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41449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山雨是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篇课文用优美抒情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整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课文,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爱是教学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学过程时我的思路如下:一、虽然课文摹声状物细致入微,遣词造句形象生动,能突出山雨和雨中山林的主要特点,但我认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山林中雨来时雨中雨后的声音变化,对他们想象雨中山林的情景有帮助。因此,我精心节选了“风声”、“雨声”、“鸟叫声”、“雨滴

2、落小水洼声”,把它们串连起来播放给学生听,听后让他们说说想到了什么,说完再让学生去读课文,学生的感受就比较贴近于文章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听、想、说的能力。二、重视范读。欣赏优美抒情的语言,读是最好的方式,通过读可以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在方式上我选择了配乐范读。学生边欣赏春野的音乐边听老师范读,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从孩子们眼中我看到了佩服的目光,她们夸老师读得好,我适时鼓励他们,说只要认真大家都能读好,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三、鼓励学生自主练读,读中自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部分读?为什么这么读。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阅读感受

3、的交流,毕竟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应该鼓励学生带着个人的感受、体验,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交流和作品欣赏,这对学生是极其有帮助的。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3、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计一、音乐激情,诗歌导入 。1、音乐激情: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2、诗歌导入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

4、辱兴衰。古往今来吟唱黄河的篇章可谓多矣。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写黄河的现代诗-黄河颂二、诗歌诵读,感悟黄河。1、诗歌诵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与情感。2、感悟黄河:在你朗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节最有气势?请你读给全班同学听。,并交流一下朗读感受。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1、合作探究: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一往无前、无坚不摧)文中反复出

5、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颂黄河部分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历史贡献、地理特点、自然特点)结合时代背景,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精神。(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国。)2、品读赏析:分小组自由选定最欣赏、理解最深刻的片段进行朗读赏析。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四、回味抒情,拓展延伸。1、回味抒情:同学们,情到深处自成诗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高声诵读黄河颂,再

6、次感受黄河,感受伟大的中华民族。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2、拓展延伸:以啊!黄河!为情感基调,仿写几句话歌颂黄河。与音乐老师联系让学生学唱黄河颂。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5自然段,理解“理所当然”、“协调有序”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3、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自读课文:

7、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三、精读课文,感悟“美”。出示自读提示:读24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家乡风景美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家乡人心灵美的句子,并写写感受。(一)体会风景美的句子(走搭石一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画面的美?2理解“协调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3师范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生展开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仿佛看到什么?4通过朗读感受画面美。5好一幅让

8、人陶醉的画,难怪作者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二)体会人物美的句子(“早早”、“一定会”、“总会”、“总要”、“协调有序”和“理所当然”)(摆搭石两段)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稳,你会怎么想?怎么做?(2)你感受到这些老人有什么样的品质?(无私奉献)(3)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导朗读。课件划线(4)你们还从哪些词感受到为他人着想这种美?(5)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感谢他们!(站起来齐读)(6)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9、这是一道(无私奉献)的风景。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1)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能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吗?(2)好一个谦让,请男同学一同来感受这份美。(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互相谦让)的风景。3.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哪些词特别能打动你,说说你的体会。(2)理解“理所当然”、“伏”。(3)透过“理所当然”“伏”看出这里的人(敬老)。(4)朗读感受美。4.这一排排搭石,每天该有多少人走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还会有哪

10、些人来走,我们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孩子上学?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让(齐读:“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四、总结升华,赞颂“美”。1.这美,撞击着作者的心灵,并发出由衷的感叹,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句。2、课件展示文章结尾段:诵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3、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反复的朗读,提升情感。)(预设:一排排

11、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4、课外拓展,感悟情怀。5、作者赞扬搭石什么样的精神。(无私奉献)仅仅在赞扬搭石吗?还赞扬(乡亲们)赞扬乡亲们什么样的美好情感。6.齐读最后一句,读出内心的感动。五、拓展延伸,发现“美”。同学们,搭石的美,我们看在眼里,搭石人的美,我们记在心里,其实,这样的美也在你我身边,就蕴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读读句子,请大家用这种句式把找到的美说一说。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妈妈千万次的唠叨。美就在身边,美就是校园中伸手捡纸的弯腰。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六、布置作业同学们,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美是一

12、个关怀的眼神;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美的事物很多很多,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心灵、用我们的双手,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回家后把你发现的美写出来。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材说明】难忘的一天主要写了我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的事。文章通过我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心情变化及邓爷爷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因为这类课文根据我的教学经验看,学生非常地不喜欢,课文的意思又很浅显,而有些词语却非常难理解,因此本课教学因以读为主、以字词为重点。【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地心情和对邓爷爷地崇敬之情。

13、、在阅读理解中积累词语。、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和词语,通过反复朗读,读懂写邓爷爷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词句,(高兴地、仔细地、亲切地、紧紧地、顺利地、兴奋地、赞许地、沉着地)体会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搜集有关邓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了解关于计算机的知识。【教学预设和主要教学环节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讲述难忘,导入新课、师生问好。师:你们这么活泼可爱,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你们想听吗?那么小眼亮起来,小脸红起来,小手翘起来。(师讲述一个难忘的故事)。、那么长的时间我都忘不了,用一个词来说,那就是难忘(

14、板书)并指导难字的写法,生书空。、老师有难忘的事,你们有吗?(学生讲述难忘的事)。、看来难忘的事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给人启迪的,有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位和你们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也有一件难忘的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那难忘的一天。(师板书课题)。二、感知全文、识字、通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大体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愿汇报学习生字情况,提醒学生以下面的形式来汇报:我会读*这个字(词)请大家跟我读。、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减少学生的琐碎记忆。如:算的最下面部分,可引导学生用开或升字去掉第一笔的方法来记忆。有些字,学生易记错笔画,还可以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算的中间是个目,而学生常少写一横,就可编顺口溜睁大眼睛算仔细;步字学生常多写一点,可编顺口溜走了一步,路程就少了一点来帮助识记;组词,造句展示。三、交流好词,读通课文、认识了生字,谁能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读通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字字清晰,要发挥文中的拼音的作用。)、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各种程度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情况,做到全员参与。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