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42461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从现场分析到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画像 【摘 要】传统现场技术在理论基础、运用条件和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缺陷注定了其必然被科学合理的犯罪分析技术所替代。犯罪分析技术由犯罪现场重建、归纳式犯罪画像与演绎式犯罪画像所构成.其中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以此为前提,就可进行归纳式犯罪画像与演绎式犯罪画像.由于三者各具优劣,且不能相互代替,因此在实际的犯罪分析过程中必须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关键词】现场分析;现场重建;归纳式犯罪画像;演绎式犯罪画像;犯罪现场分析 。 现场分析是指对犯罪现场和犯罪行为进行的分析。现

2、场分析在侦查破案中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刑事侦查领域内,现场分析的方法论内容一直是历久不变,从理论体系到方法论内容都与法庭科学技术已经达到的水平严重失衡,从而极大的制约了侦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严重影响到宏观犯罪对策的实现。随着以物证技术为代表的法庭科学的博兴,西方一些国家的犯罪分析技术已从现场分析发展到犯罪画像,从犯罪画像演变为现场重建,以及在犯罪重建基础上对犯罪画像技术的改良完善。“现场分析、“犯罪画像、“现场重建”这些侦查术语的变迁,绝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而是从理性原则到技术手段内容的全方位的质地变化. 一 、现场分析理论 (一)现场分析的概念与作用 现场分析的经典概念可表述

3、为,“对发生的案件现场事实和获取的有关犯罪信息和有关资料,进行临场讨论和推理判断,为开展侦查活动提供客观依据。1现场分析通常是以现场讨论会的形式来实现。其中心环节是根据现场勘查和现场访问中已收集到的犯罪现场的各种证据、线索和材料进行符合逻辑规律的分析判断。现场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现场勘查过程的全面检查;二是正确认识案件情况的基本途径;三是确定侦查范围,制定侦查计划的重要前提。 (二)现场分析的内容、程序与方法现场分析的内容,大致集中在一下几方面:判明事件性质;推断作案时间;判断作案地点;判断作案工具;判断作案的动机、目的;判断作案人数;判断作案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其个人特点;确定

4、侦查方向和范围。 现场分析的程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汇总现场勘查情况。即“由先期到达现场的民警,汇报发现案件情况和到达现场后采取的保护现场和现场前期处置情况;由侦查员汇报现场访问工作和初步调查及侦查工作的部署情况;由现场勘查、检查人员汇报现场勘验结果和获取的痕迹、物证情况;凶杀命案现场,由法医汇报尸体情况或检验意见。”2 二是分析研究案情。即根据现场的客观情况和对被害人、知情人等进行现场访问所获情况,首先判明事件性质是否属于犯罪案件。如系犯罪案件,则进一步分析案件发生的时间,作案地点,作案人数,犯罪手段、方法、过程、动机目的,以及犯罪人应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和犯罪人的个人特点等. 三是决

5、定对现场的处理。即勘查后现场是否需要保留以及是全部保留还是局部保留,提取的痕迹物证怎样处理,尸体怎样处理等。 随着犯罪手段日趋复杂,以物证技术为核心的法庭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一理论构架已在相当程度上落后于侦查实践的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侦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传统的现场分析理论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1、缺乏自身特有的理论基础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必有其自身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在众多刑侦教科书和论著中, 实际上都是把唯物辩证法和逻辑学作为现场分析的理论基础.但逻辑学和辩证法思想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形式上的理论基础,并不为现场分析理论所独有。它们只不过是现场分析所借助的思维手段。 2、科学的

6、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够现场分析理论应当是一种使用性很强的方法体系,应当是将现场分析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对现场分析实践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体系,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经验描述的层次上。 3、对技术性方法重视不够在现场分析理论中,对现场分析方法的研究和介绍大多侧重于从一般常识或一般侦查经验角度,而对现场分析中技术性方法则重视不够。特别是现代犯罪手段日趋狡猾、反侦查意识不断增强,宏观证据的获得趋于困难,现场物证已由过去的宏观证据形式向微量物质、毛发、纤维等“微观”证据转化。这就使得技术性手段和方法的用运愈显重要,而新兴的物证技术手段为现场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传统现场分析的方法手段也必

7、然面临相应的调整。 二、犯罪现场重建 (一)犯罪现场重建的概念与意义 犯罪现场重建又称犯罪重建或现场重建,是指基于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的位置和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考察分析,以及对物证的实验检验结论的利用,结合所获取的相关客观事实,合乎逻辑地以抽象形象或实物模拟的方式,重新构筑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并探明与之相关的犯罪行为人的个人特点和犯罪条件的侦查活动. 根据美国犯罪现场重建协会的定义,犯罪现场重建是“用运科学方法、物证、合理的逻辑推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获得对一系列犯罪情节的明确认识。”3犯罪重建专家W?J?特威也认为,“犯罪重建既是对犯罪过程各种行为的确定。”4犯罪现场

8、重建作为一种揭示客观事实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揭示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它可以形象地对已经发生的犯罪内容及其过程予以展现,当然这种展现可以是口头描述的方式、图片或实物模拟的方式、动画的方式等等。在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之下,它是促使陪审团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建立内心确信的最佳手段。即使在职场主义诉讼模式下,犯罪现场重建的直观演示功能,也可起到使党政官员、新闻记者、被害人家属、公诉人、法官、辩护律师直观理解较为复杂的犯罪事实的作用,推进侦查或诉讼的顺利进行. (二)犯罪现场重建的种类美国犯罪重建专家W?克莱蒙斯将犯罪重建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特定物证的重建,特定情节的重建,特定事件的重建

