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414099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文阅读【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第二步】明了答案

2、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了什么内

3、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

4、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

5、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A.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B.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

6、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

7、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

8、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第三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第四

9、种:结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正确解答:一般从

10、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意 象 赏 析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公式】词语在诗句中含义、诗歌意象分析的表述:解释该字词

11、在诗句中的含义(表层含义) + 该字词描述的景象 + 该字句表达的情感或意境。 意 境 品 味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说相关诗句; 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 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 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公式】诗歌意境的体味的表述: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主观感受(营造的氛围特点)交融的感情。 字 词 推 敲 1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 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品味作

12、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 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明确答题方向: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X一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公式】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 诗 眼 赏 析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3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说说你理由。 准确找到诗眼字或诗句; 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诗眼的表达作用; 明确答题方向:A该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

13、,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诗眼“X”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公式】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 语 言 风 格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先用若干形容词准确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委婉含蓄、简练生动、明白晓畅 用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效果; 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本诗在语言上(写出特色或风格),通过对的描写,写出了(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公式】诗词风格赏析题的表述:(按层次

14、顺序解答)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意境体味及效果 人 物 形 象 1、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诗句)”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 找出诗词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语句。 概括形象的特征。 结合诗词主旨,指出所写形象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这首诗描写了(特定的环境或氛围)的一个(特征、性格、思想)的形象。 【公式】描写内容思想、性格、特征形象称谓 文言文阅读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预备知识二: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