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四会单词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425830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四会单词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四年级四会单词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四年级四会单词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四会单词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四会单词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类别编号教育教学反思姓名李阳性别女教龄5职称小学一级单位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小学题目小学四年级英语四会单词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英语中四会单词的掌握是一个起始阶段,又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本人发现四年级学生在掌握四会单词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掌握欠扎实;两极分化严重;长词汇掌握不扎实等。基于本人平时的教学心得得出以下几条反思:多读则好;狠抓两头,盘活中间;长词汇,长时间,多策略等。具体情况如下:一.多读则好优秀的学生都是平时在读上肯花时间的学生,他们不管上课,还是回家都是勤读英语。而大多数学生只有上课只是跟着教师读几遍,课后根本不读或者读也是“蜻蜒点水”,敷衍了事。所以要想整体水平提高,就要

2、花时间让全体学生读起来。首先可以利用早自修的时间让学生在班级中组织读课文。大家一起读的时候,自已读错了,就会有人纠正,改正错音,从而掌握正确的读音。因此班级里每周安排一定次数的英语早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1520分钟的英语早读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其次,安排小组长进行每课的英语朗读检查。只有到小组长那里读了课文的学生才能得到一颗“星”。以这样的形式激励多读的学生,督促少读的学生。老师要时常关注这个星星榜,让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多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能力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识记

3、、书写能力。这样英语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二.狠抓两头,盘活中间学生英语水平两极分化比较明显,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对应的方法。发挥失分在5分之内那18%的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在他们中间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会在无形中影响其它学生,带动学习气氛。对目前还需要帮助的14%的学生,平时上课、作业等,如果达到要求时多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学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对于中间的学生,盘活应该是让他们集体向优秀的学生靠拢。老师应该注意观察他们“盘活”了没有。在课堂中多请中等生当当小老师像优秀生一样带领大家领读,并及时给与相应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个人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时时和优秀的学生进行对比。 三.长词汇,长时间,多策略在教学长词汇时,首先教师要花足时间,让全体学生充分认知、拼读、书写。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词汇。停顿法背单词:短词汇容易掌握的很大优势在于:一个单词字母个数少,背了几次后,只要想起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整个单词就像顺口溜一样背出来了。而碰到长词汇的时候,学生要么背到一半卡住了,要么字母背落了,或是背错了。所以不妨采用切割背诵法。如:student. 可分为两部分:s-t-u 停顿再背 d-e-n-t. 老师在新授时就做好示范,并要求

5、学生模仿, 同时在刚开始时要不断的强调单词拼读的停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在背诵长词汇的时候也能像顺口溜一样溜出来了.串联法识记单词:在四年级英语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词存在着串联关系,如pen,pencil,pencil-case.以及father,mother,brother。教师可以利用原来的词汇来轻松解决新词汇的教学。同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寻找规律,并说一说,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记忆,长词汇就更好掌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小学生记忆四会单词效率低的现象,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困难和需求,精心设计优质高效的教学过程,提供科学多样的记忆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

6、快乐地记忆四会单词,轻松有效地掌握四会单词。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形成有效的记忆策略。让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并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评语) 让词汇教学充满滋养的灵气。面对一张张纯真烂漫的面孔和一双灵动闪烁的明眸,教师也要怀有一颗孩童般灵巧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针对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用精巧的心思去思考去设计。词汇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能够在现生活点拨情趣,激发爱心,唤起灵性,让师生情感实现对接,让心灵息息相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产生灵感。几点疑问,几多思索,在反思的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探讨,将我们的教学引向心灵的更深处,共同关注我们的教师、教学、学生。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