45度的阶梯状碾压。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免拉动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尽量原路返回,换档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

9、未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置错开。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间断,自拌和至碾压结束原则上控制在2h(水泥终凝前)以内。7、接缝及调头的处理A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后一段一起碾压。B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的处理。8、养生及交通管制A每一段压实后的底基层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应立即开始养生,养生采用保水性能好的养生毯覆盖。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保温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根据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不少于7天)应始终保持水稳层表面湿润,不得时干时湿。B基层过冬时,应采取冬季覆

10、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基层开裂或表面受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避免因温差过大时产生温缩裂缝。C养生期不允许洒水车以外的车辆通行,实在无法避免时,车速控制在20km/h 以内,并不得调头及急刹车,车辆行驶要在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D合理的养生即是保证水稳强度的需要,又是减少和避免干缩裂缝的需要。基层养生结束后,经验收合格可立即面层施工。9、质量检查控制:A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碾压要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轮迹。B通过试验室成型强度和7天现场钻芯成型情况及强度判定基层效果,根据气温情况调整和确定钻芯时间。如面路面钻芯机取不出水泥稳定基层的完整钻件,则应找出不合格基层的界限,进行返工处理。

11、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C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基层底基层1压实度(%)9795按附录D检查,每200每车道2处2平整度(mm)1215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3纵断面高程(mm)+5,-15+5,-20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4宽度 (mm)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5厚度(mm)-10-12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6横坡(%)0.50.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7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按附录G检查9、外观鉴定A、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B、 施工接缝平整、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