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情智共生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41305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和盾的集合情智共生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矛和盾的集合情智共生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矛和盾的集合情智共生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矛和盾的集合情智共生教学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矛和盾的集合情智共生教学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矛和盾的集合情智共生教学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和盾的集合情智共生教学模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智共生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模板教师导案教学目标:1.认识“矛、盾”等个生字。会写“矛、盾”等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也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明白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多方面。教学难点: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含义。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目标,启动情智导入语:1.课件出示坦克图,问:你们认识这些吗?认读:“坦”。知道坦克的用途吗?有谁

2、知道坦克是根据什么发明的?(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认读生字“集矛盾”,理解集合的意思,了解矛和盾的特点)2、矛和盾是古代的兵器,怎么会成为威力无比的现代武器坦克呢?(板书?)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认识“矛、盾”等个生字。会写“矛、盾”等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二、自学交流,质疑问难,生成情智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它们。2、认读生字、词语3、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4、谁能在课文中找出写了矛、盾

3、和坦克三者之间关系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5、质疑:学到这儿,你们最想研究什么?预设:1、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2、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展现情智这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先来研究第1个问题1、自由默读第24自然段,划出发明家的发明过程。并完成练习。2、组内交流3、小组派代表交流、集体完成练习4、指名说说发明坦克的步骤。相机教学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同学们,盾太小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原因,课文中写盾难以招架的句子写得非常好,找出来读读。自由读。矛的强进攻使盾都招架不住了,谁能既读出矛的厉害又读出盾

4、的困境。指名读、评读。5、师:发明家的每一个想法都有他的思考过程,课文中有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了,有的没写,看谁也能当个发明家,把课文的思考过程补充完整。学生再次默读课文。6、个体交流体会发明家思考方法非常科学,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索取别人的优点,把优点很好的集中起来,为自己所用。7、指名复述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聪明的发明家就这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既有了保护自己的铁屋子,又有了矛的进攻枪口或炮口。所以让它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感受坦克的威力。四、 巩固练习,反馈矫正,发展情智接下来,我们来写几个生字。1、出示:矛盾集攻坦炮2、在这几个生字里,你认为哪个字书写有困难?根

5、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书写,尤其要注意“盾”的笔画。3、学生书写,评议指导。五、学生达标,归纳总结,深化情智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目标,启动情智导入语:1、上节课,我们和课文中的生字交上了朋友,今天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认读生字2、我们还研究了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谁能说说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认为用得好的词语。2、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含义。3、明白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多方面,并学会写8个生字。二、自学交流,质疑问难,生成情智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1、自由默读,

6、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坦克在战场上大显了神威?(首次、头一回、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退了十公里)2、你能想象当时战场上的情景吗?读读句子,读出坦克的神、读出坦克的威。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口语交际;师:坦克、坦克,你为什么这么厉害啊?学生:因为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相机引导到这一组课文的主题)师过渡:发明家的这个想法好吗?妙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思考发明家又是怎么想的。给出提纲:(1)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2)发明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可是_(3)发明家灵机一动,对了:_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_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4、组织交流:师接(

7、1)问:请大家看到第一句,发明家的这个办法好吗?怎么好呢?用书上一个词来说,这就叫做(自卫)生接着说出这个办法的缺陷:补充第二句:(2)(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师:是啊,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于是他又产生了新的想法。补充第三句话:(3)、(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装上轮子,安上履带。)那这样的方法好不好呢?很好,既可自卫,又可进攻。5、发明家先想到了自卫,又想到了进攻,他就是这样经过深入的全面的思考后,有了这样成熟的想法的。我们再把他思考的过程完整地说说吧。(出示句式)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时

8、,他遇到了第一个问题:( ) 。于是想到:( ) 。可是,又出现了第二个问题: ( )。发明家灵机一动,对了: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 ( )。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6小结:发明家就是这样把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就叫做矛和盾的集合。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展现情智师: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集合优点的结果怎样?课文中的哪个词能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勾画,交流。哪些句子能看出坦克“大显神威”?1、出示词语:合二为一。齐读。“一”指什么,“二”指什么?“合”又指什么?再读读这个句子。2、指导朗读。读好“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

9、了十公里!”3、合二为一的坦克为什么会这么厉害?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吗?四、 巩固练习,反馈矫正,发展情智师:是啊,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哪儿是用单独的矛和盾作战能比的呢!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1、小黑板出示句子,你能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吗?2、句子中的“谁”指的是谁?换成它所指的那个事物来说说这个句子。3、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这样的胜利者?(比如铅笔加橡皮就成了带橡皮的铅笔、轮子加椅子就成了轮椅)4、你想成为一个“胜利者”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胜利者呢?五、学生达标,归纳总结,深化情智今天,我们学习了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上、生活中,象发明家那样,多观察、多思考,学习别人的优点,发明或改进更多的东西,早日迈入胜利者成功者的行列!板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 矛 进攻自卫 合二为一 盾 枪炮铁屋子坦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