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体育场工程场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创优工程).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421792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4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体育场工程场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创优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江]体育场工程场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创优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浙江]体育场工程场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创优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浙江]体育场工程场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创优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浙江]体育场工程场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创优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体育场工程场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创优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体育场工程场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创优工程).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体育中心体育场工程场芯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xxxx集团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三月十日目 录一 编制依据 1二 工程概况 1三 施工部署 2四 施工目标 5五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5六 质量保证措施 10七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4八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9九 附件 21场芯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体育场场芯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合同;2、体育场场芯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图;3、体育场场芯地基处理设计方案专家论证会议纪要;4、体育场场芯地基处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7、混凝土结构

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887);9、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10、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 33/10512008);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G 01832003);以及招标文件明确的技术规范、投标文件和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方法;我国法律、法规及浙江省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二、工程概

3、况总体设计情况:根据建筑设计总图,场地设计标高6.0m。拟处理面积:体育场场芯共计21796。地质情况:根据体育场勘察报告,选用具有代表性的QZ9勘探孔的地质情况分析。地层情况从上至下为:1杂填土,厚度约0.3m、21粉质粘土层,厚约0.8m、23粉质粘土,厚度约1.9m、3淤泥质粉质粘土,厚度约33.4m,以下土层沉降不计。场地现状情况:体育场所在地大部分为拆迁地及农地,无其他河流或娄底,原场地标高约为5.20m。处理范围:体育场场芯至承台及地系梁边。地基处理填筑结构层:600水泥搅拌桩300厚级配碎石700 厚细塘渣体育场体育工艺面层。 水泥搅拌桩加固体为柱状,采用正方形布桩,桩间距140

4、01400。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为12米,桩顶设计黄海标高为4.5米,停浆面标高为5米。试桩数量为三根。 三、施工部署本工程根据实际工程量统一安排一个专业施工队,分三个作业班组,一班组负责场地平整、换填;二班组负责水泥搅拌桩施工;三班组负责碎石垫层、塘渣层施工。水泥搅拌桩共计11092根,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总体进度安排,计划采用9台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45人,完成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作。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为:平整场地及清障打桩清表及破桩头。场地平整、清土至黄海标高4.8米,余土外运。碰到块石、原有老基础时,该部位块石或原有老基础清除后换土回填至至黄海标高4

5、.8米。考虑到体育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为便于混凝土泵车、材料运输车辆进出,本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采取分区块进行,南北方向设一条宽21米的施工便道,便道东、西两侧为二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分为九个区块(详见附图),由北往南依次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中间施工便道在每个施工段完成四个区块后,各抽出一台桩机由北往南逐步退出。在第一个区块最后一根桩完成28天后开始清表及破桩头,每完成一个区块后做桩小应变动测检查,合格后铺300厚级配碎石垫层,平整压实后铺第一层钢塑土工格栅、做350厚细塘渣垫层,该层细塘渣垫层全部铺垫完成后,平整压实后再铺第二层钢塑土工格栅,再铺350厚细塘渣垫层。1、组织机构关系:组织机构框

6、图项目经理工 程 部质 检 部安全保障部计划合同部 财 务 部作 业 一 班作 业 二 班作 业 三 班总工程师副经理测 量 部实 验 室设备物资部 综合办公室2、进场机械设备见下表:进场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日期技术状况备注1深层水泥搅拌机SJ10-37KW9台2012.3.1前良好2灰浆搅拌机Y112M-69台2012.3.1前良好3泵浆机UB-34KW、33L/min9台2012.3.1前良好4电焊机30KW2台2012.3.1前良好563、施工人员见下表:施工人员一览表序号人员名称人数备注1班长12副班长13技术员14质检员15安全员16电工17机械操作员98普工3

