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体育教学.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411643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体育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效体育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效体育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效体育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效体育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体育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效体育课堂教学广汉市实验小学 梁琴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要实现高效体育课堂教学,呼唤体育教师不一要重视课前充分的预设,而且要求教师能够充分依据新课程目标达成的理念正确应对课堂的生成,并且在课后积极开展反思,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使教学最优化。一、小目标分步走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新课标中教学目标包含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一堂课中,所有的教学目标要同时都达成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把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在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分步去达成。一节课只要学生能重点掌握一至两个基本技术动作,从小目标的实现到逐步实现大目标,以“点”带“面”。如: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目标包括:1、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掌握直线运球方法。2、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能积极展示学会的运球动作。3、熟悉球感,能快速、协调的运球参与游戏活动。行进间运球的关键点是要控制球的行进方向直线行进,让学生体会原地拍球是拍篮球上部,行进运球是拍篮球后上部才能让篮球直线前进,先突破控制方向,再学习快速运球,最后才是运用方法参加游戏。小目标有助于学生的达

3、成,让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认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及时检验目标的达成是高效课堂的依据。语、数学科教学每课都有作业,每一单元都有检测,教师能很快地发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及时反映出教学目标的达成。体育课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方法,如果只在期末对学生进行基本测试如:立定跳远、50米、跳绳、坐位体前屈等。这些测试成绩并不能反映出他具体哪节课的学习表现和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掌握情况。加强课堂过程管理:一要给学生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体育课也是管理严格的课。平时抽查与阶段测试相结合。特别是对平时不喜欢运动、协调性比较差、性格内向、特殊身体状况等学生,加强对技术动作的个别辅导,注意保护他们自尊心,

4、而且要分别检查动作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动作存在的问题,指导改进的方法,对一堂课不能顺利掌握动作方法的学生,既鼓励,也要布置课后练习或“家庭作业”,要求第二次课检验,如:跳短绳,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回家练习相结合,让学生有学习的紧迫感。二要及时反馈,对突破了动作难点取得了进步的学生及时表彰,强化学习积极性。熟能生巧,逐步提高。三、精选内容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从课标、学校科研、学生实际、学校场地要求等几方面进行详略取舍。但主教材的选择应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既有挑战,又能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选择学生平时感兴趣的游戏或民间趣味活动,充实和丰富教材。四、优化教学

5、方法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体育教材中很多发展身体素质的内容如田径项目大多比较枯燥,如果教师不能优化教学方法,学生就会不感兴趣。如耐久跑练习,如果枯燥地让学生跑几圈,学生在心里上就觉得难,不想跑。改变成:“三个字”、“逗瓜”、“捉迷藏”、“变换地形跑”等,换一种说法,换一种方式,让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就练习了。五、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体育高效课堂的保障。要实现体育高效课堂不仅要求体育教师有扎实的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动作示范能力,更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对于课堂的有效调控。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体育精神,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优选课堂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主动积极有序地参与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和运用。高效体育课堂,也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寻找学生的兴趣点,针对学生对信息化教育感兴趣的特点,利用雨天不能开展室外活动,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精心准备课件,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向学生积极灌输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以及我国的体育运动状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参与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