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秋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42792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秋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9秋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9秋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09秋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09秋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秋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秋复习资料.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复习纲要(09秋季期)第一讲 绪论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欧洲。这个时期最有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是,1908年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的两本书:一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1871-1936)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另一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 Ross, 1866-1951)的社会心理学。罗斯:主张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由人类结合而产生的“心理面”(psychic planes)和“心理流”(psychic currents)(“面”是指人与人之间一致的静态心理,如语言、信仰、文化、风俗等;“流”是动态心理,如人们在骚乱时的心理

2、变化)。无论心理面还是心理流都是个人与周围社会的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麦独孤:主张“社会心理学必须说明个人心理的天赋倾向与能力如何形成社会上一切复杂的精神生活;反之,这种生活又如何影响个人天赋倾向与能力的发展”。麦独孤对社会心理学应研究在社会情境下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主张以及有关意志的个别论述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社会心理学的对象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刺激反应理论 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认为一

3、种刺激引起的某种反应受到强化时,就建立一个联结。复杂行为就是一系列简单行为的联合。1.模仿理论(N.Miller & T.Dollard) 人类特别是儿童的社会行为,不论是遵守纪律还是遵守社会准则的行为,都是模仿习得的,而模仿本身就是学习来的。 2.社会学习论(A.Bandura & R.Walters) 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包括社会定向、言行一致、抗拒诱惑等都是在观察学习中得到的。观察学习中包含模仿。3.社会交换论(G.Homans) 从经济学的概念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到持续的理论。人的行为类似于物质的交换,人的行为带给对方的好处,使对方产生互惠行为,或产生相互的好处,使得社会发展。

4、(二)角色理论(G.Mead & C.Cooley)角色理论是按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是带有社会学性质的独特理论。角色理论中的相关概念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镜象自我: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角色内冲突: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三)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孤立的反应,也不是反射弧的机械组合,它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整合决定行为的。1.认知失调说 (L.Festinge

5、r)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信息,当脑中同时出现两种相反认知和信息时就会发生不愉快,就会激发人去解除这种不协调。2.归因理论(F.Heider)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都要找原因,不是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本性,就是把原困归于环境,或二者兼有。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 归因理论家发现,当一种行为有希望获得成绩时,往往归因于自己,否则归于环境,而旁观者正好相反。内 因:人格、品质、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因素。外 因:周围环境、他人、规则、奖惩、工作的

6、特殊性与难度、运气等。 稳定性:原因是不是行动者比较持久的特征。3.内隐人格理论(G.Kelley & L.Cronback)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所具有的一些性格特点、品质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如具备一种品质或行为表现,就可以了解其它的行为品质或表现。第二讲 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2.社会化的主体:社会中未成年的个体,严格地说,是未完成社会化的个体。3.社会化的执行者:与社会化有关的人们。4.社会化的内容:社会经验、规范及由此产生的与之相符

7、的各种心理状态。5.社会化的结果:教化个人,使之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有一定个性的社会有效成员。6、社会化的基本特性:社会强制性;个体能动性;终身持续性二、社会化的途径1、社会教化及其共同内容 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 (1)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2)教导行为规范 ;(3)培养社会角色;(4)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2、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 父母对人、对已、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父母态度:最理想的亲子关系,是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孩子,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支

8、配孩子,也不完全听凭孩子的支配。西蒙兹比较了被父母喜欢和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大都表现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后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冷淡,有反社会倾向。西蒙兹还比较了被父母支配的孩子和支配父母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被动,缺乏自信心;后者则是反抗的、独立的,具有攻击性。戈登(1981)认为,父母态度与儿童的控制点密切相关,娇宠儿童常具有外控特征;内控倾向的儿童,其父母更为和蔼、有教养,允许孩子的独立性,更为民主和讲道理。外控者认为,自己行为结果由外部力量控制,这种人缺乏自信心。内控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活动的结果是自己