7、0四、施工目标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是:各项工程资料齐全,按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验收,一次测桩合格率达到100%,交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定达到合格。2、工期目标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条件及工程总工期安排,水泥搅拌桩计划2012年3月15日开始,2012年4月30日结束,工期为45天;换土回填从2012年4月25日开始,2012年7月15日结束,工期为80天。3、安全目标确保工程施工中无重伤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食物中毒、火灾、环境污染等类灾害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同行业平均水平1.5以下,确保实现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确保工程施工中无重伤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8、无食物中毒、火灾、环境污染等类灾害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同行业平均水平1.5以下,确保实现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五、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水泥搅拌桩设计直径为60cm,桩长12m,间距S设计为1.4m,按正方形布置。大面积施工前必须通过现场试桩试验取得设计喷入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和合适的施工工艺,试桩应选在有地质钻孔的位置进行,并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1、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线定出桩位及复核双向控制导向架垂直度预先搅拌下沉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下沉重复喷浆搅拌提升桩机移位施工下一根桩全部施工完成桩机就位送水泥浆送水泥浆2、 施工方法(

9、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方法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基础,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轴线,再根据轴线测设各个细部。 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和复核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和水准点,建立控制网、施工放样。测量放线定出搅拌桩桩位,插上标签,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2)搅拌桩施工方法 定位 桩机使用其自身的步履行走系统移动,塔架提吊搅拌桩机就位。水泥搅拌桩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当地面起伏不平时,采用搅拌桩机的液压平衡装置使起吊设备保持水平。检查钻杆长度,钻头直径,将桩机移到指定位置对好桩位。 制备水泥浆 水泥用量按设计标准为土体质量的18%,采用PC42.5普通硅盐水泥;水灰比为0.

10、50.55。施工中加水可使用定量容器进行用水量控制。水泥浆待搅拌机下沉至设计深度后才可配制。 预拌下沉喷浆 待水泥搅拌桩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桩机电机,放松搅拌桩机吊索,使搅拌桩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下沉速度0.8m/分,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开始喷浆搅拌,喷浆过程中,不断搅拌水泥浆。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位置时,停止钻进。 提升喷浆 提升钻头喷浆。喷浆过程中,不断搅拌水泥浆,防止其离析,并通过电脑自动计录,喷浆量,离地面50cm时,停止喷浆。 三次搅拌喷浆 第二次喷浆完成后,继续三次下沉钻头进行补浆喷浆,搅拌至设计位置

11、深度。 四次搅拌喷浆 搅拌至设计位置深度后。进行第四次提升搅拌,进一步拌和均匀。孔深范围内各段补浆量由电脑自动控制,并保证四次喷浆完成后,各段喷浆量相等,水泥浆刚好使用完毕。 清洗 若桩机停止施工或施工间歇时间太长时,向水泥浆搅拌桶中加入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 桩机移位施工完一根桩后,移动桩机至下一根桩位,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3.搅拌桩施工要点(1)水泥浆用量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每米喷浆量。(2)搅拌桩的垂直偏差1%,应注意基座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垂直度。(3)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多出0.5m,以保证桩头质量。搅拌桩机下搅

12、到底部时,宜在原地喷浆30s后再往上提升,以保障下部桩端的水泥浆掺入量。(4)水泥搅拌桩施工中应采用少量多次喷浆的方法,采用四喷四搅的方法施工,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喷浆量及搅拌下沉、提升速度,保证桩体质量。钻机下沉、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8m/min。(5)施工记录应由专人负责,对施工序号、施工日期、施工时间、施工深度、单桩喷浆量进行记录。4. 成桩检测(1)搅拌桩施工质量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搅拌桩施工质量规定值或允许偏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桩距(mm)100抽查2%2桩径(mm)不小于设计抽查2%3桩长(m)不小于设计查施工记录4竖直度(%)1.5查施工记录5单桩喷浆量符合设计查施工记录6强度(kPa)不小于设计抽查25%(2)检测规定桩体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桩体质量检测:、成桩后3d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桩身的均匀性。检查数量宜为施工总桩数的1%。、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至设计桩顶标高处),目测检查水泥土桩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查量为总桩数的5%。、成桩28d,宜采用小应变动测方法随机抽查,数量不小于总桩数的10%。、验收时采用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复合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125kpa。具体试验要求根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意见另定。六、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控制措施(1) 水泥质量:采用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