9、。5 1、依据犯罪性质的不同,现场重建可分为多种,通常运用的有这几种:爆炸案件现场重建、杀人案件现场重建、纵火案件现场重建、强奸案件现场重建、交通肇事案件现场重建、其他类型的犯罪现场重建。 2、依据重建内容多少或重建程度的不同,犯罪现场重建可分为这几类:犯罪瞬间状态重建、犯罪情节片段重建、犯罪情节整体重建、犯罪行为全程重建. 3、依据重建中说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这几类:以解决位置关系问题为目标的现场重建、以解决行为方式为目标的现场重建、以解决行为顺序或过程为目标的现场重建、以解决犯罪人数为目标的现场重建、以解决其他问题为目标的现场重建。 4、依据重建意图与证明方式的不同,可将犯

10、罪现场重建分为立论性犯罪现场重建和驳论性犯罪现场重建。 5、依据重新开始时机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清理前之犯罪现场重建和清理后之犯罪现场重建。 (三)犯罪现场重建的依据 犯罪现场重建主要依据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本身;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位置和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痕迹、物证的实验室检验结论;被害人、事主、其他目击人等知情者提供的有关情况和信息。 1、犯罪现场痕迹、物证 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在对犯罪现场发生的行为的重建中有很大的价值。通常情况下,在不同现场发现的用于现场重建的痕迹、物证有:指纹、血迹、玻璃破裂痕迹、火烧痕迹、爆炸痕迹、足迹、家具位置痕迹、轮胎或刹车痕迹、衣物损坏或位置痕迹、作案手段和犯罪

11、现场全貌痕迹、弹道和火药残留物痕迹、损伤或刀伤痕迹、弹头弹壳犯罪工具及其他犯罪遗留物痕迹. 2、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位置和状态及其相互关系通常情况下,痕迹、物证不是以孤立的形式在犯罪现场重建中发挥其功能的。重建人员必须认真研究现场所有痕迹、物证的排列组合关系,认真研究每一个具体的痕迹、物证与其他痕迹、物证的位置关系,研究具体痕迹、物证在现场整体背景中呈现出的样态,并深入研究整体痕迹、物证背景下特定痕迹、物证的形成方式、过程与机制。 3、痕迹、物证实验室检验结论犯罪现场重建中,仅仅依据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及其位置、状态、相互关系的直接观察和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痕迹、物证的实验室检验结论。

12、4、被害人、事主、其他目击人等知情者提供的有关情况和信息 这些信息也是重建的重要依据。重建人员通常可以据此形成对犯罪情节的初步概念,或由此建立起假设。将这些信息和现场痕迹、物证及现场整体状态相对照,通过发现差异、分析疑点等研究过程,可以确保重建结论更加可靠. (四)犯罪现场重建的步骤被誉为科学神探的李昌钰博士在他的李昌钰犯罪现场勘查手册中,将犯罪现场重建的步骤表述为数据收集、推测、假设的形式、测试、原理的形成五个环节.他还将犯罪现场(痕迹物证)重建过程与机理进行了图解性描述(图省略) (五)犯罪现场重建面临的问题和局限性 1、缺乏一个评价重建的标准犯罪现场重建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重建。其标准答

13、案是既往的事实,但这一事实不可能呈现在重建人员的面前。 2、作为重建依据的事实和证据可能互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3、某些情节缺乏事实和证据的支持,或者某些情节的时序定位缺乏事实与证据的支持 4、多因一果现象的存在 为了确保现场重建质量,在犯罪现场重建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事实为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二,必须开阔视野,防止先入为主,将重建引入歧途。 第三,必须自觉遵循和运用科学的逻辑方法,防止出现逻辑错误,影响重建的结论。 三、犯罪画像 犯罪画像技术的理论来源是行为主义和法庭科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条件反射和学习理论。其中对犯罪画像理论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心里

14、学家Watson的学习理论。Watson认为动物和人的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而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习得的,人一生下来就有某些简单可见的反射作用,正是这些简单的反射作用构成了他的整个行为的遗传特征;人的行为从偶然到必然,从随机到有序,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反应模式.根据行为主义原理,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实际是其面临刺激时的一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反应具有个性化与稳定性特征.根据犯罪行为的外部反应现象特征,就可能刻画犯罪人的个人条件。与行为主义原理实现相关联的是法庭科学理论。法庭科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把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刑事司法活动之中的交叉学科.犯罪画

15、像技术产生与20世纪60年代末,以目前的观点看当时的画像技术属于归纳式犯罪画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与法庭科学原理运用的密切配合,在犯罪重建理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演绎式犯罪画像.两种犯罪画像技术在逻辑过程上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构成其各具特色的方法论内容。 (一)归纳式犯罪画像 典型的归纳式犯罪画像可以表述为,“根据过去案件中其他罪犯、现场和被害人所提供的已知行为特征、情绪情感特征,来刻画现行犯罪中罪犯的行为、犯罪现场和被害人特征。在归纳式犯罪画像的具体工作中,画像人员需要参考三方面的资料以形成归纳推理的前提条件。这三方面的资料来源于:借助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访谈,对在押罪犯进行人身与犯罪特征方面的分析;根据一般人所有的、而为画像人员能够体验的实际经验;包括各种新闻报道在内的各种公开信息来源.对所有上述三方面来源的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就可以形成特定类型与特定动机的犯罪中犯罪人的一般行为特征与人身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现行犯罪行为、动机与某一种类统计分析犯罪类型的相似性,既可以推论出现行犯罪分子所具有的类型特点,如性别、年龄、种族、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和职业情况等等。 (二)演绎式犯罪画像 特威?B将演绎式犯罪画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