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秦岭-淮河线》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428517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秦岭-淮河线》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江苏省泗阳实验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及经过的主要省区,了解秦岭淮河的基本情况;记住秦岭淮河线的重要意义;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景观图片和视频材料、列表比较、读图、思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秦岭淮河线和四大区域划分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淮河成为“害河”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淮河水质日趋恶化的趋势,树立治理和保护淮河以及当地水资源污染的环境观。【教学重点】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2、。【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的空间位置在地图上的落实;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原因。【教学用具】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演示电脑展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景观图 提问同学们知道屏幕上的景观图都分别是表示我国的哪些地方呢?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指正。 活动“词语闹分家”:屏幕展示一些表示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词语赛龙舟、蒙古包、旱地、鱼米之乡、滑雪、窑洞、荒漠、水田、沙漠、地势平坦、骆驼、牦牛、草原、绿洲、湿润、森林、人口密集、羊群、赛马、干燥、落叶松、干旱、苹果、雪山连绵、船、橘子、

3、马拉大车、千沟万壑、竹楼、打雪仗、人口稀疏。)让学生尝试着按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承转地理区域的内部具有相似性,地理界线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要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区域的划分和一些重要的分界线。 板书课题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课件演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闪烁400等降水量线。提问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这条线把我国分为哪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有哪些地理差异?归纳400等降水量把我国划分为西北半壁和东南半壁。西北半壁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口稀少、牧业为主;东南半壁气候湿润、河湖众多、人口稠密、农耕为主。课件演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

4、、“年降水量分布图 ”、“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图”。提问四幅图中描粗的线分别是:一月多少度等温线?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那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那两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这些线的东段都经过哪条山脉、河流?一、秦岭-淮河提问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 湖北河北江西山东浙江山西 学生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5“秦岭”与P76“淮河” 课件展示秦岭、淮河景观图片提问1、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 2、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

5、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订正。 教师补充1、黄河多次泛滥,大量泥沙淤高了淮河中游的河床,使它成为半“地上河”,下游入海出路被淤塞,每遇汛期,上游水量大增,下游又无通畅的泄水渠道,以致使它泛滥成灾,这就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原因。(说明:淮河旱涝灾害频繁) 2、淮河两岸大量的工业废水的注入,加上淮河流量不大,其自身的自净能力较差,所以这一带有这样的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说明:“淮河的污染严重”) 提问3、淮河应该如何治理呢? 讨论学生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作适当的解释、补充 淮河的治理: 上游:修水库

6、,作好水土的保持工作 中游:修蓄洪工程 下游:开辟新的入海通道 政府应对淮河沿岸的工厂加强治污力度,对限期不能达标的工厂、企业强行实行关、停、并、转等等。 承转了解了秦岭淮河线的位置、特征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这条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板书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活动学生分组完成教材P76的活动第1题。“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 课件演示展示秦岭的景观,以及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南北两侧的农作物、南北两侧的居民主食情况。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借助屏幕上的景观图,依次向学生说明: 秦岭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 秦岭以南:耕地以水田

7、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 活动学生完成教材P77的活动第2题“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的最低气温为7.6,这是为什么?” 讲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肯定和指正。 强寒潮发生时,偏北风南下,遇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阻挡,其南侧的安康受强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小,而北侧的西安则降温幅度强烈。 承转由活动的1、2题可知,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有许多地理差异。 课件演示教材P77的“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空白表格) 课件演示展示课堂小结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份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同时它也是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温度带中

8、带与带的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这条线还是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四大区域中是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 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课件演示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提问我国四大区域的分界线是哪些? 讲解教师讲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有: 秦岭淮河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高原边缘线 (教师每讲其中的一条线时,图上该线呈现加粗状态,并且不停地闪烁,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问1、四大区域中()地区与()地区没有相邻。 2、()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地区,因海拔高,气候非常寒冷,()地区,因地处我国内陆,气候干旱。 【板书设计】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1、秦岭 2、淮河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分布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