9、努力的结果。研究表明,内控者比外控者学习更好。赖德克的研究表明:a.专制家庭和民主家庭:前者的儿童爱吵架,缺乏合作精神,没有人缘,不会体谅人,情绪不稳定,放肆,没有上进心,对奖罚漠不关心。后者的儿童有人缘,体谅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爱吵架。b.自由度:自由度小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畏缩,人缘不好。d.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行为无显著差异。e.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分担的责任:无显著差异。C.惩罚严厉程度:严厉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对别人意见麻木不仁,不会体谅别人,优柔寡断。f.兄弟姐妹间亲密程度:其间很少嫉妒和吵架的孩子更安静,少竞争心,合作,不撒野,老实,听父母

10、的话,情绪稳定,不调皮捣蛋。3、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现者。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ROSEHTHAL,R&TACOBSON,L,1968)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20%的儿童告诉各任课教师说,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学年末测试,发现其智商明显提高。这一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布洛菲和古德(BROPHY,J,E & GOOD,S;1974)对此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对每个学生的成绩,教师分别抱有不同的期望。基于期望,教师以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对

11、待学生,学生则以不同的方法对教师做出回应。同时,学生表现出补充或加强教师对自己期望的行为。其结果就使学生的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改变。4、同辈集体的影响作用 儿童的学校生活,是在同龄群体中进行的,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群体风气、纪律、要求使儿童意识到自身在群体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群体的舆论和评价,诱发儿童的自我意识并明确其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5、社会文化及传媒的影响三、个体内化 社会教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个体必须接受社会影响,并把外部现实或客观现实转化为内部现实或主观现实。 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内化。 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儿童从别的儿

12、童和成人的行为中观察到这些模式。并根据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模仿和反模仿,以此产生模仿效应和反模仿效应。2.认知加工 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加工,把现实世界内化的过程,并从中建立自身的认知体系。3.角色扮演: 扮演真实角色;扮演假想的角色;暂充当某一角色。4、主观认同: 它是个体主观上把自己属于某一个体或群体,并在行为模式上向其看齐的过程。5、自我奖赏: 自我奖赏是指当个体在某项活动中达到自定的标准而给自己以报酬。四、道德社会化的理论和研究(一)、认知学派的研究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Kohlberg. l;1958)通过儿童对一系列两难问题的判断,将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

13、阶段。1、前世俗水平(410岁)只着眼于行为具体结果,并关心自身的利害。A)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 怕受惩罚,认为能避免惩罚的行为就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判断行为是非首先看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有时也包括他人的需要。但这种关系常被看作是交换关系,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否则是不好的,也叫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2、世俗的水平(1013岁)满足社会希望,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要。A)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为一个人行为正确与否在于其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到赞扬。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为社会秩序依赖于“尽本份”和尊重已建立的权

14、威。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完成自己的义务,就要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别人也遵守。3、后世俗水平(13岁以后)原则的道德水平。依据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A)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为法律或习俗的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他们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与幸福,也不用单一规则衡量行为。B)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原则,同时考虑到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及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道德准则。这些原则包括对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二)新精神分析学派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与生俱来,是人所有

15、生物性本能欲望的总组合,以追求个人快乐,满足本能欲望为目的。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的,控制着认识、判断与执行的功能,能以现实原则满足本我的欲望。超我从自我中来,是道德化的自我,是“良心”,是头脑中的“检查官”。 精神分析学派关于道德的研究,就是在研究超我如何形成,社会行为规范如何转化为自己的“良心”。2、埃里克森(E.Erikson)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但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生物学观点。认为既要考虑生物学因素,又要注意社会文化因素,应集中注意家庭、学校和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还强调自我的作用。第三讲 自我意识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的概念1.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个体反映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 。2.自我意识的成份: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二、自我意识对个体活动的意义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旨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控制自己,以调节自己的行动,更好地适应环境。第二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